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北理工mba個人自述

北理工mba個人自述

教育 更新时间:2025-11-14 10:13:18

  有人說,世界上有三種人:男人、女人、女博士!女博士被惡意的貼上了很多标簽,例如“滅絕師太”、“婚姻困難”、“高冷動物”……重慶理工大學MBA導師,80後女博士孫麗璐才不這麼認為!

  “我沒有與衆不同的地方,扔在人海裡是找不到的。我覺得我的生活就像一本種田文,學業、工作、家庭,按部就班,努力做好該做的,都跟大家差不多嘛!”

  

  意料中的意外 一個下午敲定終身專業

  孫麗璐2011年畢業于西南大學心理學專業,獲博士學位。提到為什麼會讀這個專業,她說這是一個“意料中的意外”。

  “本科畢業之後,我和很多跨專業考研的人一樣,到底怎麼跨,跨到哪裡,到底适合自己嗎?應該有大概一年多的時間比較迷茫,由于我平時喜歡看各種人物傳記和小說,最初想考文學研究的研究生,後來,在西南大學研究生院裡向一位就讀文學專業的朋友請教時,順便和她的室友聊天,她學的是心理學,結果一聊就停不下來,當然,後來她成了我的師姐。現在想起來,隻用了一個下午,就決定了把心理學當作自己終身的專業。”

  雖然是一個下午的頓悟,但在孫麗璐看來,這個“果”也是有着意料中的“因”存在。

  “在之前大概有兩年的時間,也在思考這些問題。因為喜歡人物志,特别是大時代背景下的人性變遷和命運沉浮,其實也是心理學研究的範疇,隻是它聚焦在微觀,那個下午應該是決定的時間到了。事實上心理學博大精深,其分支縱橫交錯,它不會給出答案,但會提供各種方法去無限接近人的心理,這個尋找的過程是艱難但有趣的。”

  一邊教學一邊讀博一邊生娃 敬你是條女漢子

  從2005年起,孫麗璐任教于重慶理工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08年開始攻讀博士。一邊教學,一邊讀博,一邊還結婚生子,對此小編隻能說“敬你是條女漢子”!不過對于孫麗璐而言,曾經的汗水都變成今天的收獲,回頭去看都成為了人生的妝點。

  “記得那年秋天,好像要學的課也多,然後回到重慶理工大去參加學校的教學比賽,當時拿了全校第一,心裡還是很高興的。但第二天就得參加考試,于是當晚又趕回去考試。那幾年還是很辛苦,在調研和分析過程中遇到各種事情,比如突然需要追加新試驗,很久都找不到合适被試等等問題,感覺自己真的是在亞健康狀态中煎熬,所幸的是,研究順利完成并提前畢業了,同時也收獲了很多友誼,還做了媽媽。”

  

  自認為是幸運兒 因為學術研究和教學都是和心理學相關

  孫麗璐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幸運兒,因為她的學術研究和教學都是和心理學相關。這讓路人小編有點迷茫,心理學和人力資源管理有啥關系?

  對此,她解釋到:“人力資源管理的主體是‘人’,在招聘和培訓中,個體心理比如智力、人格、性格等是需要把握的;在薪酬和績效管理中,群體心理,比如激勵,決策,團隊是需要了解的;在組織設計和規劃中,心理和行為測量技術也是必要的。而今的熱點領域,比如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和職場壓力調适,也都是和心理學息息相關的。”

  孫麗璐的博士研究課題是“不同群體心理的交互作用和影響問題”。這項研究是圍繞着文化适應這個命題,與西方的移民研究成果有相似,比如進城務工人員,在務工過程中獲得經濟收入,也慢慢發生心理變化,形成不同的模式。11年獲得博士學位後,作為人格心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孫麗璐繼續從事這方面研究,也得到了國家社科基金的支持。

  “現在研究在繼續,我們發現新生代的異地務工者,他們在文化适應上是一個多層次心理結構,但是否影響對自我認知和對未來的期待,是否影響他們的流動與安置,婚戀與情感,這是目前的研究重點。”

  如今,孫麗璐教學和研究工作依然忙碌而充實,她不僅是重慶理工大學校級“教學名師”培養對象,也是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重慶市特色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家組成員,還負責主編和副主編各2部重慶市高等教育自考教材,并多次獲得省部級教學獎勵和校級教研獎勵。同時,還為多家企事業單位進行HRM相關培訓和管理心理診斷工作。一路走來,她對為她提供幫助的人充滿了感激。

  “其實一進入理工大就有一些資深的老師幫助我,讓我在很多方面少走了彎路。在專業方面,我特别感謝我的博導鄭湧教授,給我很多空間,讓我自由選題,他不斷告誡我們,要跟随自己的節奏和心,真誠和深入的研究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教學生涯緣起更早 MBA教學帶來新的挑戰和樂趣

  其實孫麗璐的教學生涯并不是從2005年才開始的,因為本科和研究生專業都和教育相關,她從大四開始就已經開始了做老師的生涯。

  “我的導師曾說,如果你能駕馭兒童的課堂,你就可以駕馭大學的課堂。他說這句的時候是02年,當時我還不太懂,現在大概是理解了,這背後可能也凸顯了大學的本質,讀大學不是進行知識的堆砌,而是回歸到求學的初始狀态,不斷提問和反思,不斷從現實中求證。這些年,我也努力将這種感悟融入到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這種思辨性大概也是我教學經曆的主線了。”

  現在,她是重慶理工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系副主任,也是重慶理工大學MBA導師。與本科學生不同,MBA學員大多都有着工作上的積累,很多是帶着自己的體會和問題回到高校,他們希望通過MBA的學習,系統提升自我的綜合管理能力,包括思維格局、問題解決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等,這也為孫麗璐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樂趣。

  “他們中的很多都跟我同齡,甚至比我年齡還大的,大多數的時候我們相處起來更像是朋友一樣。我和MBA學員之間,交流其實挺頻繁的,我特别願意和他們分享一些經典的心理學、曆史學和經濟學書籍的閱讀體會,他們也會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和我分享。還有一些企業實踐中的案例,我們會一起思考、讨論,其實這也是能力提升的另一種方式,也是融彙貫通知行合一過程。”

  人力資源管理的兩種趨勢:大數據分析和員工援助

  人力資源管理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培養綜合性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體系的專業。

  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解,孫麗璐表示:人力資源管理可能将呈現兩種趨勢,一種是将大數據采集和分析與人員流動、組織承諾度相結合,将工作分析、人力規劃、薪酬管理、勞動經濟學和人力資本等系統結合,為企業進行組織診斷、人員配備、招聘和人員預算等精準化服務,成為積極參與企業改革的技術力量。另一種是以員工援助為工作根本,通過職業心理測量和調适技術,幫助他人的職業壓力管理、情緒調适、工作滿意度提升和職業能力拓展。

  目前,重慶理工大學MBA人力資源管理方向的課程設置方面,包括:理論構架、基本思想和基本假設(課程:人力資源管理)、測量和數學模型(課程:人員測評理論和方法)、測量工具的性能指标(課程:績效管理、人力資本投資)。同時,還也增加了實踐環節,叫做“基于DT EAP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能力提升項目”,緻力于培養人力資源數據分析能力與員工援助能力等中高層人才管理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重慶理工大學與國内頂尖的人力資源測評機構和案例中心合作,構建了築集教學、實踐和産業化功能于一體的創新型人力資源高級人才培養平台。MBA學生可以參與數據分析、提出專業性解決方案、員工援助計劃與實施、及國際企業交流實踐等幾種實踐,提升技術創新能力、職能研發能力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等能力特質。

  不過,孫麗璐也建議,MBA屬于研究生學習階段,提升思維能力和系統思考能力雖然很重要,但研究本身是需要聚焦的,他們在讀期間應選擇其中一個方向,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或興趣,進行深入的研究。

  

  人力資源管理有它的時代性和階段性特點 西方案例不一定适合我們

  随着社會的發展變遷,人力資源管理也呈現出明顯的時代性和階段性特點,對此孫麗璐也表示,當下市場經濟形式發生的變化,90後和00後的教育水平和綜合素養的提高,甚至一些新的數據采集分析模式和手段的變化,都為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

  在企業管理實踐中,很多企業都喜歡參考案例,包括她自己在教學中也經常引用案例,但是她同時提醒到:“很多西方的理論和案例反思,在中國不一定行得通,因為,就像熊培雲教授在《西風東土》裡比喻的,他把西方看作流動的觀念,東方則是凝固的傳統,風如何呼嘯,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東土手裡。所以很多西方的案例總結和管理思想進入中國,并不能馬上拿來用。同時,當我們看到很多成功案例時,往往會側重分析它是如何成功的,這種成功因素可以複制嗎?這很難說。我倒是喜歡和同學們一起關注同時代一些做得不那麼好,甚至做失敗的案例,這樣也許收獲更多,《聖經-傳道書》中所羅門王說過,太陽之下并無新事,分析這些失敗的因素,不一定能預測未來,但可以在适應未來時能更加警覺。”

  個人生活态度:努力但不強求 接受自己的能力邊界

  寒假一開始,孫麗璐就開始和家人一起四處遊走了,很多思考其實源于生活。當然,她也喜歡看書,這個最大的愛好一直沒有變過。

  “看看書,到處走走,了解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對于未知的事物還是很有好奇心。在甲骨文裡,“學”字的意思,就是小鳥張開翅膀,要勇敢的迎接未來的事物。”

  兒子今年7歲,有着旺盛的精力,有個性,愛好機械方面的東西。作為一個幸福的媽媽,她說她尊重孩子每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也會鼓勵他勇敢的嘗試各種可能。對于孩子的未來,她并沒有什麼很具體的期望,隻是希望他能夠适應自己的時代,自信而勇敢的不斷完善自己。因為她一直以來,也是用“努力”這個詞來定義自己。“希望在歲月流轉裡,做好該做的,也知道能力的邊界在哪裡,不強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