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自戀是過度自信還是過度自卑

自戀是過度自信還是過度自卑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8 01:58:54

  

  譯者:黃小草 | 壹心理翻譯專欄

  我們身邊總有幾個自戀狂——通常是惹人嫌的同事,朋友,甚至某些家庭成員。無論何時,他們總在不停地說着自己的故事,吹噓自己的成就。從某些方面來說,這種性格存在一個悖論。他們似乎深愛着自己——當被問卷采訪時,他們表現出極強的自尊——然而他們的行為卻帶出了一個明顯存在的問題:如果你真的那麼滿意自己,那為什麼要不停地自誇,不停地尋求他人的認可呢?

  社會認知學與情感神經學的一項新研究也許能解開這個謎題:盡管自我陶醉者表現出一副很自信的樣子,但是他們的大腦卻不會說謊。從神經學的層面來說,自我陶醉者其實是自我匮乏。

  肯塔基大學David Chester帶領的團隊在列克星敦市找來了50位大學生,并讓他們完成一項标準的“自我陶醉者測試”。那些同意“我認為自己很特别”這個選項的參與者擁有較高的自戀指數。然後,研究員們請這些學生們躺在一個特殊的大腦掃描儀中,這個掃描儀使用彌散張量成像——一種測量不同腦域之間連通性的科技。這種掃描技術能夠呈現出美麗的大腦“布線圖”,相比起MRI(核磁共振成像)所顯示的腦灰質與功能性磁共振所關注的神經活動,彌散張量成像能夠更好地顯示出不同功能的腦域之間的“交流”。

  Chester和他的同事們特别關注的是内側前額皮質區域之間大腦白質的密度,這些白質關系到考慮自我與他人的能力,更深處的是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自我獎勵與自我滿足在這塊區域得以實現。在過去的研究中,一些神經學家曾證實道:較高的自尊與這兩塊腦域之間增多的交流與連通性有關,還有一塊叫做額紋狀體區的腦域也參與反應。

  自我陶醉者也許會說他們擁有很強的自尊,他們自誇的行為可以作為這一事實的證據,然而大腦掃描卻提供了截然不同的結果。自戀指數越高的學生,他們内側前額皮質與腹側紋狀體之間的連通性越低。Chester和他的同事們将其解釋為“内部自我獎勵連通性不足”。換句話來說,他們也許正掙紮着給予自己獎勵與自我滿足,這促使他們向外尋求認可,也是他們彌補精神不足的補償機制。

  這聽起來似乎概念很跳躍——從腦結構掃描到設想人類錯綜複雜的内在情緒——但是這完全符合自我陶醉者的“自律機制”原理,這些人很難支撐他們自己的自我意識,而最近的行為學也證明,在自大的外表下,自我陶醉者也許擁有更低的内隐自尊(無意識的自尊)

  近期的另一個關于“男性青少年在網絡遊戲中受到更多社會歧視”的研究也被狠狠打了臉。研究人員看到有兩位虛拟被試者旁若無人地兀自傳球。這種被試者的自戀指數很高,但研究人員聲稱這并不意味着他們對“被拒絕的痛苦”更敏感。但事實上,他們的大腦卻表現出了不同的東西:這種情況下,自我陶醉者感知社會痛苦的腦域比其他人更活躍。

  其實要對那些總在自吹自擂的利己主義者們産生同情還挺微妙的。但是這些研究結果卻揭示了他們虛張聲勢之下的脆弱與渴望,同時,這也為解決這一問題指了條明路。Chester與他的團隊解釋道:“臨床幹預能夠輕松改變大腦白質的完整性。”意思就是說,從原理上來說,醫療的介入也許能夠幫助自我陶醉者獲取更多的自我滿足,而不用向外尋求過多的關注。

  作者: Christian Jarre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