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門診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患者:患者感覺耳朵瘙癢難忍、疼痛、流水,甚至聽力下降,患者常自認為是中耳炎,于是自行在家耳内滴藥,症狀常常非但不減輕,反而越來越厲害了,于是才來醫院就診。
醫生通過耳内鏡檢查,通常會發現患者外耳道皮膚糜爛,表面覆白色或奶油樣沉積物;有的患者外耳道内有菌絲,菌絲的顔色可為白色、灰黃色、灰色或褐色,可伴有外耳道皮膚淺潰瘍、肉芽生長,表面常有膿性分泌物,嚴重者可損傷鼓膜,造成鼓膜穿孔。這時醫生就會診斷:黴菌性(又稱:真菌性)外耳道炎。如果通過症狀、耳鏡檢查不能确診的,醫生會建議患者行分泌物真菌塗片以明确診斷。
一、黴菌性外耳道炎常見原因有哪些呢?
1、耳内常進水或不适當地滴藥:外耳道PH值改變,有利于黴菌的孳生。
2、中耳炎反複流膿:外耳道長期膿液浸泡,加上分泌物的堆積,黴菌得以孳生繁殖。
3、被傳染:接診的病人中,許多人曾有在洗浴中心或理發店采耳史,尤其采耳、修腳同時進行者。原因是工具多人共用,消毒不嚴。
4、全身性慢性疾病,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全身長期大劑量應用抗生素;會導緻菌群失調,為黴菌的孳生提供了條件。
二、如何預防黴菌性外耳道炎呢?
1、耳内禁反複進水及長期應用滴耳液。潮濕的外耳道是黴菌生長的溫床。
2、避免不衛生采耳。
3、規範的耳病治療,避免長時間的使用耳内抗生素及激素。
三、黴菌性外耳道炎如何治療?
患者以外耳道局部治療為主。首先需要清除外耳道内的污物,保持外耳道幹燥,然後局部應用廣譜抗真菌藥物。病情嚴重者給予口服抗真菌藥物治療。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找正規醫院耳鼻喉科醫生檢查、診斷後規範治療,不要自行亂用藥物,以免因用藥不當加重病情或導緻疾病反複發作,對耳朵造成損傷,影響聽力。
來源: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
并在“我要爆料”闆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