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育的概念和理解

教育的概念和理解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5 09:11:48

  教育的概念和理解(教育的概念屬性)(1)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類有目的(有意識的)地培養人(嚴格說,動物界沒有教育)的一種社會活動(相對于先天而言,必須是後天獲得的),是傳承文化、傳承生産與社會生活經驗的一種途徑。

  1.基本屬性:目的性、育人性、社會性

  2.“教育”一詞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

  從兩種角度對教育的定義(社會角度和個體角度)

  (1)廣義的教育: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

  (2)狹義的教育: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據一定的社會要求,依據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發展變化的活動。

  (3)更狹義的教育:德育(思想品德課)

  (4)個體角度:教育等同于個體學習與發展的過程

  綜上,教育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發生的促使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體化的實踐活動。

  個體社會化的對立面是個體自由化(學習很多的社會規範)

  社會個體化——共同的社會規範在個體身上的個體化表現

  (二)教育的屬性

  1.本質屬性——育人性(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是教育區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2.教育具體而實在的規定性體現在:

  (多選題準備)

  (1)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有意識的社會活動(目的性)

  (2)教育是人類有意識地傳遞社會經驗的活動(社會性)

  (3)教育是以人的培養為直接目标的社會實踐活動(育人)

  3.教育的社會屬性:

  (1)永恒性:隻要有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與人類社會共始終)

  記住:此處不能換成“學校教育”。

  (2)曆史性:在不同的曆史階段,教育的性質、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縱向的不同,即不同的曆史時期)。

  (3)繼承性:不同曆史時期的教育都前後相繼。(相同的)

  (4)長期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5)相對獨立性:教育有其自身的規律;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跟其當時的社會形态保持一緻

  (6)生産性:特殊性(物質加精神)

  (7)民族性:不同的國家民族有不同的教育

  (橫向的不同,即同一時期,美國和中國的教育有何不同)

  例題:西漢初期實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體現了教育的(B )

  A、永恒性

  B、曆史性

  C、相對獨立性

  D、繼承性

  解釋:題幹實際表示的是西漢初期的這種文教政策與其他曆史時期不同,還是體現了曆史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