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體檢報告的老陳,淡定問醫生:“醫生,這個AFP升高是什麼意思?”
醫生放下手中的筆,擡頭看一眼老陳,說:“是肝癌的腫瘤标志物,我再給你開張單子,做個B超看看。”
老陳本想繼續問醫生,可下一位病人已經坐下了,隻好退出診室。
AFP,中文名叫甲胎蛋白,是人體胚胎期由肝細胞及卵黃囊合成的一種功能蛋白。所以新生胎兒血液中含有較高濃度的AFP,出生後就逐漸降低,大概在1~2年後降到成人水平。
由于AFP是與肝癌和多種腫瘤有密切的相關性,臨床上就把AFP作為檢測原發性肝癌的一個腫瘤标志物。
AFP對于原發性肝癌的反應非常靈敏。成年人血清中的AFP值是低于25μg/L(25ng/mL),而肝細胞一出現癌變,80%的患者血液中AFP的濃度就會升高,最早可以在肝癌出現症狀之前8個月就檢測到AFP的反應,所以對于發現早期肝癌有很重要的意義。
但需要注意的是,那是不是甲胎蛋白升高就意味着得了肝癌?當然不是。
原發性肝癌并不是唯一一種會使AFP濃度上升的疾病,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生殖細胞腫瘤、病毒性肝炎、肝損傷、充血性肝腫大等疾病也常常會引起AFP升高,孕婦血清AFP升高也可能是先天性胎兒畸形的反應。
但如果甲胎蛋白升高,且有以下三種情況,肝癌的可能性比較大。
· 直接升高到500微克/升,并且持續了一個月以上;
· 200微克/升左右,但是持續的時間很長(超過1個月),居高不下;
· 甲胎蛋白逐漸升高,服用抗病毒藥物後不下降。
前文老陳體檢出AFP濃度升高後,醫生并沒有确診肝癌,而是要求老陳再做一下B超檢查。
AFP 肝髒B超是目前最常用的篩查肝癌的方式。有的人會問:單獨隻做一種檢查可不可以?
答案是:不建議。
作為篩查肝癌的手段,這兩種檢查方法都有漏洞。
前面說到,隻有80%的患者在早期肝癌中會呈現AFP升高的反應,也就是說AFP有假陰性的可能,僅靠AFP篩查早期肝癌,就有20%的概率會漏診。即便檢測出AFP值正常,也不能排除肝癌可能。另外,如果檢測出AFP升高,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所緻,也并不能确診就是肝癌。
如果單純使用B超篩查肝癌,由于穿透力有限、視窗小、分辨率低,也很容易誤診,比如浸潤型肝癌在B超下就很難觀察到。其次B超篩查肝癌需由檢查者人為判斷,這就很依賴醫生的經驗和水平,所以僅靠B超檢查篩查肝癌也是不提倡的。
實際上這兩項檢查已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肝癌篩查方法了。一般建議普通人每年做一次AFP 肝髒B超,肝癌高危人群每半年篩查一次。
所謂高危人群包括各種原因導緻肝硬化的患者、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慢性丙肝病毒感染、有肝癌家族病史、有肝髒代謝性疾病、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脂肪肝患者、嗜酒、高攝入黃曲黴素或水污染等人群,都是患肝癌風險較大的人群。
除了通過醫療檢驗進行篩查,肝癌發病也會伴随一些信号,千萬不可忽視。
早期肝癌一般沒有明顯症狀,隻有少數患者會出現食欲減退、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腹瀉、乏力、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狀,但由于這些症狀很常見,也經常會被忽略。
還有部分患者在肝癌早期會出現皮膚瘙癢、黃疸、腹水,早期出現黃疸一般稱為黃疸型肝癌,而大多數患者要到肝癌中晚期才會出現全身黃疸的症狀。
下肢水腫也是一種常見的肝癌症狀,一般是因為患者腹水壓迫下肢靜脈,使得靜脈回流受阻。輕度的一般在腳踝處,嚴重的可能影響整個下肢。
原發性肝癌還有另一種常見症狀就是肝區疼痛,一般表現為持續性鈍痛或脹痛,到肝癌晚期腫瘤結節破裂時,還會引發劇烈的腹痛,甚至導緻休克。
肝癌患者也會出現許多癌症患者都有的發熱現象,一般為持續性低燒,偶爾也會出現39度以上高燒。
原發性肝癌還有一種典型症狀,即肝腫大,且表面不平、質地尖硬,按壓會有痛感,不過這種症狀表面觀察不到,一般要在超聲檢查下才可以發現。
關于肝癌的信号就介紹到這。随着癌症的高發,腫瘤标志物也被更多人知道,大家有健康意識,這是好事,但如果過于緊張,反倒對健康不利。#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癌症離你有多遠#
肝癌高危人群注意:每年體檢時要加上AFP 肝髒B超哦~ 參考資料:
1.女性肝癌患者逐年上升 早期要怎樣做肝癌篩查?.人民網. 2018年4月18日
2.肝癌檢查有4大方法 這個方法才是最常用的 .人民網. 2018年2月28日
3.肝癌早期最常見7個症狀 不一定都肝疼 .健康時報. 2015年10月13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