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江夏區是不是三國時候的江夏

江夏區是不是三國時候的江夏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4-21 08:32:40

  文/胡晉鄂

  江夏曆史悠久,源遠流長。過去一般認為“江夏”二字最早見于屈原《楚辭•九章•哀郢》中:“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江夏區志》(2007年版)“總述”中亦稱“江夏”二字最早見于此。這大約在公元前 300 年左右。該志“總述”中并以為“江夏”作為邑名,得名有二。一說“江夏得名以水”。《漢書》載,“江夏郡,高帝制,屬荊州”。應劭注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華容為夏水,過郡人江,故曰江夏。”一說得名于江夏山(今蛇山)。

  江夏區是不是三國時候的江夏(話說武漢江夏)(1)

  臨有江夏

  但随着考古新發現,一批出土文物證明,“江夏”二字出現的年代要早許多。2013 年 9 月,考古專家在對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采集到的一批殘鐘進行整理時,在其中一個比較完整的編鐘殘片上發現了一段銘文。經過解讀,這是曾侯輿的一個墓葬,記錄的是發生在公元前 506 年吳國伐楚入郢的事迹。曾侯輿在銘文的開篇還記錄了曾侯的始封以及先祖對周王室的幫助:“唯王正月,吉日甲午,曾侯輿曰,伯适上通,左右文武,撻殷之命,撫定天下,王譴命南公,營宅汭土,君庇淮夷,臨有江夏。”這段文字的大意是,公元前 497 年(鑄鐘之年)曾侯輿回憶道:我的先祖南宮适,受到周王的重用提拔,負責輔佐文王和武王的重任,參與滅殷之戰,平定天下,最後周王分封南公到南方一個叫“汭”的地方營建城址,目的就是警戒淮夷、監視江夏。

  據從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國古漢語研究的專家(北京大學教授李零等人)的釋解 :“汭土”泛指現江漢地區,江夏(夏字,三點水 從足從頁,是專門表示夏水的字,後演變成三點水 夏)指夏水(漢水)下遊東注入江的地方。《左傳》昭公四年、五年有“夏汭”,即二水交彙之處。杜預注:“夏汭,漢水曲入江,今夏口也。”在新發現的曾侯輿編鐘銘文中,“江夏”二字所指包含今江夏區是無疑的,因此,“江夏”二字見諸于文字的曆史至少還得上溯 200 多年。

  《漢書•地理志》(卷八上)“江夏郡”下顔師古注引應劭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華容為夏水,過郡入江,故曰江夏。”這就是江夏作為地名的來曆。

  江夏區是不是三國時候的江夏(話說武漢江夏)(2)

  江夏作為行政郡名,傳統正史都以《漢書•地理志》中“江夏郡,高帝置,屬荊州”為定論,按這一說法,漢高祖六年(前 201)分南郡置江夏郡,時江夏郡有戶五萬六千八百四十四,口二十一萬九千二百一十八。縣十四:西陵、竟陵、西陽、襄、邾、轪、鄂、安陸、沙羨、蕲春、鄳、雲杜、下雉、鐘武。

  但是也有研究者對《漢書》中的“江夏郡,高帝置”提出過質疑。最早明确提出江夏郡置于高帝間似為不妥的是王國維,其《漢郡考上》(載《觀堂集林》)雲:(班固《漢書》)自漢高祖增二十六郡,“自餘考之,由上所舉二十六郡國,其真為高帝置者,曾不及三分之一,而世人莫之察焉”。他認為其中隻有河内郡等四郡可證,汝南、魏郡等已“不足征”,至于江夏郡等十郡“尤可證其非高帝所置”。“江夏屬縣,半為衡山故郡。吳芮之王衡山,實都邾縣。及芮徙長沙,而衡山為淮南别郡,英布,劉長叠有其地。至文帝分王淮南三子,而衡山複為一國。武帝初,伍被為淮南王畫策雲:‘南收衡山以擊廬江,有尋陽之船,守下雉之城,結九江之浦,絕豫章之口。’尋陽為廬江屬縣,則下雉此時亦當屬衡山,此四語者,實分指廬江、衡山、九江、豫章四郡,皆厲王時故地也。又雲:‘強弩臨江而守,以禁南郡之下’。則淮南所慮,僅漢南郡之兵,不言江夏。武帝之初,似尚無江夏郡。逮元狩元年,衡山國除。次年于其地置六安國,僅得衡山五縣,江夏十四縣,當以衡山餘縣及南部東邊數縣置之,則高帝時不得有江夏郡也”。

  其後又有其他研究者支持并深入探讨了這一觀點,并獲得衆多史家的認同。但可能是缺少實證,這些觀點并未撼動《漢書》的權威說法。

  江夏區是不是三國時候的江夏(話說武漢江夏)(3)

  直到 2004 年底,湖北荊州博物館在荊州紀南鎮松柏村發掘清理了幾座漢墓,其後發表的《湖北荊州紀南松柏漢墓發掘簡報》中介紹了出土的 63 塊木牍和 10 枚木簡,并公布了一号西漢墓(M1)出土的 35 号木牍所載“南郡免老簿”“南郡新傅簿”“南郡罷癃簿”的圖版和釋文,這 3 個具有官方性質的統計簿不僅是研究西漢徭役制度的重要史料,而且統計簿中所列南郡屬縣(包括道和侯國)名單,對研究西漢南郡政區地理也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特别是對于解決江夏郡的初置時間、沿革、疆界及屬縣等情況都非常有幫助。

  M1 出土文物中有建元、元光年間的曆譜,可以大緻推定下葬時間為武帝初年(前 140),即這批木牍所反映的南郡行政區域也相應處于同一時期。35号木牍中,南郡屬縣非常明确,合計有17縣(含3侯國), 《漢書•地理志》中江夏郡的屬縣如“沙羨、安陸、轪”都在西漢官方木牍中赫然在列。

  從曆史地圖上可以看出,這三個重要的縣域,大緻從北到南貫穿《漢書》中稱“江夏郡,高帝置,屬荊州”的“江夏郡”。這至少說明,在漢武帝之前的大部分時間裡,并沒有“江夏郡”這一行政區域。江夏郡的初置時間,據王國維根據史料分析“……元狩元年,衡山國除。次年于其地置六安國,僅得衡山五縣,江夏十四縣……”,所以,江夏郡作為行政區劃的初置時間,宜定為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江夏區是不是三國時候的江夏(話說武漢江夏)(4)

  摘自武漢市江夏區民政局編,齊大勇責編,胡晉鄂執筆,武漢出版社出版

  《荊楚古鎮—金口》。

  本公衆号發表時作者小有文字改動

  打撈江城記憶 鈎沉三鎮往事

  江夏區是不是三國時候的江夏(話說武漢江夏)(5)

  清黃鶴樓

  編輯:水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