雙休日是指一般都是在周六以及周日放假休息的時間,包括大人工作休息以及小孩學習休息。
我國自1995年5月1日起才實行雙休日,并不是很早就有的。(那時候小編還很小很小,但是印象中有聽說這樣一個消息,當時高興的不得了)
1994年以前:我國法定的勞動者每天工作時間八小時,每個星期要工作六天,隻有一天休息。上班族隻能把所有的家務活都放在周日幹,那時流行這樣一個說法:“戰鬥的星期天,疲勞的星期一。”
1994年3月1日:實行職工每日工作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44小時的工時制度,即“1 2”休假制度。每逢大禮拜,就可以休息兩天,而在小禮拜就隻休息一天。1994年3月5日,一個星期六。這是我國新工時制實行的第一個休息日,人們感到了一個不小的“解放”。但顯然人們對當時第一個五天半工作日還不習慣,當時一家報紙有這樣的新聞:輪到第一個雙休日(當時是隔周休息一個星期六),全市有幾十個單位的工作人員忘了“今天我休息”,照常一大早趕到單位。另一個不适應表現在人們對雙休日的利用方面。有些人在第一個雙休日裡并沒有覺得特别輕松,倒是覺得很沒意思,呆在家裡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1995年3月25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 李鵬 簽署了國務院第174号令,發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決定》,決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實行雙休日,即“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的工作時間,星期六和星期日為周休息日。”規定從當年的5月1日之後改為每周工作時間40小時,即家喻戶曉的雙休日工作制。
新工時制使人們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增多,同時也促進了第三産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個過渡的作用。星期五成了周末,電視台也紛紛調整節目編排,每逢周末,安排許多綜藝娛樂、文藝晚會之類的節目。社會上增加了花樣繁多的雙休日活動,人們的生活質量在雙休日制度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改善和提高,給商家也帶來了不小的财富。
可是現狀卻是,對于某些人來說,雙休日已經形同虛設。
這在中學生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當今相當多地區的中學,為了追求升學率,無視國家規定,在雙休日(暑寒節假日亦然)進行強制性的“補課”。實際上是剝奪學生的休息權,占用學生的自由時間上課,令學生超負荷地學習。雙休日上課的時間不同學校或有不同,輕者每星期上課至星期六下午,重者星期天上午也要上課,有的學校甚至整個星期隻給學生星期天下午的幾個小時休息。這使得學生一年到頭成天埋頭于書海中,沒有休息娛樂的時間,沒有自我發展的空間,沒有課餘閑暇做點想做的事。而當地教育部門的有意縱容,加劇了這一現象的泛濫。
對于上班族,一些企業特别是個體企業經常加班加點也使雙休日變得名不符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