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範仲淹的最主要的成就

範仲淹的最主要的成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3:46:43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滕子京,一個熟悉的名字,一個陌生的人物,作為北宋官員,他在曆史中既無顯赫地位,亦無卓越成就,卻因被範仲淹寫進《嶽陽樓記》而意外名垂青史。

範仲淹的最主要的成就(滕子京為何谪守巴陵郡)1

(嶽陽樓記)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一開頭,範仲淹便交代了他寫作《嶽陽樓記》的緣由——好友滕子京谪遷為嶽州太守後,把當地治理得很好,于是重修了嶽陽樓,範仲淹應邀寫文記述這件事。

所謂“谪守”,就是指“因罪被貶職出任外官或守邊”,滕子京之所以“谪守巴陵郡”,源于北宋時期著名的“泾州公案”,大緻過程是:慶曆二年,滕子京時任甘肅泾州知州,恰逢西夏大舉攻宋,葛懷敏率軍抵抗,無奈兵敗定州,而範仲淹率領的援軍卻被大雨阻隔,無法及時趕到。泾州與定州距離很近,形勢非常危險,生死攸關之際,滕子京臨危不亂,在沒有足量正規軍的情況下,征召民兵共同守城,堅持到了援軍趕到。事後,滕子京感念部下守城艱辛,便動用公款犒賞全軍,并撥款祭奠英烈,撫恤遺屬。一年之後,有人舊事重提,以此彈劾滕子京濫用公款。

這個案子的最大疑點是,當宋仁宗派人前去調查時,滕子京竟然銷毀賬本,這難免有幾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幸虧朝中有範仲淹、歐陽修等極力為其辯白争取,滕子京最終才免遭處刑,隻是被貶了官,于是有了“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範仲淹的最主要的成就(滕子京為何谪守巴陵郡)2

(《清平樂》範仲淹劇照)

對于滕子京其人,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記載:他隻用一年時間便把嶽州治理到“政通人和、百廢俱興”,而司馬光的《涑水紀聞》卻記載:“所得近萬缗,置于廳側自掌之,不設主典案籍。樓成極雄麗,所費甚廣,自入者亦不鮮焉。”

範仲淹說滕子京勤政愛民、剛正廉潔,獲罪被貶完全是冤案。而司馬光卻說,滕子京在擔任泾州知州期間,挪用公款16萬貫,除了用于犒賞将士、撫恤英烈,餘下數萬貫均被他據為己有。另外,滕子京谪守嶽州期間,仍在橫征暴斂、搜刮民脂民膏,至于重修嶽陽樓,也完全是在沽名釣譽、邀功請賞,更有借機中飽私囊之意。

總之,範仲淹筆下的滕子京,是一位清官、好官,而司馬光筆下的滕子京,則是一位貪官、惡官。同一個人,在同時代的範仲淹和司馬光筆下竟然呈現出截然相反的兩副面孔,那麼,到底誰在說謊?誰的說法更可信呢?

範仲淹的最主要的成就(滕子京為何谪守巴陵郡)3

(《清平樂》司馬光劇照)

觀點一,如果從身份出發,則是司馬光的說法可信度更高:司馬光作為史官,秉筆直書是他的職責所在,而範仲淹作為文人,文章中更多表達的是個人觀點,更何況,滕子京是他的好友,他确實有為其避諱、替其美言的動機。

觀點二,但如果從人品出發,則是範仲淹的說法可信度更高:真實曆史中的範仲淹,俨然就是“品行高潔”的代名詞,他不僅秉承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士大夫思想,在個人操守上更是堪稱完美。司馬光則不然,他固然是忠君愛國、清正廉潔,但與此同時,其私德卻是毀譽參半,尤以小肚雞腸、睚眦必報備受诟病。而且,司馬光還是保守派領袖,他不但反對王安石變法,也反對範仲淹新政。司馬光既然能對王安石新黨趕盡殺絕,就有可能對範仲淹好友極盡诋毀。

範仲淹的最主要的成就(滕子京為何谪守巴陵郡)4

(範仲淹畫像)

筆者更加傾向于相信範仲淹。佐證來自二十四正史中的《宋史》:“宗諒(滕子京,名宗諒,字子京)尚氣,倜傥自任,好施與,及卒,無餘财。”衆所周知,宋朝是中國古代官員工資最高的朝代,滕子京身為一方父母官,卻至死“無餘财”,可見其絕非司馬光筆下的大貪官。近代考古發現也印證了滕子京“無餘财”的說法,其家族墓葬确實簡陋樸實,并無值錢随葬品。

想必,大家共同的疑問必然是上文提及的那個疑點:如果滕子京沒有貪污,他為什麼要銷毀賬本呢?其實,這正是他的可敬之處。試想一下,滕子京為官多年,難道不知道銷毀賬本就意味着不打自招嗎?那是因為,滕子京心裡明白,有心人利用“泾州公案”彈劾他,實則意在攻擊範仲淹、富弼、韓琦、歐陽修等主持的“慶曆新政”。新政觸犯了貴族官僚的利益,讓他們懷恨在心,抓不到範仲淹等人的把柄,便轉而攻擊其“朋黨”。滕子京銷毀賬本,就是要獨自承擔下所有罪責,不牽連好友,不讓範仲淹、歐陽修等再為了保他而得罪宋仁宗,以便留在朝中,繼續推行新政。

參考資料:《宋史》、《嶽陽樓記》、《涑水紀聞》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