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杜甫在寫石壕吏時為什麼沒被抓走

杜甫在寫石壕吏時為什麼沒被抓走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9 17:59:57

“古人為詩,貴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也。近世詩人惟杜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司馬光《續詩話》

如果你要讀唐詩之奇秀詭谲,那你肯定會選擇讀詩鬼李賀,《苦晝短》中那一句“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的“煎”字,直教人頭皮發麻;如果你要讀唐詩之缥缈絕倫,那你肯定不會錯過詩仙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中那段:“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鸾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似乎真讓人看到神人仙子在眼前接連出現。

杜甫在寫石壕吏時為什麼沒被抓走(老師在課堂從不會講)1

但如果你要讀民生之多艱,要讀王朝更叠百姓悲苦,那你一定要讀杜甫。古往今來能夠被稱“聖”者,除了在各自領域有大造化之外,還得擁有一顆正直的、至善至美之心,杜甫正是如此。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之際,他的步伐踏遍了大半個中國,自然也見識到了在戰火硝煙之下不同地區的百姓們的生活困苦,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杜甫的代表作大多跟國破山河有關,比如說《春望》、比如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再比如說著名的“三吏三别”

杜甫在寫石壕吏時為什麼沒被抓走(老師在課堂從不會講)2

三吏三别分别為《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别》、《無家别》、《垂老别》,全都是反應民生疾苦,表示亂世之中人如浮萍飄蕩的孤獨,揭示了戰争給百姓帶去了諸多不幸,今天說的這《石壕吏》正是其中之一。

石壕吏的故事發生在公元759年春天,這個時候杜甫正在從洛陽趕回華州赴任。有一天杜甫趕路沒有注意到時辰,等天半黑時還沒碰到城鎮,隻能就近去附近的石壕村借宿,住在了一戶隻有兩位老人家跟年輕媳婦的家中。

杜甫在寫石壕吏時為什麼沒被抓走(老師在課堂從不會講)3

沒想到時間到了半夜,汗水中的杜甫卻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家中的老丈一聽到聲音就立刻機警的跳牆去到了隔壁家。等到老婦打開房門一看,果然,外面是兩位前來征兵的差役,兇惡萬分!

一看到這兩位差役老婦就開始哭,在老婦的訴說中杜甫得知了家中本來有三個兒子,但三個兒子全都被拉去了征兵,其中一個兒子找人帶了封信回來表示,另外兩個兄弟已經全部戰死,自己也是活一天算一天。

杜甫在寫石壕吏時為什麼沒被抓走(老師在課堂從不會講)4

老婦表示家中隻有嗷嗷待哺的孫子,因此媳婦兒還在家中哺育孫子,連一件能夠穿出門的衣服都沒有,如果非要強行征兵,就将自己帶走吧,帶去那河陽前線,好歹還能為軍中做幾頓夥食。

漸漸地、漸漸地,門外說話聲、哭泣聲已經遠去,天也開始亮了,杜甫告别不知何時回到家中的老翁,重新踏上了征途……

杜甫在寫石壕吏時為什麼沒被抓走(老師在課堂從不會講)5

有人估計要問,為何杜甫如此心疼老翁跟老婦,卻不在老婦要被帶走時出來說句話?這一點就連給我們講課的語文老師也從不會講,這是為何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就算講了,當時的同學也聽不懂。

上文其實有提到過《石壕吏》的寫作背景,是公元759年春,這個時候安史之亂已經爆發,大唐江山由盛轉衰。引發安史之亂的平盧、範陽(幽州)和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雖然建立了僞燕政權,但叛軍内部也并非和平一片,公元757年,安祿山死于嫡次子安慶緒之手。

杜甫在寫石壕吏時為什麼沒被抓走(老師在課堂從不會講)6

安慶緒在奪得大權後繼續與李唐軍隊對峙,另外還有史思明在一旁,因此哪怕天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聯系其他八位節度使一同抵擋,也無法阻止叛軍的步伐,史思明拿下洛陽,這才有了杜甫離開洛陽前去華州之事。

洛陽失守後河陽就成了最前線,在公元759年春天,郭子儀等人率領六十萬大軍包圍安慶緒所在的邺城;但可惜的是由于指揮不統一,沒有統一節度,因此久攻邺城不下,隻能源源不斷補充兵力。

杜甫在寫石壕吏時為什麼沒被抓走(老師在課堂從不會講)7

杜甫心疼百姓嗎?心疼,但他也知道,此役不打不可,非打不可,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補充,那麼前線的數十萬大軍将全部潰敗,李唐江山更加難以挽回,百姓會陷入到更加水深火熱的境地。

所以說杜甫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出來替老婦說話,他如果開了這個口,如果人人都開這個口,那李唐的江山就真的無人守護了;而語文老師不講,是因為這涉及到了太多曆史的内容,同時作為學生的孩子們在當時是很難理解這種國家情懷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