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劉盈為什麼不殺呂後

劉盈為什麼不殺呂後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7-02 05:23:07

  劉盈為什麼不殺呂後(劉盈因為是呂雉的兒子)(1)

  在《史記》中,漢惠帝劉盈被描述成是一個整天隻知道飲酒作樂的荒淫皇帝,在位隻有7年,啥也沒幹,年僅22周歲就去世了。所以,很多人就認為:當初劉邦決定廢太子,或許是有道理的。

  劉盈的父親是劉邦,母親是呂後,這倆人都是人精。劉盈也不是蜜罐子裡泡大的,從小吃了很多苦不說,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又不遭父親的待見,算是看盡世态炎涼。所以,無論是從先天基因、還是從後天閱曆,劉盈都不應該是毫無能力的人。

  今天就通過史書中的細節,來看看,劉盈真的是一個很差勁的皇帝嗎?

  劉盈為什麼不殺呂後(劉盈因為是呂雉的兒子)(2)

  01 劉盈的性格真的很軟弱嗎? 《史記》中說,劉邦之所以要廢太子,是因為劉盈的性格“仁弱”,而性格更像劉邦的劉如意,更适合繼承這個天下。

  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隐王如意。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

  ——《史記·呂太後本紀》

  受了《史記》的影響,千百年來,劉盈“為人仁弱”的人設,算是很難被推翻了。

  劉如意的性格到底像不像劉邦,不知道。但是,根據劉邦要廢太子時,朝中那些大臣紛紛站出來拼死反對的架勢,就看得出,劉盈根本就沒劉邦說得那麼差。

  從劉盈登基後,對幾件事情的處理方式來看,他确實是“仁慈”,但絕對談不上“軟弱”

  劉邦去世後,呂雉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罰她每天給谷子去殼。戚夫人卻一邊舂(chōng)米去殼,一邊唱着她自己編的歌謠:要讓遠在封地上的兒子劉如意,趕快來救自己。

  高祖崩,惠帝立,呂後為皇太後,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kūn)鉗,衣赭(zhě)衣,令舂(chōng)。戚夫人舂且歌曰:“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幕,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裡,當誰使告女?”太後聞之大怒,曰:“乃欲倚女子邪?”乃召趙王誅之。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

  呂後得知戚夫人的歌謠後,既生氣又擔心。生氣的是,戚夫人居然想鼓動兒子劉如意造反;擔心的是,劉如意到時候真的會因為救母心切而起兵造反。于是,呂後就先下手為強,将劉如意騙到京城來,想要将其殺害。可是,這個計劃,卻被劉盈給阻攔了。

  劉盈的仁慈,也不是對所有人。呂後罰戚夫人去舂米,劉盈不是也沒去制止麼。可是,呂後要害劉盈的異母弟弟時,他就不能坐視不管了。

  劉盈先呂後一步,親自去迎接劉如意進宮,并且每天與他同吃同睡,讓呂後找不到機會下手。

  孝惠帝慈仁,知太後怒,自迎趙王霸上,與入宮,自挾與趙王起居飲食。太後欲殺之,不得間。

  ——《史記·呂太後本紀》

  如果劉盈真是很唯唯諾諾、一切都聽呂後的,那呂後大可以直接闖進劉盈的寝宮,将劉如意給抓走殺了。但是,因為劉盈的橫加幹涉,導緻劉如意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呂後都無從下手。好不容易有一天,劉如意因為賴床,沒有跟着劉盈出去晨射,呂後才有機會派人将劉如意給殺害了。

  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趙王少,不能蚤起。太後聞其獨居,使人持酖飲之。

  ——《史記·呂太後本紀》

  這就可以看出,呂後還是有點忌憚自己這個皇帝兒子的。而劉盈,也并不像有些人所認為的那樣,什麼事都做不了主。

  這樣的劉盈,能稱之為“軟弱”嗎?反觀劉如意,明知道呂後要找機會對他下毒手,心還這麼大,和劉盈比起來,到底是誰不是當皇帝的料啊。

  劉盈為什麼不殺呂後(劉盈因為是呂雉的兒子)(3)

  02 劉盈真的“不聽政”嗎? 《史記》中說,劉盈因為被“人彘”模樣的戚夫人給吓到了,導緻卧病在床長達一年多。之後,劉盈便自暴自棄,不再過問朝政,整日裡飲酒作樂,把自己搞得個英年早逝。

  太後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居數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孝惠見,問,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馀不能起。使人請太後曰:“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後子,終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飲為淫樂,不聽政,故有病也。

  ——《史記·呂太後本紀》

  趙王劉如意被呂後害死,發生在孝惠元年(前194年)十二月。而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應該是發生在同年的夏季(當時是以十月為歲首)。如果劉盈真的卧病在床一年多,那麼,至少在孝惠二年(前193年)夏秋之前,劉盈是無法出來見人的。

  可《史記》卻有記載,在孝惠二年(前193年)十月,劉盈同父異母的大哥——齊王劉肥來京朝見的時候,按理說還卧病在床的劉盈,居然可以好好地陪着劉肥和呂後喝酒呢。

  二年,楚元王、齊悼惠王皆來朝。十月,孝惠與齊王燕飲太後前,孝惠以為齊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禮。

  ——《史記·呂太後本紀》

  所以,與其說劉盈被“人彘”給吓到了,倒不如說是被氣到了。劉盈的老師是儒家學者叔孫通,所以,劉盈登基之初,就減賦稅、輕刑罰,實施仁政。以劉盈所受的教育,“人彘”這種酷刑,當然是很難被接受的。

  即便是不接受,但劉盈真不會因為心理陰影面積太大,而鬧到“不聽政”的地步。

  劉盈為什麼不殺呂後(劉盈因為是呂雉的兒子)(4)

  孝惠二年(前193年)七月,蕭何去世,齊國丞相曹參接替蕭何為相。說起來,讓曹參接替蕭何,也是劉盈自己的意見。蕭何病重之時,劉盈前去探望,問蕭何:“您覺得朝中誰可以接替您的位置?”蕭何回答:“您應該比我清楚。”劉盈就問:“那曹參怎麼樣?”蕭何點頭說:“陛下您看人很準啊!我死而無憾了。”

  何素不與曹參相能,及何病,孝惠自臨視相國病,因問曰:“君即百歲後,誰可代君者?”對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參何如?”何頓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史記·蕭相國世家》

  曹參當上相國一段時間後,劉盈發現,曹參每天就光顧着喝酒作樂,不好好工作,也不彙報工作。劉盈以為曹參是看不起他這個“少年皇帝”。念及曹參是老臣,劉盈便讓曹參的兒子曹窋(zhú),回家暗地裡提醒一下曹參,讓他少喝酒、多管事。

  惠帝怪相國不治事,以為“豈少朕與”?乃謂窋曰:“若歸,試私從容問而父曰:‘高帝新棄群臣,帝富於春秋,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乎?’”

  ——《史記•曹相國世家》

  結果,曹參将兒子曹窋給打了一頓,并且讓他别操心大人的事。這下,劉盈生氣了,命人将曹參叫到跟前來,質問道:“那些話是我教曹窋說的,你為什麼要打他?”

  曹參一聽,立即叩頭謝罪,解釋道:“臣先問陛下一個問題:您覺得自己和先帝比,誰更聖明?”劉盈答道:“當然是先帝了。”曹參接着問:“那您覺得臣和蕭相國比,誰更能幹一點?” 劉盈回答:“你不如蕭何。”

  曹參這才說道:“既然先帝和蕭何都在你我之上,那他們制定的法令,肯定是很完備了,我們大家隻要遵照執行就是了,何必要多加幹涉呢?

  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

  ——《史記·曹相國世家》

  這則小故事,也衍生出了一個成語——蕭規曹随。劉盈聽取了曹參的意見,采用“無為而治”的治國方針,才讓經曆了連年戰亂的百姓們,逐漸過上了安定富裕的生活。為此,民間還專門為曹參編了一首贊頌他的歌謠:

  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甯一。”

  ——《史記·曹相國世家》

  曹參喝酒作樂,被百姓稱贊;劉盈喝酒作樂,怎麼就被批評成荒淫無度了呢?這也太雙标了吧。比起秦二世在位僅3年就斷送了他老爹秦始皇辛苦打下來的江山,劉盈這個二世祖,不知道是優秀了多少倍。

  劉盈為什麼不殺呂後(劉盈因為是呂雉的兒子)(5)

  03 劉盈真的是“傀儡皇帝”嗎? 《史記》沒有給劉盈寫《惠帝本紀》,卻寫了《呂太後本紀》,似乎是想讓大家覺得,劉盈在位的這7年,屬于傀儡皇帝,實際掌權的,是呂太後。

  劉盈登基的時候,是15周歲,而他千方百計保護趙王劉如意,就發生在其登基後半年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的劉盈,就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了,完全不是呂後可以操縱的“傀儡娃娃”。

  劉盈在位的時候,呂家的人還沒有那麼嚣張。劉盈将呂後的寵臣審食其(yì jī)下獄,并且要殺了他,呂後也拿劉盈沒辦法。是平原君威逼利誘了劉盈的寵臣闳籍孺(闳孺),讓他去勸說劉盈,審食其才被放了出來。劉盈不但一點都不任呂後擺布,反倒還在遏制自己母親的勢力。

  《史記·呂太後本紀》雖然幾乎都沒有寫有關劉盈的政績,但司馬遷也不能否認,劉盈在位期間,确實幹了一件大好事——修築長安城。

  三年,方築長安城,四年就半,五年六年城就。

  ——《史記·呂太後本紀》

  劉盈為什麼不殺呂後(劉盈因為是呂雉的兒子)(6)

  比起《史記》,《漢書》對這段過程的記載,就更為詳細。孝惠元年(前194年)正月的時候,劉盈就着手開始修建長安城了。劉盈登基時,長安城内沒有修建街道,四周也沒有城牆保護,一點也不像一座都城,而且還存在安全隐患。

  (元年)春正月,城長安。

  ——《漢書·卷二·惠帝紀》

  孝惠三年(前192年)春,劉盈調集長安六百裡範圍内的男女共計14萬6千人,集中修築長安城,為期30天。同年六月,又向諸侯王、列侯征集了2萬“徒隸”,再次修築長安城。

  三年春,發長安六百裡内男女十四萬六千人城長安,三十日罷。

  六月,發諸侯王、列侯徒隸二萬人城長安。

  ——《漢書·卷二·惠帝紀》

  到了孝惠五年(前190年)正月,劉盈再一次征集長安六百裡範圍内的男女,共計14萬5千人,修築長安城,還是以30日為期。同年九月,長安城終于完工了,前後曆時将近5年的時間。

  這次修城,劉盈并沒有大範圍地征調人手,而且還是分三次集中修築,每次持續的時間也不長,隻有30天。其中有一次調集的還是“徒隸”,就是服勞役的人,并不是普通的百姓。這樣,也為百姓們減少一些負擔,不至于搞得民怨沸騰。

  所以,劉盈的“仁慈”并沒有什麼不好的,反倒是既辦了實事,又不得罪老百姓。

  長安城完工之後,劉盈又于孝惠六年(前189年)六月,開長安西市,并且修建糧倉。

  起長安西市,修敖倉。

  ——《漢書·卷二·惠帝紀》

  劉盈為什麼不殺呂後(劉盈因為是呂雉的兒子)(7)

  有人或許會說:這些說不定都是呂後和大臣們下的命令,不能證明是劉盈做的。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中有一段記載。

  劉盈登基之後,從未央宮去呂後的長樂宮時,要經過長安城裡的主街道。為此,每次都要清道,讓百姓回避。劉盈覺得這樣既麻煩自己,又麻煩百姓,就下令在兩座宮殿之間造一個天橋。

  天橋都修到一半了,叔孫通私下對劉盈說:“那條道路是每月高祖衣冠出遊的必經之路,怎麼可以讓後世子孫在通往衣冠出遊的通道上方行走呢?”

  劉盈聽了之後,吓壞了,這個錯誤太嚴重了。于是,就要趕緊讓人拆了那座在建的天橋。叔孫通卻說:“那倒不必。現在下令拆了它,不就等于是告訴百姓,您做錯了一件事嗎。咱們可以另外再建一座新的廟,讓衣冠出遊的路線不從天橋下經過,就可以了。而且廣建原廟,還能體現您的孝心。”

  孝惠帝為東朝長樂宮,及間往,數跸(bì)煩人,乃作複道,方築武庫南。叔孫生奏事,因請間曰:“陛下何自築複道高寝,衣冠月出遊高廟?高廟,漢太祖,奈何令後世子孫乘宗廟道上行哉?”孝惠帝大懼,曰:“急壞之。” 叔孫生曰:“人主無過舉。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壞此,則示有過舉。原陛下原廟渭北,衣冠月出遊之,益廣多宗廟,大孝之本也。”上乃诏有司立原廟。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劉盈想建天橋就可以開建,建到一半還可以下令拆除;建原廟也是他一句話的事,可見,修築長安城,也應該是劉盈自己下的命令。如果當時做決定的都是呂後,那叔孫通就不應該找劉盈說天橋這個事,而是應該直接去找呂後。

  劉盈為什麼不殺呂後(劉盈因為是呂雉的兒子)(8)

  結束語 司馬遷雖然沒為漢惠帝劉盈單獨寫本紀,但是,在《呂太後本紀》末尾的“贊曰”,還是肯定了劉盈和呂後執政時期,确實讓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生活。班固對劉盈的評價則更高,誇他是“寬仁之主”:對兄弟親善、對大臣有禮;能夠虛心接受各方的意見。

  司馬遷寫《史記》,是在漢武帝時期。漢武帝作為漢文帝的親孫子,當然要降低劉盈的存在感,不然怎麼能夠彰顯自己爺爺繼承皇位的必然性呢。雖然司馬遷沒有寫《惠帝本紀》,在《呂太後本紀》中,也幾乎沒有寫劉盈在位期間幹了什麼實事,可是,卻在别的列傳中,暗示了,劉盈并不是一個昏庸無能、毫無作為的皇帝。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雖然出身于漢景帝這一支,但是,東漢到底算是一個新的王朝,所以,班固可以專門為劉盈寫《惠帝紀》,不用刻意回避什麼。班固的寫作手法,就是如實記錄,好的、壞的都寫上。他參考了《史記》中的内容,但也加入了不少更為詳細的史料。這些充實的資料,讓讀者對某個曆史事件、某個曆史人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至于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對的,就由讀者自己去判斷。畢竟每個人對同一件事、同一個人,看法都會有所不同。

  劉盈為什麼不殺呂後(劉盈因為是呂雉的兒子)(9)

  都說呂後一直在操控劉盈,可是,更多的,是呂後對劉盈的母愛。是呂後跪在周昌面前,感謝他替劉盈保住了太子之位;是呂後想辦法讓人去求張良,請來了“商山四皓”,最終讓劉邦徹底打消了廢太子的想法。呂後除掉劉如意,也是擔心這個曾經被劉邦屬意的儲君,有朝一日會造劉盈的反。劉盈能夠成為一代優秀的帝王,也是呂後最大的心願。

  如果劉盈比呂後長壽,那他一定能在曆史長河中,留下輝煌的一頁。可惜,因為他的母親是呂後,因為當年呂家男女老少都被誅殺,就注定了後來編寫的史書,不會對劉盈有個公正的評價。

  (注:本文由[頭條@熱愛瘦身的魚]原創,禁止抄襲,違者必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