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起,詞語解釋、造句、仿寫句子在語文基礎知識的比重有所增加,并逐年上升。
除了課本裡面一些重點的詞語要求解釋之外,在做課外閱讀理解的時候,同樣有詞語解釋的題目。
即使是一二年級成績比較好的小朋友,遇到這樣的題目也不能做到完全正确,更不用說基礎薄弱的同學了。
那就沒有辦法解決了嗎?
辦法總比困難多。這個問題,其實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語文園地二》中已經回答了。
當我們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時,可以怎麼做?
方法一:查字典
字典是不開口的老師,遇到不認識的字時,我們可以查字典,遇到不理解的詞語也可以查字典。三年級起,課文是沒有注音的,當我們遇到不能确定的讀音時,也必須先去查字典。當然,我在制作教學視頻的時候,也是這樣做的。
方法二:拆字法
比如濕潤的東風,濕潤是什麼意思?
濕是潮濕,潤是滋潤,那麼濕潤就是土壤、空氣等潮濕而滋潤。
方法三:動作演示法
可以演示相應的動作來理解詞語的意思。比如《語文園地一》詞句段運用的詞語:搖頭晃腦、手舞足蹈……
方法四:近義詞替換法
增添的近義詞是增加;
仔細的近義詞是細心;
明朗的近義詞是明亮;
……
方法五:反義詞否定法
淩亂的反義詞是整齊,意思就是不整齊;
猶豫的反義詞是果斷,意思就是不果斷;
……
方法六:聯系上下文
這種方法在閱讀理解中是最常見的,也是最常考的,主要是考察孩子的概括能力。
除了第一種方法,其他的隻适合有一定詞彙積累,有一定概括能力的小朋友。
其實,小學語文考的更多的還是課内的知識,就算是課外的閱讀理解,會考的詞語還是學過的詞語。
要想快速提升詞彙量,主要方法就是多看、多讀、多背。
把我們的生字卡片打印出來,
裝訂成一本,每天翻看一下,
觀看重點字詞的講解時,
一邊觀看,一邊做筆記。
每篇課文都要背誦。
以上是我能夠想到的最簡單,最快捷的方法了。
當然,接下來我們也會更新一些詞語解釋的題目,先讓孩子嘗試着寫出意思,然後再去查字典校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