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以色列
大家可能首先想到
它獨特的異國風情
但其實以色列還是
“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
科研水平位于
全球科技創新“金字塔”的“塔尖”
全球最高的工程師人口占比!
全球最高的RD經費支出占比!
在高新技術産業、健康醫藥、
現代農業等領域
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國與以色列的友好關系、文化傳統、創新共識,為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去年是中以兩國建交25周年,主席與内塔尼亞胡總理共同宣布中以兩國建立“創新全面夥伴關系”。
■不久前,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訪問以色列,并與内塔尼亞胡總理共同主持了中以創新合作聯委會第四次會議。
在兩國關系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
中山市和以色列可以說是
優勢互補、合作潛力巨大!
11月13日至15日
市委書記陳旭東率中山代表團
到以色列開展經貿交流活動
活動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積極推進中山與以色列在創新、産業、人才、人文、旅遊等領域的務實合作,緻力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行程中,陳旭東專程拜會了以色列科技與空間部主任Ran Ber、首席科學家Alexander Bligh,以色列創新局主席、經濟和工業部首席科學家Ami Appelbaum,共話創新生态體系建設。
陳旭東表示
五年前的金秋,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年來,“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連點成線到面,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以色列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歡迎者和支持者。中以兩國建立了創新全面夥伴關系,這為中山與以色列的友好交流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陳旭東表示
由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已成為全球經濟界熱議話題。中山地處大灣區幾何中心,前不久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讓中山進一步融入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未來,深中通道将把中山與對岸的深圳連接。中山有信心搶抓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肩負起共建大灣區的曆史使命。
陳旭東與以色列科技與空間部首席科學家Alexander Bligh
旭東書記
對深化中山和以色列政府部門合作
提出幾點建議
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充分挖掘我市的資源、政務、環境優勢,推動雙方在産業項目投資、平台建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積極響應以色列政府和廣東省聯合發起的“國際産學研科技合作聯盟”,通過科技人員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創新園區合作和技術轉移等,大力推進雙方産學研合作,幫助初創企業發展,争取更多優質科研成果在中山孵化。
進一步加強中以(中山)科技創新中心與全球人工智能組織合作,全方位推動中山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加快引進以色列招商引資中介服務項目,吸引更多以色列企業機構到中山創新創業。
小鍊接
中山和以色列雙向投資情況
2017年,中山市向以色列出口産品總額達1.4億美元,增長23%。
2017年4月,雙方共同投資成立了中以(中山)科技創新中心。
中以科創由中以(中山)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中外合資公司)運營,原以色列駐香港領事Yotam Leder先生任董事長,有着以色列外交部、科技空間部和國防部良好的人脈渠道。
2017年12月,中以科創被認定為首批廣東省國際衆創空間,全省隻有3家!中以科創先後與位列世界十大科研所的魏茲曼科學研究院、以色列管理學院開展深入合作,引入多個以色列科技項目在中山落地産業化:
關于石墨烯量子點技術的防僞應用,中以科創已獲得Dotz Nano的獨家授權,目前該項目已落戶中山;
突破中國自主取得創新藥授權的難題,促成奧比斯制藥公司(全球創新藥集采聯盟)與中山康方生物醫藥有限公司、重慶太極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中方制藥企業的簽約。
同時,中以科創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設立辦事處作為海外孵化器,挖掘并篩選以色列優秀科技項目,通過中以科創的平台對接我市本土企業。
參加會晤的以色列政府官員對中山發展的優勢和前景予以充分肯定,對“一帶一路”建設中蘊含的中國機遇表示高度認同,并就以色列與中山在經濟、貿易、科技等方面合作提出建議,期待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下,雙方在進出口貿易、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等方面有更大的合作發展空間。
在拜會我國駐以色列大使詹永新時
陳旭東表示,近年來,随着中以雙邊關系平穩健康發展,廣東與以色列的友好合作,從經貿領域提升到了教育、文化等更廣泛領域。
在此過程中,中山也不斷學習借鑒以色列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先進經驗,共同探索建設中以創新園、企業聯合研發和創業孵化合作,逐步密切經貿往來。
謀劃推進建設“中以智谷”
目前,中山正謀劃在翠亨新區建設“中以智谷”,發展生物醫療、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重點産業。希望駐以大使館給予幫助指導,發揮橋梁作用,促進中山與以色列更加全方位的深入合作,推介更多優質企業參與中以科技創新中心和“中以智谷”建設,推進兩地合作取得更大成果。
建設中以科技創新中心和“中以智谷”是中山面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對接國際頂尖資源開展協同創新的縮影。以科技為立國之本,以色列被視為“中東矽谷”和“初創國度”,其高新技術産業取得的成就和發展速度令世界矚目,對中山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在以色列期間,中山代表團應邀出席中國—以色列商務創新中心(GateHub)舉辦的“中國—以色列商務創新大會”,舉辦“中山—以色列科技企業對接會”和“中山—特拉維夫招商路演對接會”,并拜訪以色列知名科研院校、研發機構、高科技企業、商協會等,搭建以方科創資源直通中山快車道。
在交流活動中,陳旭東圍繞“機遇、優勢、創新”的主題,向以色列各界代表發出誠摯邀請。
他表示
站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前沿,中山将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戰略機遇,搭乘“一帶一路”快車,敞開胸懷拓展“國際朋友圈”,增進與以色列的互利合作,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引領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色列政府官員和市政官員、科技和商業精英、技術和傳統産業企業、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基金、私人投資者、控股公司等代表,紛紛表達了與中山深化溝通、尋求合作的意願。雙方通過“一對一”交流和企業路演等形式,進行招商推介與投資交流。
中山火炬開發區工業開發有限公司與以色列Volcal Software公司簽訂了合作意向協議書;市商務局與Bebear公司簽訂了招商引資中介服務合作意向書。
陳旭東一行還分别與以色列APM&Co.律師事務所、Bebear公司、IVC咨詢公司負責人等進行了洽談,為資源項目“引進來”、中山企業“走出去”搭建平台、開辟渠道。
作為享譽世界的知識和人才強國
以色列在教育方面博采衆長
走出了獨具特色的教育道路
本次出訪中,陳旭東拜會了以色列排名第一的以色列希伯來大學,與該校金融與科技中心主任Ofira Eliav女士等座談交流。
陳旭東表示
希伯來大學是以色列最高學府,被譽為“中東的哈佛”,過去十年孕育了多達8位諾貝爾獎得主,是以色列科研教育的佼佼者。
希伯來大學人才輩出,在生物醫療、現代農業等領域均有開創性成果。其中,伊薩姆是該校的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成立50多年來,該機構已為2800多項發明注冊了超過1萬項專利,對外授權了約900項技術,剝離了約130家獨立公司。聖女果種植技術正是從這裡進入千家萬戶,全球聖女果70%的品種都源于以色列。
陳旭東表示,學校的科技創新研究與中山發展戰略十分契合,希望雙方深入溝通了解,增進合作互信,共同搭建協同創新平台,推動健康醫藥科研成果轉化,加強人才交流及教育合作。
希伯來大學方面熱情回應了中山的邀請,就積極推動高等教育合作、共建科技創新中心等提出建議。
祝願中山與以色列合作
再上新台階
共同搭建創新資源直通快車道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中山發布編輯部
記者:郭錦潤
編輯:葉倩兒
美編:陳泰玉
責編:李紫昭
執行總編輯:李華炎
編審:朱江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關于作品内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作者與編輯聯系,以便支付稿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