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數據證明經濟全球化趨勢

數據證明經濟全球化趨勢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15:16:14

數據證明經濟全球化趨勢?4月22日,在阿裡國際站舉辦的2021中國制造業出海趨勢大會暨華東數字外貿領袖峰會上,中國複關及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指出,近年來經濟全球化是否會逆轉備受各方關注,在他看來,不論從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力量看,還是從全球化的載體,亦或是全球化的實現形式看,經濟全球化都不會逆轉,但會呈現一系列新的趨勢,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數據證明經濟全球化趨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數據證明經濟全球化趨勢(三大因素決定經濟全球化不會逆轉)1

數據證明經濟全球化趨勢

4月22日,在阿裡國際站舉辦的2021中國制造業出海趨勢大會暨華東數字外貿領袖峰會上,中國複關及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指出,近年來經濟全球化是否會逆轉備受各方關注,在他看來,不論從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力量看,還是從全球化的載體,亦或是全球化的實現形式看,經濟全球化都不會逆轉,但會呈現一系列新的趨勢。

他指出,一方面,在推動力上,以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鍊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将成為經濟全球化新的底層驅動力。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載體正從數萬個大型跨國公司轉向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此外,在全球化的實現形式上,全球化正從全球範圍的産業鍊布局轉向區域化甚至本地化的布局。

在此過程中,産業鍊出現了政治化重構的傾向,即部分歐美國家在産業鍊重構中基于政治态度,排斥一些國家,龍永圖認為,這種做法違背了市場規律,也違背了國際規則,是不可能持久的。

上述大會上,龍永圖指出,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了前所未見的逆流,所有人都在擔心經濟全球化是否會出現逆轉。在他看來,三大因素決定經濟全球化不會逆轉。

首先,在經濟全球化的動力上,龍永圖認為,經濟全球化真正的底層動力是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之所以快速發展,其背後的一個主要推動力是90年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蓬勃發展,而新技術的擴散率先實現了全球化,并為經濟的全球化提供了技術驅動。

他認為,2000年之後,之所以中國外貿出現了連續八年20%以上的增長,固然是因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使得成千上萬的企業獲得了外貿經營權,參與到國際貿易當中;在此過程中,互聯網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成千上萬的中國制造企業和外貿商借助互聯網參與到對外貿易網絡中。

在龍永圖看來,當前的技術創新并未停止,而以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鍊等為代表的新技術也正在成為經濟全球化新的底層驅動力,這意味着經濟全球化不會出現根本性逆轉。同時技術的演變也将為經濟全球化帶來新的結構性變化,企業應抓住了這樣一個曆史機遇,适應新的技術發展,參與到全球化中。

其次,經濟全球化的載體過去是跨國公司,全球化是幾萬家大型跨國公司和它們的十幾萬個分公司在全球進行投資和貿易來完成的,但是新的技術和新的力量正在改變這一格局。

比如,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正利用互聯網在全球布局自己的供應鍊,提升自己的制造水平,同時通過跨境電商把大量産品推向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載體已不僅僅是跨國公司,更重要的是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

“跨國公司壟斷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在某種意義上正在進入一個由千千萬萬中小企業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新時代。”

其三,經濟全球化的實現形式過去是全球化的産業鍊和供應鍊布局,如今全球産業鍊正在向區域化甚至本地化布局轉變。

龍永圖指出,大部分關于全球化的研究都是從波音飛機開始的:波音飛機雖是美國生産的,但是其零部件和原材料是從全世界70多個國家十幾萬個企業進口的;蘋果手機同樣如此,其零部件和原材料也是從全世界49個國家進口的,在此前的全球化過程中,大量跨國企業在全球布局,形成了相互連接的産業鍊和供應鍊。

“這次新冠疫情以來,大家對經濟全球化都很擔心,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出現後,首當其沖的就是成千上萬的全球布局的産業鍊、供應鍊,由于貿易和投資的中斷,以及交通運輸的中斷,全球産業鍊出現碎片化,加上全球泛濫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全球産業鍊正遭遇前所有為的沖擊。”

龍永圖指出,全球産業鍊正在呈現一些新的特點,其中最重要的是全球産業鍊出現了區域化甚至本地化的趨勢,而中國剛剛批準的RCEP将在區域性的全球化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來全球新的産業鍊重構的重點将會出現在亞洲太平洋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産業鍊重構過程中,正在出現政治化傾向。由于美國和西方歐洲一些國家在新冠疫情當中遭到重創,他們在産業鍊的重構當中從政治考慮出發,排斥一些國家,鼓勵一些國家。

龍永圖認為,這種做法不具備可持續,也注定是無法實現。因為從全球化的第一天起,全球産業鍊的構成就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标的。而采取政治化的方式并不符合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比如說采購一個零部件,從中國采購成本隻有5美元,如果偏偏基于政治考慮,要求企業從另外的國家用10美元來進口這個零部件,企業是不會這樣做的。

“不管是所謂‘脫鈎’,還是産業鍊重構的政治化,其在根本上都違背了市場規律,也違背了國際規則,從長期看,這種做法也不具有可持續性。”龍永圖說。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