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又名洋芋、土豆、山藥蛋,原産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和智利沿海山地,于17世紀時由華僑從東南亞一帶引入我國。馬鈴薯營養豐富,是我國重要的蔬菜作物,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在餐桌上深受人們的喜愛。
馬鈴薯在我國各地都有栽培,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國,在山區馬鈴薯是農民緻富的重要作物。但是很多人在種植馬鈴薯時會出現不結薯、薯塊小的現象,導緻馬鈴薯的産量嚴重降低。進入5月份,春馬鈴薯陸續進入塊莖膨大期,那麼我們該如何管理才能提高馬鈴薯的産量?
馬鈴薯什麼時候進入地下塊莖膨大期?
馬鈴薯植株現蕾時地下塊莖開始膨大,馬鈴薯到了盛花期(從現蕾到盛花期需要20天左右)植株達到最大繁茂,地上部分開始停止生長,此時植株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能力最強,地下塊莖開始迅速膨大,因此馬鈴薯盛花期是地下塊莖膨大速度最快的時候。
随着地上植株的衰老,馬鈴薯地下塊莖的膨大速度會逐漸減慢,當莖葉完全枯死時,地下塊莖會停止生長,地下塊莖的體積達到最大。
馬鈴薯地下塊莖膨大期,田間管理做好5點,薯塊個大、産量高
一、多次培土
種植馬鈴薯我們可不要偷懶,在其生長期我們應進行不低于3次的培土,第一次培土的時間應在出苗後10天後;第二次培土可以在馬鈴薯現蕾期進行;第三次培土宜在馬鈴薯植株盛花期進行,在中耕培土時應遵循“頭次深,二次淺,三次輕刮臉”的原則,培土時一次比一次淺。給馬鈴薯植株培土有3大好處:
好處一:能使土壤更加疏松。馬鈴薯的種植對土壤要求十分嚴格,在結構疏松、孔隙度大的土壤上更有利于根系發育和塊莖膨大。而疏松土壤可以增強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塊莖充分膨大。
好處二:能使土壤更加涼爽。馬鈴薯喜歡冷涼的氣候,地下塊莖生長的适宜溫度為16~20℃,當溫度高于25℃時地下塊莖會停止生長,給馬鈴薯植株培土能增加土層的厚度,有利于土壤内部保持涼爽的狀态,涼爽的土壤更加有利于地下塊莖的膨大。
好處三:可以防止薯塊表皮被太陽光線照射而變青變綠。裸露在陽光下的薯塊會變青變綠,變青變綠的馬鈴薯含有大量的龍葵素(一種生物堿),這樣的馬鈴薯食用價值嚴重降低,而給馬鈴薯培土可有效的防止薯塊變青變綠,有利于提高馬鈴薯的品質。
二、馬鈴薯開花後進行追肥
馬鈴薯開花後進入地下塊莖的膨大期,植株對養分的需求量大,此時我們進行追肥可以大大激發馬鈴薯的增産潛能。
馬鈴薯是一種喜鉀的作物,在給馬鈴薯施氮肥時宜選用硫酸鉀或者草木灰,我們可以結合培土每畝追施硫酸鉀25公斤或者草木灰200公斤。
特别注意:在給馬鈴薯施肥時忌偏施氮肥,偏施氮肥會導緻植株莖葉徒長,會出現結薯小、結薯少的現象。此外,馬鈴薯是忌氯作物,土壤中氯離子過多會影響塊莖澱粉的合成和運輸,因此馬鈴薯忌施“氯化鉀”。
在馬鈴薯地下塊莖膨大期除了要給馬鈴薯進行土壤施肥外,還要進行葉面施肥,在馬鈴薯開花期,我們可以每隔7~10天噴一次0.3%磷酸二氫鉀,連續噴2~3次,不僅可以為植株快速補充養分,而且還能防止植株早衰,可以顯著的提升馬鈴薯的産量。
三、盡量摘花、摘蕾
馬鈴薯開花後會形成“漿果”,漿果的生長和地下塊莖的膨大處于同一個時期,兩者對養分的需求存在競争關系,馬鈴薯植株形成的漿果越多,對地下塊莖的生長就影響越大。
因此,在馬鈴薯開花期,我們要盡量摘花、摘蕾,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地上的漿果和地下的塊莖争奪養分,可以使馬鈴薯的産量提升15%~25%。
四、防止田間積水
馬鈴薯是一種怕澇的植物,在地下塊莖膨大期雖然需要較多的水分,但是如果土壤水分過多或者積水超過12小時,就容易導緻地下塊莖腐爛,因此在雨季一定要注意排水,防止田間積水。在低窪地塊種植馬鈴薯時,可以采用高壟栽培。
注意:在馬鈴薯地下塊莖膨大期,如果土壤過于幹旱我們可以采用溝灌。溝灌時要求進水要快,土壤濕透後要立即排幹,溝灌宜在早上或者傍晚天氣較涼時進行。在馬鈴薯收獲前7~10天應停止澆水,以便于收獲。
五、注意防治病蟲害
馬鈴薯常見的蟲害有蚜蟲、蛴螬、蝼蛄、金針蟲等,對于蚜蟲我們可以噴吡蟲啉;對于對下害蟲的防治我們可以兌細土撒辛硫磷顆粒劑,這樣馬鈴薯的表皮會更加光滑,蟲眼會比較少。
馬鈴薯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瘡痂病、青枯病、環腐病等,馬鈴薯患了病害要及時噴化學藥劑來治療。為了降低馬鈴薯的病害,我們可以用“脫毒馬鈴薯”來做種薯,同時要選用前兩年沒種植過馬鈴薯的地塊來種植(不要重茬栽培),這樣就可以降低馬鈴薯患病的風險。
總結,馬鈴薯在我國各地都有栽培,馬鈴薯地下塊莖膨大期是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我們應做好培土、追肥、摘花、防水澇、防病蟲害這5項工作,就能讓馬鈴薯結得多、結得大。
,如果你對種植感興趣,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