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5-23 23:47:03

評論贈書: 人工智能會導緻我們找不到工作嗎?我們将會選3位留言質量較高的用戶免費贈送《失序:機器人時代與全球大變革》。(互動平台:“第一财經資訊微信公衆号

2001年,導演斯皮爾伯格曾在電影《人工智能AI》中向觀衆展現了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中期,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從事大量工作的場景。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3種新工作)1

電影《人工智能AI》截圖,從事各個行業的報廢機器人們

那時的我們,沉浸在劇情中的同時,會覺得這個“科幻”的世界還很遙遠。

今天,科技飛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高速互聯網都已成為現實。興趣推送、機器人客服、自動駕駛、物聯網……人工智能在越來越多行業和領域嶄露頭角,它們能夠更快、更準、更好的處理和解決問題,我們漸漸感受到威脅。

靈魂拷問來了,科幻電影中描述的世界會到來嗎,人工智能會取代我們嗎?如果變革不可避免,哪些工作崗位不會被取代,人工智能的崛起又會催生出什麼樣的新行業、新崗位?

全球化研究資深專家理查德·鮑德溫在其新書《失序:機器人時代與全球大變革》中,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機器人會減少工作,但不會減少職業

把你的職業想象成一張任務清單,列出所有需要完成的日常事務或任務。注意,這張清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在不斷變化中。

近年來,許多科技發明,比如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加上更好的軟件和網站,我們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現在,辦公室人員都集打字員、檔案管理員、旅行代理、接待員等角色于一身,而在我們父輩所處的時代,每一項工作都需要專人完成。這些事情既然可以由一人完成,當然也可以将其分解開來,由多人完成。

機器人就能為你分擔部分任務。這意味着你會更高效,但同時也意味着你的公司不再需要那麼多員工。不過,機器人并不會讓你的職業消失,畢竟,很多職業中的某些任務還是需要至少一個真人來完成,但白領機器人可以降低人類員工的數量,這隻是一個算術問題。

若銀行的服務熱線每天會收到 100 個咨詢電話,為了應對這些咨詢,銀行需要雇用 10 名人工客服。然而,如果讓在線客服機器人接手了這 10 位客服的任務清單中的一些事項之後,所需員工的數量就相應減少了。因此,若該銀行的服務熱線工作量不增加, 那麼有些員工就必須下崗。

自動化技術會減少工作崗位,但不會導緻整個行業消失。這并非什麼新鮮事,自動化發展的曆史早就證明了這一點。比如,拖拉機使一些農活兒自動化了,但農業并沒有消失,隻是需要的農民數量減少了。未來幾年,整個服務業也會經曆這一變化。現在是關鍵時刻,我們必須在大混亂到來前做好準備。

讓我們思考一下:哪些就業崗位接下來會被機器人取代?我們要做的是弄清楚白領機器人現在真正擅長的是什麼。這并非易事。

全世界約有800種職業,白領機器人能做什麼?

據美國政府官方數據顯示,世界上大約有 800 種不同的職業, 比如馴獸師、CEO、劈石匠和錨杆鑽機工人。每一種工作都需要一些技能。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商業和經濟專家将所有工作技能分成 18類,這裡我将這 18 類工作技能大緻劃分成四大類:溝通技能、思考技能、社交技能,以及物理技能。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3種新工作)2

電影《超能陸戰隊》截圖,機器人大白具備了初步的溝通、思考、社交能力,而物理技能更是遠超人類

麥肯錫專家在 2015 年對人工智能技術在 18 種技能方面的表現進行了評估。鑒于隻是一個粗略的評估,他們隻劃分出了三個等級:一是低于普通人水平(“低于”);二是與普通人水平相當(“相當于”);三是相當于高級技術人員水平(“高于”)。

他們得出的評估結論很有意思,但也令人不安。

1、溝通技能:搞不定人際交往

大多數工作要求員工們能夠理解他人的言語,用麥肯錫研究術語來說,即“自然語言理解能力”。

與 Siri、Alexis、微軟小娜或者其他類似機器人交談過的大多數人都認為,白領機器人有較好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但我們必須明白,這些軟件機器人并不是像真人那樣能完全理解詞語的含義。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3種新工作)3

當訓練數據庫和計算機算力夠大,白領機器人也許能完全理解我們的話語,但到目前,白領機器人的理解錯誤還不少,因此麥肯錫研究團隊将人工智能的語言理解能力評定為“低于”普通人水平(見表 5–1)。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3種新工作)4

但在講話(自然語言生成能力)方面,機器人的表現就好得多,其得分被評為“相當于”人類水平。譬如 Siri 軟件學習上海話的例子,就解釋了為什麼機器人“說話”要比“理解” 容易。

除了說話和寫字外,還有許多溝通形式。制作視頻、幻燈片、演示文稿或者音樂都是非常規的溝通方式而已。現在人工智能正在接手一部分這樣的工作。麥肯錫團隊的研究人員将人工智能的非言語表達能力評定為“相當于”人類水平。

最後一種溝通技能是感知能力,指使用各種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實際上,溝通就是與我們身邊的各種實物産生聯系,這在許多工作中非常關鍵。在大多數工作中,我們需要通過視覺、聽覺以及觸覺來識别物體。在這一技能上,人工智能獲得了及格分數,與普通人的能力差不多。

2、思考技能:思考隻是處理數據

思考技能是所有服務工作都需要的能力,這也是服務工作尚未被機器取代的原因。思考包括許多類型,可以用一個線段表示:線段的一端是創意思考,另一端是邏輯思考 / 解決問題能力。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3種新工作)5

麥肯錫專家們認為,在這兩端之間,還包括識别新模式能力、優化和規劃能力、搜索和檢索信息能力以及識别已知模式能力(見表 5–2)。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3種新工作)6

據麥肯錫調查研究表明:在創意思考、識别新模式、邏輯思考 / 解決問題能力方面,人工智能低于普通人,而在規劃、搜索和檢索信息以及識别已知模式能力方面則高于普通人。

請注意,這是在單一維度上比較人類與白領機器人的技能。用人工智能專家的術語來講,這些隻是弱人工智能,這些技能背後的算法就像是一匹小馬駒學會的唯一把戲。相反,人類有通用智力,這意味着我們會抽象思考。

計算機算法“思考”的内涵,與人類“思考”的内涵完全不同。人工智能所謂的“思考”隻是對數據進行處理,并猜測數據可能對應的結論罷了。其最擅長的是快速處理數據、比較數據和某個可能結論之間的關系,但是人工智能也隻能識别那些預存在訓練數據集中的模式。

3、社交技能:沒有同理心,情商低

有些人患有社交信号盲視,他們似乎無法或者不願意體察他人難過、沮喪或欣喜的微妙心情。整體而言,白領機器人也是一樣的。

這些社交技能對于經常與人打交道的職業十分重要,如大型人力協調、團隊合作或管理工作。

麥肯錫專家将社交技能劃分為 4 種:社會與情感推理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合适地表達情緒的能力以及社交和情感感知能力,并将人工智能的各項得分均評定為“低于”普通人(見表 5–3)。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3種新工作)7

人工智能的社交技能研究十分活躍。當前的研究熱點是人工智能解讀人類個體的社交和非言語線索的能力,而不是社會群體的反應。

例如,迪士尼公司正在讓機器學習判斷觀衆的反應,具體而言,是判斷人們是否在“正确”的時間發出笑聲。為了收集訓練數據,該公司在一間有 400 個座位的放映廳配備了多部可以監控觀衆面部表情的攝像頭,迪士尼研究團隊總共播放了 9 部影片,共計播放 150 次。

最終,總共收集了 1600 萬張面部表情照片。用這些數據進行訓練後,算法隻須跟蹤某位觀衆的臉幾分鐘,就能預測接下來這位觀衆會出現什麼樣的面部表情。

4、物理技能:力大且精準,就是不會看路

物理技能對于許多工作都很重要。有些物理技能是用來長距離搬運物體,即“大運動技能”,有些則是用來完成短距離動作,即“精細運動技能”,還有一種是“靈活跨越未知地形能力”和 “導航”能力(見表 5–4)。

與白領機器人對應,工業機器人可以稱為“鋼領機器人”,毫不意外的是,工業機器人的大多數物理技能都高于人類的平均水平,但它們在未知地形上移動的能力弱于人類。比如,機器人在亞馬遜倉庫中移動毫無困難,但要穿越崎岖或不尋常的地形,機器人的表現就不如人類了。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3種新工作)8

10%-60%的人被取代?到底多少人會下崗

白領機器人到底會讓多少人下崗呢?事實上, 許多研究人員已對此進行了預測。

在講述細節之前,先提供幾個重要數據。幾年後,被白領機器人取代的工作數量在“多”和“很多”之間,即 10%~60%。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3種新工作)9

兩位牛津大學教授卡爾·弗雷和邁克爾·奧斯本是此類研究的鼻祖。兩位教授首先從美國政府那裡獲得了美國各類工作的大型數據庫,并将這些工作分解成更細的任務,然後篩選出那些可以自動化的任務,最後歸納出哪些是自動化可能性最高的工作。根據他們的研究,美國一半的工作崗位面臨風險,精确的數字是 47%

最近,麥肯錫公司用同樣的研究方法進行相同的研究,他們的結果顯示,由于白領機器人越來越完善,60% 的工作崗位面臨自動化的風險。但最終有多少工作崗位會被白領機器人取代,現在我們還不得而知。

福瑞斯特咨詢公司(Forrester)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未來10 年,美國 16% 的就業崗位将被自動化取代,也就是說,每6 個工作中就有 1 個工作被取代。這家公司預測,辦公室工作面臨的風險最大。

然而,該研究還指出,雖然自動化會奪走一些就業崗位,但也會産生相當于目前 9% 的新就業崗位。新增加的就業崗位主要包括:機器人管理員、數據科學家、自動化專家和文案策劃等。該研究預測,自動化導緻的淨失業率為 7%,即每 14 人會有 1 人下崗。

不過,日本的一項調查得出的結論與上述研究結果截然相反。日本經濟産業省下轄的一所研究機構做了一項調查,問題隻有一個: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對你工作前景的影響?

結果顯示,認為自己會失業的人約占全部受訪者的1/3對于像日本這樣一個技術先進、自動化技術發展快于歐美的國家而言,這個數字十分龐大。更值得一提的是,選擇這一答案的年輕人占比更大,30 歲以下的青年人中有 40% 的人認為機器人會讓他們失去工作,而60 歲以上的人中隻有20% 的人持相同觀點。

數字科技創造了3種新工作,看看你命中沒

突飛猛進的數字技術可以創造三種新就業崗位。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3種新工作)10

第一,是與網絡和電話服務相關的工作。随着上網的人越來越多,人們使用計算機會更頻繁,對網絡和電話服務的需求會不斷增長。同時, 物聯網的發展,即機器之間的連接,則會進一步放大網絡和電話服務需求。

要應對這股龐大的數據浪潮,唯一的方法是啟用白領機器人。但人工智能,如阿梅莉亞和“她”的同事還是無法處理一些棘手的任務,所以還是需要雇用人工。因此,雖然人工智能可以代替部分人工,但工作量整體呈爆發性增長,對勞動力的需求總體而言還是會增加。

第二,是與數字産品的一個神奇特點有關——很多時候,獲得數字産品不需要花錢。

首先是價格,使用白領機器人成本很低,它們就是一些計算機程序,企業也無須為它們完成的工作付費。

美國銀行的機器人 Rachel、亞馬遜的機器人 Alexa 以及蘋果公司的機器人 Siri 都供人免費咨詢,所以使用者衆多,為了應付不斷增加的咨詢業務,這些公司不斷招人。

由于使用了人工智能,這些服務的成本幾乎為零。并且,人們非常熱衷于使用這些服務。最後,這些公司的雇員更多的是從事管理、會計、人力資源管理以及人工智能軟件管理等工作,具體的重複性工作則交給機器人來處理。

第三,對于發達國家而言,人工智能會有助于一些後台管理工作從海外(如印度)流回國内,這就能增加不少新的工作崗位。

為了減少人工成本而将一些常規的數據處理業務外包給外國公司的做法已經過時了。自 20 世紀 90 年代起,許多歐美公司開始将一些工作分包至海外,這催生了一個業務流程外包産業(BPO),印度的印孚瑟斯技術公司就是這一産業的代表性企業。

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亞馬遜雇員數量的增長就是一個明證。不過,亞馬遜的例子也說明,淨就業崗位和總就業崗位是兩碼事。這就像你把一塊布的頂端剪下來一截,然後再把其中的半截縫到底端,下面雖然變長了,整體長度卻縮短了。

在職場大量應用機器人可以提高單個工人的生産效率,同時也意味着員工總人數會相應減少。但是,機器人可以降低産品的價格,提升産品的生産效率,因此也有利于産品的銷售。

亞馬遜很好地诠釋了生産力和産量之間的角力過程。

評論贈書: 人工智能會導緻我們找不到工作嗎?我們将會選3位留言質量較高的用戶免費贈送《失序:機器人時代與全球大變革》。(互動平台:“第一财經資訊微信公衆号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3種新工作)11

《失序:機器人時代與全球大變革》

【美】理查德·鮑德溫著

中信出版集團2021年4月出版

推薦視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