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收到了一個高頻問題——白茶餅要怎麼喝?
此處所說的白茶餅,可大有講究。
依據年份,有新茶餅(當年的茶)、陳茶餅(1-2年)、老茶餅(3年及以上)的劃分。
根據茶葉品種,又有白毫銀針餅,白牡丹餅和壽眉餅的區别。
很巧,這些天遇到的“白茶餅怎麼喝”,涵蓋了所有品種。
趁着今日秋雨潇潇,泡一杯2018白牡丹餅,我們開講了。
在這篇文章中,将為您解讀關于白茶餅的小知識,為了能夠快速掌握茶餅泡法,一些必備的小技能,請收下。
《2》
白茶餅要怎麼喝?
第一課:先學會撬茶餅
茶餅,如我們所見,是一個餅的模樣,圓圓的,有些憨,有些呆萌,還有些……堅硬。
要想打開這餅茶,用蠻力可不行。
所謂的用菜刀劈、徒手掰、剪刀剪,都不靠譜,不僅會破壞茶餅的完整性,影響口感,甚至還會誤傷自己。
撬茶餅,拒絕用蠻力,而是要用巧勁。
開茶餅,先學會撬茶。
針對不同的茶餅,撬茶法也有細節的講究。
白毫銀針餅——借助茶針的力量,撬動茶葉。
白毫銀針,因茶葉的特殊,壓餅時不宜壓得太緊,否則不利于後期的陳化。且白毫銀針壓得太緊,還容易緻使白毫脫落,破壞口感。
故而我們買到的銀針餅,疏松、容易撬開才是正确打開方式。
撬銀針餅時,隻要用茶針輕輕撬動茶葉,即可輕松取下茶葉。這是白茶餅中,撬茶難度最低的茶。
相比之下,白牡丹和壽眉撬茶,則稍微費點勁。
白牡丹和壽眉,屬于芽葉茶,帶着葉片。在壓制過程中,葉片細胞壁破裂,細胞液釋放多,果膠物質等容易溢出,而後作用于茶葉上,這些茶葉好像塗了一層“膠水”,茶和茶之間比較緊密,撬茶時會更費力些。
此時,撬茶可一定要選對着力點,而後利用杠杆以原理,就能撬開茶餅。
這個着力點,可以選擇餅身側面。因茶餅有葉片、茶梗的存在,會存在一定縫隙,通過這些縫隙撬茶,比較不費勁。
撬茶時,盡量選擇背面(有凹陷圓孔的一面),從背面撬茶,會比較容易。
撬茶,要注意手法。
用茶刀或者是茶針撬茶時,要讓工具和茶餅平行,這樣能保證茶葉撬下來是薄片狀而不是塊狀。
薄片狀,方便之後的沖泡和味道的釋放。如果撬成塊狀,會給茶餅沖泡增加難度。
《3》
第二課:沖泡
沖泡,是關鍵性步驟。
說沖泡,少不了四大因素。
1、投茶量
2、用水
3、注水
4、出湯
【投茶量】
投茶量,将直接決定茶湯的濃淡與厚度。
沖泡茶餅,仍舊選用120毫升左右的白瓷蓋碗,搭配5克白茶。
此處,建議大家使用小克秤,準确稱取重量。白茶餅經過壓制後,體積被濃縮,與散茶狀态有很大不同,如果還是要靠經驗投茶,容易造成偏差。
為保證湯感,請用小克秤,準确稱取5.0克白茶。
【用水】
用水,可分為兩個方面。
首先,是沖泡水之的選擇。
泡白茶餅,要選擇礦泉水或者是山泉水,不建議用自來水泡茶。自來水帶有異味,容易含有一些氯化物,這些成分,将會破話茶葉的口感,最後容易緻使湯水口感被破壞。
水質沒選對,再好的茶餅也将遭受到巨大傷害。
其次,是水溫的選擇。
低溫,并不适合沖泡白茶餅。
沖泡餅茶,不論您是泡白毫銀針、白牡丹還是壽眉,都要用100℃沖泡,若是不選擇沸水,無法讓茶餅散開,更沒有辦法釋放内在的物質。
【注水方式】
注水,要用環壁注水的方式,讓茶餅充分浸潤在水中,茶餅充分浸泡後,才能讓茶湯變得飽滿,味道充足。要是茶餅沒有全部浸潤在水裡,整體口感偏淡,反倒不好喝。
【出湯】
茶餅沖泡,依舊遵循五秒快出水的方式
有的茶友會認為,茶餅經過壓制後,比較牢固,浸泡的時間要長一點,才能讓茶餅散開,味道才好。
然,事實是:茶餅沖泡,浸泡時間不宜過長!
茶餅在壓制的時候,已經經過破壁,部分細胞液附着在茶葉上,屬于比較豐富的狀态,隻要經過沸水一沖泡,就能夠釋放滋味。
若是長時間浸泡,反倒會讓茶湯濃度太大,影響最後的口感。
茶餅滋味的釋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一開始就瘋狂坐杯,最後被破壞的,還是茶湯的口感。
《4》
最後,還要與茶友們說說白茶餅的保存。
我們在喝茶時,一餅茶撬開,并不會馬上喝完,即便一天喝3泡茶,一共才耗費15克茶,一餅350克的白茶餅,至少要喝23天。
此時,修煉保存之法至關重要。
如果不懂得白茶的保存方法,這些沒喝完的茶容易變質,最後喝到嘴裡的茶,味道并不好。
存茶餅基本原則:遮光、密封、幹燥、無異味、陰涼保存。
在此基礎上,要增加離牆離地的原則。
最後,還要注重幾個細節。
1、同類茶餅一起保存
白茶,需要團隊環境。将同類茶餅保存在一起,能夠讓茶葉中的香氣物質互相促進,互相作用,以保證陳化有序進行。
2、短期存茶,也要用三層包裝法。
短期喝茶,也要用鋁袋、塑料袋、紙箱密封好,如果沒有及時密封,光靠拉鍊自封袋是不行的,畢竟反複拿茶之後,拉鍊自封袋的密封性也有所損耗。為保證茶餅不貶值,一定不能忽視三層包裝法的重要性。
《5》
茶餅,白茶中的一股清流。
它的存在,解決了大量存茶的煩惱。
它的出現,豐富了茶友的選擇。
它的發明,使得白茶更為完善。
而要喝懂茶餅,撬茶、沖泡這兩項基本功不能忽視。
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存茶!它将直接決定茶餅到最後是否還能保持好喝的狀态!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