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貝拉意式休閑餐廳2005年創立于上海,如今在全國有超過200家門店。十餘年的發展過程中,巴貝拉不斷調整定位,期望找到一個與其他意式休閑、比薩品牌有差異的方向。
将比薩作為主打産品、建立品牌認知,主打“廚房-家”概念,抓住年輕人甚至娃娃客群,避開與競争對手的正面交鋒,巴貝拉一直活得很好。如今巴貝拉瞄準了外送市場,讓比薩回歸外送的傳統,這或許将成為巴貝拉品牌的又一突破口。
巴貝拉意式休閑餐廳2005年創辦于上海,2008年進入北京,目前在全國共有200餘家門店。以披薩為主打,産品種類豐富,價格親民。發展十餘年間,巴貝拉一直在不斷調整品牌定位,以期在衆多同類品牌中找到一條适合自身發展的路線。
2011年,巴貝拉接受了聯宇投資基金的投資,開始探索和嘗試轉變方向。面對房租、人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不斷上漲,巴貝拉找OEM代工食材,壓縮廚房面積,減少後廚操作人員數量。同時餐廳面積也從1000平米大店調整成200-250平米小店,降低能耗和人工成本。
主打比薩 努力壓縮成本的巴貝拉,菜品依然便宜。這是巴貝拉的優勢,但也成為巴貝拉發展的一個難點:低價、多品類的産品定位跟另一家意式餐廳薩莉亞太像了。
▲ 巴貝拉華北區總經理赫軍接受餐飲公會專訪。
選擇比薩作為品牌定位的切入點,巴貝拉有兩點考慮。一是在所有意式菜品中,比薩被顧客接受的程度更高,二是比薩恰好是對手産品中比較薄弱的環節。
▲ 巴貝拉調整産品結構,将比薩作為主打産品。
為了讓顧客産生“巴貝拉是賣比薩的”這樣的認知,巴貝拉在比薩的品種上進行了拓展,除了厚底、鐵盤比薩,巴貝拉還增加了薄底比薩、卷邊比薩以及酥皮比薩等花式種類,讓顧客在巴貝拉有更豐富的選擇。
“廚房-家” 開始将比薩作為主打産品的巴貝拉,又變得跟必勝客又有些像。赫軍覺得還是要調整,跟必勝客也保持一定的距離,找到自己的賽道,才能很好地活下去。
巴貝拉首先對餐廳的環境風格做了調整。同樣都是休閑餐廳,但巴貝拉強調“廚房-家”的概念,英文譯名就是Babela’s Kitchen(廚房)。
餐廳在做設計時,有意營造一種家中廚房的感覺。顧客到餐廳來,就好像坐在家裡的客廳吃飯,有家的感覺。這樣的設計風格,也變成了巴貝拉餐廳的主基調。
▲ 巴貝拉北京金源燕莎mall改造成了機車風格,很受年輕人喜歡。
為了迎合年輕人的需求,巴貝拉的餐廳也努力變得更時尚。北京金源燕莎mall的餐廳被實驗性地改造成了機車風格,實際投入并不大,但效果非常明顯。原本這家門店生意一直在以5%、10%的狀況下跌,改造完成之後,就開始以10%到15%的速度提升。
客群從娃娃抓起 除了在餐廳環境上做差異化設計,巴貝拉對目标客群也做了區分。92年赫軍進入麥當勞工作的時候,麥當勞會有阿姨帶着小朋友在餐廳裡跳舞,這給了他靈感:“我們當時就想,要把我們的客群從娃娃抓起。”
除了年輕人以外,巴貝拉的客群中還有學生甚至幼兒園的孩子們。為了将這部分客群抓到手,兩年前巴貝拉開始做DIY比薩活動。
▲ 巴貝拉的比薩DIY活動吸引了兒童群體。
在巴貝拉店内,有專人教孩子做比薩,做完以後,還會給孩子發證書作激勵。比薩烤好後,孩子在餐廳裡吃是免費的,隻收取比薩制作的費用。試運營一段時間後,赫軍發現家長很願意帶着孩子到餐廳來,把孩子交給餐廳,自己到旁邊去聊聊天。孩子們一想到吃比薩,也會想到巴貝拉去吃。
同時,很多幼教機構也會主動與巴貝拉合作去做這樣的活動,巴貝拉慢慢變成了這些幼教機構和商場的資源。
讓比薩回歸外送傳統 今年巴貝拉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外送的市場上。赫軍認為,比薩對溫度的要求也相對較小,是比較适合外送的品類。在國外,比薩很少堂食,都是外送到家,這個品類早晚會回歸到傳統。“我們相信在後面的幾年裡,這個市場很有可能發展成70%是外送,30%是堂食。”
其實巴貝拉從起步開始就同步做了外送業務,當時有自己的騎手。2011年開始,第三方外賣平台出現,巴貝拉也第一時間跟進合作。
如今外送市場已經成熟。巴貝拉會讓比薩回歸傳統,逐步變成一個以外送為主的餐廳。目前,巴貝拉也在嘗試開一些專門做外送的店面。一方面是适應市場,另一方面也希望巴貝拉品牌有一個新的突破。
(餐飲公會原創,轉載請标注來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