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終于下雪了,雖然不夠大,但足以在朋友圈刷屏,可謂喜大普奔,朋友圈的雪比現實的雪大得多得多。
說起下雪,想起來給學生講課文“詠雪”事情來了。
謝太傅寒雪日内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将軍王凝之妻也。
【譯文】
謝太傅在一個冬雪紛飛的日子裡,把子侄們輩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們一起談論詩文。不一會兒,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麼?”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跟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個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憑借風而起。”謝太傅聽了開心的大笑起來。她(謝道韫)就是謝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将軍王凝之的妻子。
這則出自《世說新語》的故事,是曆史上關于下雪的著名典故之一。在《三字經》中就有“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韫,能詠吟”之說,謝道韫把白雪紛紛形容成“柳絮因風起”,因了這個精妙的比喻,她成了千古聞名的才女代表。後世常用“詠絮之才”來稱贊有文才的女性,就是源自這個典故。
我在給學生講這一篇課文時,最初依然是着重帶着學生一起分析為什麼“柳絮因風起”這個比喻更妙。
大多數學生都把“柳絮因風起”這個比喻更美當成一個重要的理由。我也認同這個理由,畢竟,用“撒鹽空中”這個比喻,确實美感上要差很多,在空中噼裡啪啦撒鹽粒,總不如柳絮在空中飄揚更具美感。
但我接着追問,把下雪比喻成“撒鹽空中”真的不行嗎?比如,屈原在《九章》中就有“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這樣的描述。其中的“霰”就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如果空中下的是“霰”,而不是雪花,那用“撒鹽空中”就比“柳絮因風起”更形象了。
我不是從“美不美”入手,而是從“像不像”入手,對學生的理由提出質疑。其實這并不是我的發明,南宋的陳善在《扪虱新話》中就說“撒鹽”比喻米雪(霰),柳絮比喻鵝毛雪。
就在學生對我的這個理由表示認同時,我再次抛出新的問題。
如果具體到“詠雪”這段文字,在這個具體的語境中,将下雪比喻成“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哪一個更恰當呢?能不能找出理由呢?
學生很快就能找到諸如“俄而雪驟”,“白雪紛紛”等關鍵詞,因為這些關鍵詞,更傾向于是在描述下的是一場鵝毛大雪,而不是一般的小雪粒。所以,将這樣的雪比作“柳絮”比“撒鹽”更精當。
這時,我們就有了兩個看起來非常充分的理由,一個是“美不美”的理由,另外一個是“像不像”的理由。
但接着的問題來了,“美不美”和“像不像”,在比喻這種修辭中,哪個要素應該排在第一位呢?
關于這個問題衆說紛纭,有同學覺得“美不美”應該放在第一位,有同學覺得“像不像”應該放在第一位。
我繼續深入引導,如果隻是“美”而不“像”,比如,本來長得豬八戒的模樣,你非要形容成“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之貌,美則美矣,但是卻無法引發他人的共鳴。可見,從這個角度來說,“像”要比“美”更重要。
“像”與“美”兼具當然很棒,比如,還是說下雪,詩人岑參就有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以為就是因為這形容冬雪的語句既美且像,所以才那麼動人,才流傳千古。
但反過來,“像”而不“美”行不行呢?比如,李白的《北風行》中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飛落軒轅台”詩句,也非常經典。但把雪花比喻成席子,一片片席子鋪天蓋地飄落下來,竹席也好,草席也罷,美嗎?
不美,但很像,李白把雪花比喻成席子實際上是極言雪花之大。由此可見,文學修辭中的“美不美”,和我們現實中常說的“好看”“不好看”還不能完全劃等号,隻要在具體的語境中,是形象的,是生動的,就是“美”的。反之,脫離了具體的語境,即使用再美的事物來形容,如果不能打動人心,不能引發共鳴,都是不美的。
我借助《詠雪》這篇課文,給學生傳遞了這樣一個意識,要把文學修辭中的“美”和現實中的“美”有意識地區分開來。
回到這篇課文中來,謝道韫把下雪比成了“柳絮因風起”,因為“像”,也因為“美”,而且因為這種“美”能夠很自然地和現實中的美聯系起來,所以才成就了這樣一個出色動人的比喻。
說實話,講到這裡,我很有一點小小的得意,因為我覺得在這個課上,可能比很多同行闡發得更深入。
按說,事情到此就該告一段落了。但是,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當我查找其他資料時,偶然看到關于謝朗的介紹,也就是課文中的那個把下雪比喻成“撒鹽空中”的“兄子胡兒”時,又有新的疑問産生了,甚至回過頭來覺得我在講《詠雪》這篇課文時,存在巨大的缺憾。
謝朗:(338-361),字長度,小名胡兒,陳郡陽夏(今河南周口太康)人,謝安之兄謝據的長子,官至東陽太守。“封胡羯末”四才子中的“胡”(封:謝韶。胡:謝朗。羯:謝玄。末:謝琰。皆小名)。少有文名,善言玄理,文詞豔麗。《世說新語·言語》篇引《續晉陽秋》稱他“文義豔發”,《文學》篇引《中興書》說他“博涉有逸才”。(引自“百度百科”)
為什麼看到這個資料,會産生新的疑問,甚至覺得之前講課存在巨大的缺憾呢?
因為通過這個資料,可以清晰無比地看出,謝朗是貨真價實的才子一枚,遠非現在的某些通過各種手段拿了假博士文憑的家夥可比。當時就有“文義豔發”、“博涉有逸才”的美譽。
但是,為什麼這個才子,在“詠雪”這個故事中,就成了謝道韫的背景闆了呢?難道是強中自有強中手,能人背後有能人?
饒是如此,謝朗也應該是一個“正襯”的形象,而不應該是一個“反襯”的形象,怎麼可能表現得如此笨拙,怎麼可能選擇“撒鹽空中”這樣一個看起來很笨拙,很可笑,一點也不具有美感的比喻呢?
或許,我傳遞給學生的信息也是如此,謝朗就是一個笨拙的背景闆,就是為了從反面襯托謝道韫之高明的。可按常理而言,即使“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無論如何也不至于失常到這種地步啊。
這個問題一直萦繞我心,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直到有一天,看到公衆号章黃國學轉載的一篇文章,才有驚喜的發現,才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新的認識。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說“撒鹽空中差可拟”》,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古典文學專家沈玉成先生,該文最初發表于《文史知識》1991年第1期。
在這篇文章中,沈先生談到:
從電視裡看到,日本的“國技”大相撲,兩位大力士在登上相撲台之前,每人都要撒一小把鹽。此外日本電視連續劇《血的風波》,其中有這樣一段情節:豆腐店老闆大野和親家母話不投機,一怒而把她轟走,然後對妻子說:“撒鹽。”這兩件事聯在一起,顯然說明了這是一種古老的風俗。
後來,他又通過來訪的日本留學生,進一步了解到日本的這一風俗。
在日本,凡是參加喪禮,儀式完畢後每個人都可以領到一個小包,其中就裝着有鹽。回家進門以前,必須把鹽撒在自己身上才能踏進大門。毫無疑問,撒鹽的功效在于辟邪氣,祛不祥。
沈先生由此推測:
“禮失而求諸野”,在我國比較偏僻的地區是否還留存着這一風俗,我不清楚。不過,從《世說新語》這段故事來看,日本這一風俗應當是從中國進口的。日本是受漢文化影響最深的鄰邦之一,晉唐以來的一些習俗、風氣,有的在我國已經失傳,在日本卻相沿不廢。這也是一件饒有趣味的事。在晉代肯定有撒鹽的風俗,人們司空見慣,所以謝朗才随手拈來作為雪花的比喻。
原來如此!在“寒雪日内集”,在全家歡聚的情形下,謝朗把下雪必成“撒鹽空中”,實際上是引用了“撒鹽”可以“辟邪氣,祛不祥”的風俗。從這個角度一看,謝朗這個比喻就不那麼笨拙了。而文章中,謝安之所以對謝道韫的比喻“大笑樂”,特别的贊賞,隻不過當時謝安更多從“形象”和“美感”的角度來肯定了謝道韫而已。
讀“詠雪”,講“詠雪”的這個實例,讓我再一次更深刻地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學無止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