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9月10是我國的教師節。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将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
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教師節的來曆故事
一、建國前
我國曆史上曾建立過教師節。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并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
不久,國民黨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為教師節,民國二十八年教育部通令全國将教師節改為8月27日(孔子生日)。後來經曆數及考紀專家将孔子誕辰換算為國曆應為九月二十八日; 故于1952年由行政院提請總統明令: 孔子誕辰及教師節改為九月二十八日, 以紀念至聖先師, 并慰勞教師們經年的辛勞。
二、建國後
建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恢複6月6日為教師節,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慶祝活動。1951年全國教育工會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認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長和中國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發表書面談話,宣布“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由于這一天缺少教師的特點,執行的結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後,在“左”的思想影響下,教師不受重視,教師節實際上已不再存在。
三、1985年确立
這幾年,我國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動員全社會尊重教師,提高教師的地位,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根據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師的多次提議,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建議設立第一個教師節以及各地開展尊師活動的經驗,國務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關于确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的議案。
同年1月21日舉行的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同意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
确定9月10日為教師節,是因為新生入學伊始,即開始尊師重教活動,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同時,9月份全國性節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時間組織活動和突出宣傳報道,促進在全國範圍内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風尚。
建立教師節,标志着教師在我國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我們國家的未來。教師的工作同每個家庭、每個兒童、少年、青年息息相關。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教師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師是鑄造人類文明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
人類文明發展的連續性,有賴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師的勞動。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教師辛勤的、有效的勞動,那麼,這個社會、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進程就會遭受損失。所以,一部文明史,離開教師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
此後,每年的教師節,全國各地的教師都以不同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通過評選和獎勵,介紹經驗,幫助解決工資、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改善教學條件等,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來源:中國曆史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