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秦觀詩中名句

秦觀詩中名句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9 15:18:03

秦觀詩中名句?從M城到這個湖邊村鎮,乘火車直達僅需兩小時,感覺卻如時光倒流兩百年心與天日愈近,身與泥土愈親,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秦觀詩中名句?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秦觀詩中名句(秦觀的夢中詞有些夢是睡夢)1

秦觀詩中名句

從M城到這個湖邊村鎮,乘火車直達僅需兩小時,感覺卻如時光倒流兩百年。心與天日愈近,身與泥土愈親。

離開M城,像是也離開了你,雖然你不在那裡。距離之外添了距離,想念之上添了想念。同樣的節目,在這裡聽有種陌生,節目以為我還在家中,所以聽上去遠遠的,像隔了層什麼。

每個地方,每個村鎮,每條路,都有名字。有沒有尚未被命名的土地?一切可見的都被命名、被丈量過。不過,外語名字對我并無意義,也總記不住,也幸虧如此,它們仍是無名的存在,如其所是,因此與我沒有距離。

路口轉彎處,木籬笆前花枝葳蕤。

“真美!”我指給K看。

他早看見了,“是芍藥嗎?”

“是花,不是名字。”

“芍藥是花,不隻是名字。”

“好吧,那你問花。”

問花花不語。

人為什麼總是需要命名?似乎有了名字就能抓住事物,就能确認我們看到的是同樣的花,哪怕隻在表面上。我想到世界的誕生,一個個約定俗成的系統。

——《距離與命名》(三書)

秦少遊夢遊仙境

/ /

《好事近·夢中作》

(宋)秦觀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

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鹂千百。

飛雲當面舞龍蛇,夭矯轉空碧。

醉卧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 /

有些夢是睡夢,卻比現實清醒;有些事是現實,卻比夢更朦胧。夢與現實,睡與醒,界限究竟何在?

秦少遊這首詞,如題所示,系夢中作。詩人于夢中得詩,夢中得句,此乃常事。醒後記得整首詩的很少,更多的是夢中才思妙發,醒時忘卻大半,僅餘一二殘句,後來補寫足成之。

少遊之夢甚美,語甚奇詭,似高慕遠舉,遺世而獨立。此詞名揚于當時,蘇轼有題跋記述抄錄緣起,黃庭堅亦為之跋曰:“少遊醉卧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隻今惟有賀方回。”

也許是一個清醒夢,意境生動,細節清晰,且在夢中作了一首詞。少遊詞如同夢遊仙境,我們且随詞句潛入他的夢中。

夢見在山裡,春天,下着小雨,路邊很多花。雨中花更多,也許是夢的魔幻效果,“春路雨添花”,一路上,花随走随多。放眼望去,意醉神迷,“花動一山春色”,滿眼的花,動一山春色,“動”,可以是生動,掀動,湧動。

“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鹂千百”,緣溪而行,至幽深處,忽聞黃鹂乍鳴,千百喧騰,恍惚迷離,詞境奇警。少遊夢中此境,頗似《桃花源記》中的武陵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芳草鮮美,落英缤紛。少遊在夢裡,見花動一山春色,又忽聽黃鹂千百,想必亦甚異之。

下片看雲。“飛雲當面舞龍蛇,夭矯轉空碧”,黃鹂亂鳴聲中,擡頭見飛雲舒卷變幻,在碧空如龍蛇夭矯,旋舞宛轉。此境更奇,蓋非人間所有。少遊醉了,“醉卧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最後兩句被認為是谶語。據《苕溪漁隐叢話》記載,少遊被貶處州,夢中作長短句“山路雨添花”,後南遷,久之,北歸,逗留于藤州,遂終于瘴江之上。如果屬實,那麼少遊是在夢中預見了自己的死,古藤與藤州,偶然豈非就是必然?據說少遊是日,時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飲,笑視之而化。此又與末二句情節吻合。

明末張岱也有過一個離奇的夢,載于《陶庵夢憶》第八卷:“陶庵夢有夙因,常夢至一石廠,峥窅岩岪,前有急湍洄溪,水落如雪,松石奇古,雜以名花。夢坐其中,童子進茗果,積書滿架,開卷視之,多蝌蚪、鳥迹、霹靂篆文,夢中讀之,似能通其棘澀。閑居無事,夜辄夢之。”

相信有些人也有過類似經曆,即同一個夢境反複出現。張岱相信他這個夢有夙因,故常于醒後伫思,并在郊外得一小山仿佛為之,名之曰“琅嬛福地”。

明 唐寅《桐陰清夢圖》

無計花間住

/ /

《點绛唇》

(宋)秦觀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

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裡斜陽暮。

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 /

此詞非夢,卻勝似夢。據考證系作于谪徙途中,現實苦境,譜入詞中,一反沉重,筆緻疏朗空靈,詞情搖曳生姿。愛爾蘭作家奧斯卡·王爾德說過,詩像水晶球,使生活美麗而不真實。其言茲秦少遊之俦乎?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起始便帶醉意,“醉”使現實變軟,變得失重。搖漾輕舟,信流而行,不覺來到花深處,上一首夢中詞,亦行到小溪深處。“深處”是少遊偏好的一個詞,它仿佛仙境的入口,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戶。

然而,“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現實雖然也是夢,但與睡夢層次不同。睡夢是純意識活動,脫離了物質身體,因此往往更奇幻,想到哪裡一念即到。現實之夢受制于物質身體,更受顯意識束縛,常常無計花間住。

東漢劉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藥,遇二仙女相邀,得遊仙境,雙雙結為伉俪,半年後見春鳥悲啼,思念故裡,二人決意歸去,至家卻見親舊零落無複相識,原來子孫已傳了七世,再返回小溪,尋找仙女,終迷而不得路。劉阮的故事流傳久遠,六朝志怪小說集多有記載。陶淵明編撰的《搜神後記》亦載之,此即《桃花源記》創作素材的來源之一。少遊此詞,顯然借以隐寓自己對仙境的神往,奈何被塵緣所誤,苦于不得住。

“煙水茫茫,千裡斜陽暮”,酒醒時,煙水茫茫,斜陽鋪開,無邊惆怅。千裡漂泊,天色将暮,暮色中山巒看上去更稠,無數山頭攢擁在前,倍增羁旅苦楚。

怅惘之際,落花風起,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不是不記,而是蓦然不辨身在何處,欲歸無路,一時如在夢中。

黃賓虹《舟行溪谷圖》

驿亭不眠夜

/ /

《如夢令》

(宋)秦觀

遙夜沉沉如水,

風緊驿亭深閉。

夢破鼠窺燈,

霜送曉寒侵被。

無寐,無寐,

門外馬嘶人起。

/ /

從淤泥裡才能開出最美的蓮花,在黑夜裡才能看見燈火的光華。這是二元對立的辯證法,亦是詩法。從苦澀的嘴裡,才能唱出動人的歌。

少遊這首《如夢令》,作于貶谪郴陽途中,颠沛人生,羁旅驿亭,非親曆不能道其深味,非親曆不能欲言又止。

遙夜,即漫漫長夜。不寐,故夜更長,更沉。“遙夜沉沉如水”,是如水沉寂,還是如水冰涼,讀者可以自己想象。這樣的不眠夜,孤旅人像是沉在水底,風一陣緊一陣,刮過荒野。驿亭深閉,使風聲更加荒涼,客舍更為沉寂。

難捱的長夜,昏沉沉睡去,若能一覺睡到天明,那該多好。在睡夢中,失去的時光,離别的故舊,都可以再回來。偏又夢破,或許是被一陣急促的風喚醒,風聲想說什麼?醒在荒野驿亭,簡陋客舍,冷清清一盞半死的油燈。乍醒人驚,吓跑了偷油吃的老鼠,然而它并不跑掉,隻遠遠地窺着燈盞,伺機再來。這一幕有點陰森,更覺暗夜凄異。

過了不知多久,也許幾小時,也許幾年。終于有了些睡意,卻霜寒侵被,使人無法成寐。“霜送曉寒侵被”,“送”字告訴我們,天猶未明,詩人是由霜寒而知将臨清曉,“侵”字倍感切膚,人生在世,為何如此不易?

“無寐,無寐,”傷感歎息,倦怠中又聽得“門外馬嘶人起”。古時驿站常備官馬,供往來信使和官員使用,驿馬長嘶,人聲草草,正是驿亭清晨光景。谪徙的詩人,也要繼續踏上征途,關山長路,白天的跋涉又将開始。

對于詩人,這不是旅行,更不是旅遊,這是流放,與人生夢想反向而行。他是倒穿着鞋子,一路留下回家的腳印。

南宋 李嵩《水末孤亭圖》

離别在破曉時分

/ /

《南歌子》

(宋)秦觀

玉漏迢迢盡,銀潢淡淡橫。

夢回宿酒未全醒,

已被鄰雞催起怕天明。

臂上妝猶在,襟間淚尚盈。

水邊燈火漸人行,

天外一鈎殘月帶三星。

/ /

離别的時候還是到了。玉漏迢迢,與昨夜的星辰一起消隐,銀河淡淡,無言橫在西天。因為地球在轉,我們會相遇,因為地球不停地在轉,我們又将别離。

早就醒了。離别前夕睡不穩,睡着了也是醒的。睡前飲酒,為了消愁,為了這個夜晚好過一點。三更夢回,宿酒未醒,卻驚聞鄰家雞鳴。“已被鄰雞催起怕天明”,“怕”字是詩眼,是所有清晨離别的人共有的心情。

天明有時真是可怕,尤其當白天不帶來希望,活着有如當牛做馬,人于是便渴望夜晚。夜晚給我們庇護,供我們休息和做夢。對于情人,夜晚讓他們脫掉面具,卸下疲憊的人性,做回本真的男人和女人。對于離人,臨别前夕短暫而永恒,充滿怕和愛。

臂上殘妝,襟間淚痕,你帶着這些痛感出門。水邊沙上,已有燈籠火把迤逦而行。是什麼趕着他們早早上路?“天外一鈎殘月帶三星”,夜晚已退去天外,一鈎殘月,寂寥三星,點綴在破曉的蒼穹。

等到太陽升起,你我已天各一方。

作者/三書

編輯/張進 安也

校對/盧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