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彧之
按照中國古代曆法,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明代才子唐寅也就是唐伯虎,曾有詩道:“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元宵節不能沒有燈,在沒有電的時代,尋常日子,人們入夜之後便休息了,唯有在元宵節,彩燈将夜晚照亮,人們相聚在一起,盡享這難得的時光。古人對于元宵節的熱愛,不僅表現在難以計數的元宵詩歌中,也表現在傳世的畫作中,尤其元宵畫作讓我們得以一窺古人過元宵的場面,領略傳統節日、傳統文化的魅力。
圖①:明代民間畫師所繪《上元燈彩圖》(局部)
這幅長卷描繪了明代中晚期南京三山街一帶上元燈市的熱鬧景象。
這部分展示的是舞龍燈的場景,旁邊的攤位、店鋪正在販賣商品。
圖②:清代王素的《鬧元宵圖》,幾位小童在放爆竹、玩遊戲。
圖③:南宋李嵩的《觀燈圖》,畫面背景是三盞用燈棚懸挂的大燈,居中的一盞三燈相連。
圖④:清代宮廷畫師所繪《雍正十二月令圖》之《正月觀燈》,
畫面上半部分有許多人聚集在橋上,這是元宵“走百病”的風俗。
人聲鼎沸鬧元宵
元宵節是一個熱鬧的節日,要一睹元宵節的人聲鼎沸,非到繁華都市不可。
有道是“金陵自古繁華”,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南京為首都,朱棣遷都北京後,南京仍然維持陪都地位,終明之世,這座地位特殊的大都市,經濟發達、文化興盛,一卷《南都繁會景物圖》已摹寫出明朝南京城市井的繁華。
長卷是表現市井風情最合适的方式,一是它的體量大,能容納市井中的各色人物、各種事件,二是伴随着展卷這一動作,我們仿佛行走在市井中,觀看街道的風景,聆聽街道的聲音,市井隻有深入其中方能得其真味。
四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能通過一卷266厘米的長卷《上元燈彩圖》看見明朝南京市民過元宵的場景。據專家研究,《上元燈彩圖》描繪的是明朝萬曆至天啟時期(1573年—1627年),南京城秦淮河往北過三山街的内橋一帶的場景。三山街一帶是明朝南京城的一處商業中心,這裡距今日喧嚣的夫子廟很近,三山街在那時是書店聚集之地,文人墨客流連于此。
《上元燈彩圖》的作者不詳,應是一位民間畫師,當時雅好藝術的富商,向民間畫師定制類似的風俗長卷是很普遍的。民間畫師熟悉市井生活,他下筆必是有依據的,而非隻靠想象,由此這幅畫卷又有了史料的價值了。
《上元燈彩圖》給觀衆的第一印象是人真多啊。畫卷起首的三孔橋上擠滿了人,還有不少人等着過橋逛燈市,橋上有一顆碩大的燈球,外用竹篾框住,燈球似乎可由行人推着走,這無疑更增添了燈市的熱鬧。
這幅長卷的中心是一座青綠色的山,這便是燈中翹楚“鳌山巨燈”,山上裝飾各色戲劇人物,圍觀的民衆摩肩接踵,在畫面上隻能露出臉來,他們湊近觀看山上有沒有自己熟悉的戲劇人物。《上元燈彩圖》中還出現了耍龍燈的場景,至于提在手上的燈、用燈棚懸挂的燈,可謂各式各樣。江南地區聚集了一批制作燈彩的能工巧匠,但隻有很少人能留下自己的名字,明朝的趙士元是其中的一位,在張岱的筆記中,他盛贊趙士元制作的燈“皆屬鬼工,決非人力”,隻要燈會中有趙士元制作的燈,便可稱為盛事。
《上元燈彩圖》不僅描繪了觀燈場景,還描繪了民衆消費與娛樂的場景。隻見人們圍成一個又一個圈,圈中藝人雜耍正酣,引得大家紛紛叫好。《上元燈彩圖》描繪的人物有千人之多,元宵燈會吸引了如此多的人流,當然也是做生意的好場合。許多店家直接将貨物搬到了街道上售賣,而店鋪二樓也坐滿了人,他們臨窗俯瞰着街面的熱鬧景象。
我們來看看鳌山巨燈背後的幾個攤位:有賣字畫的,橫幅、豎軸應有盡有,幾位顧客聚在一起對字畫品頭論足,店家展開一幅畫請顧客觀賞;有賣屏風的,有不能折疊的座屏,也有能折疊的折屏,屏風上繪有山水花鳥,放眼整幅畫,賣屏風的攤位不止一家;賣屏風的店家,似乎還賣瓷器,一張桌子上放着好幾摞瓷碗,店夥計又抱出一摞打算補貨。此外,還有賣架子床、羅漢床等家具的,賣花鳥蟲魚的,前面提到過三山街一帶是書店聚集之地,自然也少不了賣書的,用藍色盒子裝好的書碼在地上,顧客蹲在一旁揀選。中晚明時期,正是市井文學興盛的時期,章回小說道盡世間故事。
在遠離市井的鄉村人家,元宵雖不及市井熱鬧,卻有一份難得的田園詩意。清朝畫家王素有一幅《鬧元宵圖》,沒有密集的人流,沒有華麗的燈彩,幾位小童在自家庭院中玩遊戲、放爆竹,屋後一棵樹已經抽芽,盎然的春意即将寫滿枝頭。
市井鄉間,大江南北,傳統節日将我們凝聚在一起。人類學家認為,節日賦予時間文化上的意義,讓日曆上普通的一天不再普通,節日提供了一個重溫傳統的場合,正是因為我們都共享這一傳統,因此成為一個共同體,并将這一傳統延續下去、發展下去,長長久久,和和美美。
彩燈高挂比星燦
提到宋代畫作,許多讀者首先想到的是《清明上河圖》,這幅不朽名作屬于風俗畫。宋代的風俗畫相當發達,畫家以筆墨摹寫出宋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傳為南宋畫家李嵩所繪的《觀燈圖》,展示了元宵節仕女賞燈奏樂的場景。
李嵩是供職于宮廷畫院的畫家,畫人物、畫建築、畫山水、畫花鳥樣樣在行,可謂全才。這幅《觀燈圖》居于畫面中央的是四位穿着典雅的仕女,左邊三位正在彈奏樂器,站立者正奏檀闆,兩位坐着的仕女一位吹箫、一位彈琵琶。尤可注意的是琵琶演奏的方式,畫中展現的是橫奏而不是豎奏,其實橫奏更古老,今天隻在泉州南音中得見這種演奏方式。右邊的仕女正在逗孩子,她身後還有兩個小童,手上各提一盞燈,其中一盞做成兔子的樣子,頗有童趣。旁邊的方桌上,擺着酒壺、碗碟,還有一盞走馬燈。走馬燈是一種别具匠心的燈,點燃後,燈罩上的圖案會周而複始地旋轉。走馬燈據說在唐代就已出現了,宋人的筆記中也提到過不止一次,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追憶臨安元宵燈品時,提到“若沙戲影燈、馬騎人物,旋轉如飛”,說的便是走馬燈。
李嵩《觀燈圖》中最隆重的燈,是四位仕女身後的三盞燈。這三盞燈很高大,因此特别搭了一個燈棚懸挂,三盞大燈上覆華蓋,并且裝飾飄帶,居中一盞大燈三燈相連,兩個大燈球下還有一盞六邊形的燈,大燈球上開出許多方格或圓形作為裝飾,在最上面的燈球開出的方格中,還繪制了圖案,精美異常。
四位仕女前方,有一位仕女拖着一輛小車緩緩向前,車上有頭小象。古人制燈喜歡模仿各種動物,說不定這頭小象也會發光,小象後兩位小童亦步亦趨,又想湊前看個仔細,又怕絆倒象燈,憨态可掬。小象上還有一個人,“騎象”與“吉祥”諧音,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
宋人戴複古有一首元宵燈詩說:“燈火夜深回晝日,管弦聲動起春風”,頗合《觀燈圖》的意境。《觀燈圖》中燈品的多樣與華麗,若非富貴人家所有,便出自宮廷。
五百年後,在另一位宮廷畫家的筆下,我們得以見到清朝雍正年間宮中過元宵的一些場景和風俗。四時流轉,每個時節都有其獨特的風物,月令圖是表現一年十二個月風物之美的圖畫。清朝宮廷一位佚名畫師曾作過一種《雍正十二月令圖》,郎世甯臨摹過這一組畫,并做了一些細微的修改。《正月觀燈》是《雍正十二月令圖》的第一幅,地點設置在雍正鐘愛的圓明園,圓明園在雍正時期得到擴建,雍正常在此居住并處理政務。
一道水面将《正月觀燈》這幅畫很明顯地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下半部分最打眼的是一盞天燈。清宮過大年會立天燈、萬壽燈,天燈其實就是懸挂在高處的照明燈,民間、宮廷皆有,隻是宮廷的天燈更加華麗:一根金色雕龍紋的木柱豎立在石座中,靠近頂端處橫插一梁,塑為龍形,龍口銜一盞花燈,花燈有細線與安放在地面上起到固定作用的四個小銅人相連。将視線從這盞天燈稍往左移,會發現另外一盞較簡陋的天燈,一盞四面裝飾花紋的花燈高挂在燈棚上,燈下童子正在嬉戲。至于懸挂在廊檐下的各式宮燈,宮廷畫師不厭其煩地精心描摹,渲染出一種喜樂的氣氛。
《正月觀燈》上半部分仿佛走出了宮闱,來到了市井,一座單拱橋上彙聚了不少人,這是元宵節一些地區“走百病”的風俗。有明朝張宿的詩為證:“白绫衫照月光殊,走過橋來百病無。再過前門釘觸手,一行直得一年娛。”看來不光有走百病的風俗,還有摸門釘的風俗,一些老北京至今還保留這一風俗。元宵時節,寒冬已過,暖意漸濃,正是活動筋骨的好時候,有了好身體,才能驅走百病,這是老百姓最樸素的願望,也是最美好的願望。(陳彧之)
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