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作者:濁歌
第1首:
《緣起》
我的世界裡,從無女人
不知何時
你住進了我心裡,成了我的神
第2首:
《好感》
沒有說愛的勇氣
終于對你說出“好感”
卻閃電加上:“僅此而已”
第3首:
《紅包》
紅包藏着數字,“1314”
借着春節
祝福我們的“友誼”——一生一世
第4首:
《情人節》
天氣微涼,難消心頭燥熱
午夜時分
終于憋出一句:“元宵節快樂”
第5首:
《表白》
夜已深,你未睡
顫抖按下“确認”
萬千心語,化作蝴蝶向你奔飛
第6首:
《等待》
時針終于走完一圈
你未出現
而我,還徘徊在江邊
第7首:
《朋友圈》
月兒鑽出雲彩偷看我
應是思念
我偷看你朋友圈——消磨時間
第8首:
《雨》
雨,滴答下了一晝夜
這是我的思念
想你沒有片刻停歇
第9首:
《陌生》
你在沉默,我在焦急
你熟悉我
而我,才認識你
第10首:
《回應》
花香太濃,醉了蝴蝶
愛太重
你,反生了心結
第11首:
《詩》
從前,我的人生隻有叙事
你出現後
我的世界——有了詩
第12首:
《蝶》
你是落在我肩上的蝶
甯靜而美麗
不敢呼吸——隻怕驚擾了你
第13首:
《晴天》
你說,過去是陰霾
我的出現
從此,你看到了晴天
第14首:
《光》
藏在你心中的傷
唯有溫暖可愈
于是,我成了那道光
第15首:
《風》
奔向你,帶着無盡幽怨
窗簾浮動
思念将我化作一抹清風
第16首:
《橋》
我在花城,你在雲霄
沒有月老
隻有目光托起的鵲橋
第17首:
《劫》
如果世界注定要毀滅
一切不再重要
除了——飛過去陪你渡劫
第18首:
《春梅》
梅花早早露出了笑顔
這是你的面容
醉了一整個春天
第19首:
《夕陽》
鳥鳴終究留不住夕陽
沒有你的地方
哪裡都看不到春光
第20首:
《夜》
灰暗路燈,朦胧夜色
蒼穹之下
有你即是天涯
第21首:
《念》
發願千遍:不見,不念
怎奈躁動的心
還是翻出了你的照片
第22首:
《奴隸》
心被你偷走了
悄無聲息
我,成了你的奴隸
第23首:
《書》
終于給你寄出了書
——關于記憶
願它镌刻我們的點滴
第24首:
《卑微》
趁着節日,給你發去問候
紅包卻依然不收
我的靈魂——竟不知去留
第25首:
《過節》
人生,不隻有叙事
願你每一天都過成節日
每一日,都過成詩
第26首:
《假裝》
以給孩子買禮物名義
肆意給你轉賬1314
——你說,我就是狐狸
第27首:
《試探》
發你一堆冷語,哀怨、決絕
我還是錯了——
文字紮向你,我卻在滴血
第28首:
《哄》
數百字歉語飛過
你終于笑了——
懂我,所以你沉默
第29首:
《種子》
為你灑下愛的種子
趁着早春播下
我相信,秋天它定會開花
第30首:
《永恒》
想牽着你漫步珠江邊
在傍晚的江風裡入眠
不願醒來——醉掉整個春天
第31首:
《短發》
年後你剪了短發
我知道——
你在擁抱新生,告别傷疤
第32首:
《歸依》
想把整個春天都捧給你
你值得所有美好——
幸福才是你的歸依
第33首:
《蝸牛》
你說感情是重負
你想自由
你心裡,卻住着一隻蝸牛
第34首:
《分享》
想分享給你,我的點滴
你每個字符
都化作我永久的回憶
第35首:
《愛》
為你撐起滿天的愛
肆意呼吸吧
天性還在,自由還在
第36首:
《完美》
一場沒有終點的戀愛
沒有表态——
隻有每天的告白
第37首:
《泥潭》
你說生活是一個泥潭
處處受縛,無法伸展
我的出現——拉你上岸
第38首:
《港灣》
沒有迷路的小船
隻有缺愛的港灣
——來吧,我在期盼
第39首:
《陪伴》
當承諾沒了分量
唯有陪伴
能跨越歲月漫長
第40首:
《歸人》
歸人,還是過客
心告訴我
許你一生,才是快樂
第41首:
《靈魂》
從前,我的心很大
你住進後
我的靈魂,已放不下
第42首:
《葉》
葉依偎樹,惬意生長
樹給葉滋養
葉給樹——希望
第43首:
《人生》
一彎明月,一晚江風
一個你
這就是人生
第44首:
《畫與詩》
你畫畫,我寫詩
玫瑰入了你的畫
你,入了我的詩
第45首:
《面容》
你的面容,恰似春光
不敢多看——
隻怕醉入花香,添了情殇
第46首:
《備注》
偷偷把你備注成“愛人”
反複思量
添了一個字——“準”
第47首:
《難說》
說不清喜歡你什麼
我隻知道——
你出現後,生活有了顔色
第48首:
《距離》
開始忽遠忽近
想伸手拉你——
翅膀卻越扇越急
第49首:
《惆怅》
親近你會飛走
遠離恐你心憂
不知所措,除了沉默
第50首:
《羁絆》
蝶說,隻為渡過黑暗
我才明白——
捧你的雙手,反成了羁絆
第51首:
《風之戀》
我與你,許是風逐落葉
風以為愛戀——
落葉,卻越追越遠
第52首:
《謊言》
愛戀,還是欺騙
葉依偎樹
卻總有離開的那天
第53首:
《憂傷》
心,已百孔千瘡
落葉于風
注定揮不去的憂傷
第54首:
《答案》
是妄念,是真情
還是錯盼
佛說:“心就是答案”
第55首:
《倦》
早已疲憊不堪
“停歇吧!”
——我聽見心在呼喊
第56首:
《放手》
當愛不能強求
唯有放手
落葉,不曾為樹挽留
第57首:
《灰白》
當世界又回到灰白
我知道——
你已飛走,生命再無色彩
第58首:
《空》
來時無聲,去時無痕
隻剩——
不知歸處的靈魂
第59首:
《逝》
小船已逝,山高水遠
我不是你的港灣
也不知你的彼岸
第60首:
《終篇》
樹與葉,是春天的故事
我與你——
是未寫完的情詩
注:
①濁歌(筆名),湖北省詩詞學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我詩友兼好友,該三行詩集作者。
②濁歌将這60首三行詩集發我點評時,有感于這些詩作與諸多描寫愛情的現代詩歌相比大有不同:文字看似冰冷,卻流淌着充沛的情感變化;理性與感性矛盾交織,讓文字産生了強烈的情感張力。想來應是胸中波瀾,筆下絢爛,遂成詩集。征得其同意後,特輯成此篇。
【評析】
在社會越來越浮躁的當下,愛情這種東西似乎隻存在于古代詩詞歌賦或流行歌曲、影視劇中。而當我們面對現實的生活焦慮都倍感費力耗神的情形下,我們似乎更恥于談情感,或者即便是談情感也會與現實的婚姻、物質利益等聯系起來,這當然會使得“愛情”這種人世間最美的情感少了許多美學意義上的味道。
寫詩需要心境,品詩亦如此。也許是因為我與濁歌都屬于性情中人,故而他這些小詩,我倒是不缺品讀的心境。
據濁歌講述,這60首三行情詩是源于他曾經與一位女生的真實情感經曆(準确說是單戀,“襄王有意,神女無心”)。詩中許多内容是在其真實經曆基礎上進行創作的,大多是真情流露,少部分用詩歌手法創作(這是他第一次給女生寫詩集,也是最後一次)。
讀完這60首小詩,能明顯體會到作者情感的流淌。這60首詩,從《緣起》一直到最終的《終篇》,中間有表白的怯懦、思念的痛苦、對女生的極盡贊美、對愛情的頌揚、對未來的憧憬向往、對對方處境的深切感受及鼓勵、愛的承諾,也有惆怅、幽怨,無奈以及最終放手的遺憾。全部60首詩的整個情感脈絡就是一段生動的真實情感經曆,從開始到結束,娓娓道來,又有電影碎片式的畫面感。
這60首小詩,沒有華麗辭藻堆砌,亦無陳詞濫調、無病呻吟,卻處處情感表達真切、自然;這60首小詩就是一段完整的心路曆程,記錄着兩人從緣起到終篇的情感變化。這在現代詩歌詩集中也是少見的。
濁歌說,他本想一直寫下去的,計劃寫夠兩百首就把這部詩集出版(詩集名稱都想好了,準備叫《兩心集》)。但不曾想這段感情(單戀)結束的太快,他與對方成了“未寫完的情詩”(這段情感為何會無疾而終,這一點濁歌并未細說。詩歌具有抽象的特點,僅從上面60首小詩中我們是難以揣摩的。但即便難以猜中細節,從上面這些詩中也明顯能看出,濁歌完全是單戀,多數是他自己一廂情願吧)。情詩沒寫完,濁歌說他後來也沒有再寫情詩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感情這東西有時确實很玄乎,人一旦陷進去了,短期就難以自拔。尤其對于情感細膩豐富、具有詩人特質的人而言,可能終其一生都很難再愛上第二個人)。但他有另外一個想法,将來也許會以這段經曆為基礎寫一部小說,現實中的遺憾,他想在小說中給一個完美結局,也算是給曾經的這段經曆一個特殊的紀念形式。
『歌手或創作人常用寫歌的形式紀念愛情(流行歌曲中這種情形極為常見);小說家則可能把曾經愛戀的女生寫進小說裡(比如已故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對于詩人,把人物寫進詩詞中則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古往今來皆如此』
詩的寫作背景交待完了,我們再回到上面這60首小詩上來。從水準上看,如果以“語言簡潔”、“含蓄委婉”、“情感充沛”以及“盡量押韻”這四個三行詩創作要素為評判标準的話,這60首小詩創作水準雖然參差不齊(如前十首中,比較差或者說比較寡淡落俗的就有好幾首),但其中不乏佳作,至少也可以挑出十餘首佳作,比如《緣起》《回應》《春梅》《奴隸》《愛》《畫與詩》以及最後的《終篇》等等,都可視為佳作。
不過得指出的是,這60首詩中有些是“以事入詩”,将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寫進詩中,詩的格調難免會落俗一些,這在詩歌創作中倒是很常見的情形(一部詩集中,能有1/5的佳作比例算是不錯了)。據濁歌所述,無論是從開始的緣起還是到最終的遺憾、終篇,情感雖有起伏跌落,但都很充沛,這極大地激發了他的創作欲望。他曾深陷這段情感難以自拔,所以就想和寫日記一樣記錄自己當時的真實感受,隻是以“三行情詩”這種形式代替了“日記”,所以并不完全是為了寫詩而寫詩(濁歌以為這段感情會有結果,沒想到會無疾而終。也正是因為心太痛,第60首時他就不想再續寫了,已到終篇。再寫隻是徒增傷感而已)。
這可能是詩人的一個特質吧,多愁善感。詩人喜歡用詩來記錄生活,在旁人眼中則可能是“無病呻吟”的“做作”。詩人自己寫詩也一樣,如果情感或心境到了,自然會有一種表達的本能欲望;讀者品詩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心境或情感有了,有些詩就能讀出味道來,若是心境沒有,再好的詩你也會感覺如“白開水”,索然無味,甚至矯揉造作(正如我上面說的,當我們被生活的苟且壓得喘不過氣時,就很難有心境來欣賞文學這類“華而不實”的東西)。
現在流行一種說法,“生活需要儀式感”。如果我們認同這句話,其實寫詩也好、看電影也罷,本質上都是相通的,套用複旦大學王德峰教授講課時常用的一個詞就是,體驗“生命情感”。(現代社會人人都充滿焦慮、生活壓抑,但詩人這個群體卻活得很“感性”,自有一方天地。從某種角度而言,似乎這也是旁人羨慕的一面吧。我本人也好創作詩詞,年輕時也曾附庸風雅、文人清高,但随着自己年齡、閱曆的增加,身上的理性成分雖越來越多,但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始終保持“感性”的一面。從哲學角度而言,人生的終極意義是虛無,但人活一世的現實意義卻在于體驗“生命情感”。所以比起律師、學者、文人這些身份,我更喜歡“詩人”這個稱呼。)
最後,再簡單說下“三行詩”這種體裁的現代詩歌吧。寫現代詩歌是需要勇氣的,寫三行詩更需要勇氣(因為在大衆看來,現代詩歌即便寫得再好也容易引來兩極評論,人人都可以置喙評頭論足一番。而對于三行詩這種體裁的現代詩歌,由于字數少,解讀空間很大,更是容易出現評論兩極分化的情形)。現代詩歌的發展已經逐漸脫離了詩歌的範疇,以至于出現了“散文詩”這種不倫不類的叫法。尤其是近些年來社會上出現的一些“廢話體”、“淺淺體”、“回車鍵分行詩”等等,更是讓大衆對詩歌的标準、門檻産生嚴重質疑。
其實,詩的本質還是韻文,并不是任何幾句話用回車鍵分行後就是現代詩,也不是寫幾句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就是現代詩(當然,關于現代詩的标準問題,學術上還有很大争議。即便是全國各詩詞學會内部所謂專業人士也都各持己見。關于這個問題我後面可能會專門寫一篇文章談談個人看法,供讀者朋友們參考)。就我個人觀點而言,如果我們自己對詩歌的品格或格調有要求的話,那我上面說的幾點現代詩歌要素,比如“含蓄委婉”、“情感充沛”以及“盡量押韻”這幾項,其實就是區别于不懂理論、認為現代詩無标準的外行群體的重要創作标準(“語言簡潔”這個對三行詩适用,一般的現代詩歌不需要語言簡潔。至于“三行詩”這個叫法中的“三行”該如何理解,是三句話還是形式上分三行,這個問題無須太糾結),也是我們品評現代詩的幾個重要參考标準。
比如濁歌上面這60首三行情詩,大家如果有細看的話會發現其實每一首基本上都是有押韻的。而“含蓄委婉”這一項,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意境意象”,也就是說,詩歌的語言是有其自身方式方法的,通俗理解就是,大白話平鋪直叙的,不是詩。濁歌上面這些詩中,有時将對方比作蝶,有時比作葉兒,有時比作小船;其自身則化為雙手、大樹或港灣。這些都是詩歌中意境意象的表現手法。
這裡順便提一下餘秀華。有很多網友認為餘秀華的詩歌是現代詩人中最具表現力的,其實就是因為餘秀華的詩歌做到了“手法新奇”這一點來表現各種意境意象。她極擅長用各種修辭手法,文字在她手裡變得極其空靈、極具活力。雖然她有很多詩歌寫得極其露骨,但“意境意象”這一點大多都是符合的(許多類似餘秀華這種民間詩人,并不是專業理論派出身,甚至從無研究過詩歌理論,但他們可以寫出好的詩歌,這和演藝圈裡的天生演技派、學院派的區分其實是一個性質。不懂詩歌理論但能輕松寫出好詩的,我們可以理解為此類群體具有詩人天賦。也就是說,他們寫出的詩很自然地就符合好詩歌的幾大要素,好比非學院派的演員如周迅等,屬于老天爺賞飯吃的類型)。
現代詩和古風詩詞(近體詩和仿古詞牌寫的詞)比起來,從格調上看似乎後者更高端上檔次一些,所以許多擅長創作古風詩詞的詩人不屑于寫現代詩(其中一個原因是,現代詩門檻太低,人人可寫,人人可評。而古風詩詞創作則需要一定的文化素養和文學底蘊,寫得好不好一眼就能區分,也不是人人都有水平對古風詩詞品頭論足的)。濁歌其實也很少寫現代詩歌,古風詩詞創作居多。但這段情感經曆确實激發了他創作現代詩歌的欲望,而他自身又厭惡現代詩無病呻吟、故作深沉的病态,所以他就選擇了“三行詩”這種“短小精悍”的形式來呈現自己的情感(三行詩這種體裁一般也是用來寫情詩居多,幾行詩來表現強烈的情感還是有難度的)。
濁歌這種觀點略有偏激(詩人不能因擔心外行人士喜歡随意品頭論足、擔心有損文人顔面就看低現代詩歌),其實現代詩門檻雖低,但想寫好就很難了。當今寫現代詩的人浩如煙海(比如網絡上更是民間高手衆多),但能冒頭的則寥寥無幾。但無論如何,濁歌上面這些小詩,其中不乏佳作(至少能選出10餘首),不失為三行詩創作的典範吧。
詩集|濁歌
題詩、評析|熊承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