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秋季,露營登山,是時候收拾裝備、背起背包,回到山野暢快吸一口新鮮空氣了。
無論任何季節,上山前都一定要收拾好背包,帶齊合适裝備。對于應付一般山野活動,一個約20升的背包,大概足夠放置一次一天戶外活動所需的糧水、禦寒衣物、急救用品、雨具、燈具、指南針、地圖、電話、移動電源等裝備。
小型行山背包款式五花八門,容量、重量、功能細節等設計都不同,沒可能找到一款可以滿足所有人、所有環境需要的背包。這次我們選取6款單天活動的背包,重回山野之前打點裝備,也是戶外生活的一種樂趣。
Millet(覓樂) Welkin 20
成立于1912年的Millet,本身是軍用袋品牌,及後轉型主攻戶外,就算隻是單天活動的小背包,設計都着重細節,那是從面對殘酷環境累積而來的實用經驗。
背包性能好壞不難分辨,就是要在收納、重量、機動性能間取舍拿捏。Millet Welkin 20容量不算特别大,但配有多層分格和小物袋,方便儲物。設計采用傳統揭蓋式,兩側亦有壓縮帶,有助減少裝備在行動時左搖右擺。
背墊由發泡物料及網狀制作,通爽透氣。傳統揭蓋式結構加上聚酯纖維物料,卻又有1000毫米的防水度,結構實而不華,對于一般Day Trip來說相當不俗。
當然,世上很難有完美。跑動時,背包結構的貼身度未必足夠,影響行動靈活,但用作享樂的山步旅程,當然沒問題。
傳統揭蓋式背包結構。
外層的口袋方便存取常用小物。
下方有系上其他裝備的小部件細節。
水聚酯纖維制作,防水度達1000毫米。
收縮式的背包,裝備大多時可不用收得太緊,擠出多點空間。
腰帶設計穩固系緊身體。
背墊由發泡物料及網狀制作,通爽透氣。
肩帶上設有胸帶配置。
Deuter (多特)Up Stockholm
對一般都市戶外愛好者,未必需要一個肌肉感太強的背包,若背包隻針對山野環境,回到日常生活便得物無所用。Deuter Up Stockholm卻能夠兼顧山野休閑及日常通勤,對很多人來說都會加分。
Up Stockholm雖然沒有太多野外機能向的收納口袋,内層就是一個主要空間,打開頂部U形拉鍊開口後,幾乎就是那22升的容量,在山野間取物未必太方便。但考慮到其方正結構,确實方便存放大量登山裝備,間格設計亦針對日常通勤,山上山下的使用率可以很高。
肩帶有當今山野背包必備的小物袋,方便快速存取小物;胸口亦具胸帶設計,行山時會更貼身。那怕并非超專業的山系背包,但考慮到其都市的機能優勢,附以足夠應用在一般悠閑之旅的間格,對一般大衆的來說,可能更為實用。
都市機能設計,并非傳統山系背包外形。
頂部U形拉鍊開口,方便快速取物。
外層亦有小物存取空間。
肩帶上也有小物袋。
後上方有繩索挂起背包。
最基本也要有胸帶系緊身體。
背墊物料相對透氣。
内層設計有針對日常通勤用的間格。
Gregory (格裡高利)Miwok 24
Miwok 24是非常全面的戶外背包,也是本人日常穿山越嶺時最常用的款式。
看起來不算太大,但實際擁有24升容量,已可放很多東西,尤其我無法忍受一身大汗和泥濘回到市區,這背包真的可以衫褲鞋襪都放齊。
雖然靈巧程度沒法跟越野跑背包比較,但它亦采用競賽型的流線設計,搖擺幅度很小,加上同時設胸帶和腰帶,雙重穩固系緊身體,對我這種跑山又不夠快,但又未至龜速的戶外愛好者來說,這種容許步速能放能收的結構非常方便。
Miwok 24的内間格和小部件很充足,其中内置水袋收納層,水管可從專用孔抽出挂在肩帶上,要喝水也不必從背包拔出水樽,又一機動性能上的考量。EVA物料制作的立體背墊,令背部跟背墊保持一定空間,避免太焗太熱。
最大的挑剔是其肩帶偏向考慮散熱和貼身性能,沒有配置非常重要的小物袋,不能随手拔出手提電話等小物,對上山要拍大量照片的我來說,這方面是美中不足。但其外層亦有彈性前網袋,可存放常用小物,一塞一拔尚算方便。隻是彈性前袋沒有防水功能,秋冬季使用當然沒有問題,但到雨季來臨時,就隻可存放本身不怕濕水的物品了。
正面設彈性網狀口袋,增加額外置物空間。
下方有系上其他裝備的小部件細節。
拉鍊扣也設計得方便拉合。
兩則有放水瓶或登山杖的間格。
同時有抽出水袋管的專用孔。
水袋可挂在收納層上。
内層的小物袋,存放常用小物,但相對不太方便。
腰帶亦有小物袋。
腰帶也是EVA物料制作。
肩帶的透氣度高。
背墊等等皆大量使用立體EVA制作。
肩帶可用魔術貼調節個人化的包裹度。
Deuter(多特) SPEED LITE 20
總括來說,Deuter SPEED LITE 20跟Gregory Miwok 24的功能很類似:流線型的競賽背包結構、内置水袋收納層、立體剪裁的貼肩帶、外層設沒有閉口的快速存取空間,适合跑山不夠快但又不至慢行的戶外愛好者使用。而且20升的容量,卻隻重490克,十分輕巧,置物空間和重量之間拿捏不俗。
但背墊物料隻是立體網布,雖然透氣,但跟Miwok 24的EVA立體背墊比較,還是差一點,秋冬來說問題不大,但想用足一年四季的話,便需要先有這種認知,免出現期望落差。
背包表層的小部件細節不是特别多,影響特殊情況出現時,需要系上其他口袋和或裝備的靈活度。
外層設沒有閉口的快速存取空間。
将手伸進去即可取出小物。
表層的小部件細節亦不是特别多。
Deuter背包特色的緊急求救指引牌。
内置水袋收納層。
肩帶采用立體支撐的設計。
網布制作的透氣背墊。
透氣能力對秋冬來說的問題不大,但夏日則未必特别出色。
Deuter(多特) Futura 24
如果嫌Deuter SPEED LITE 20太細,Deuter Futura 24可以視為容量的加強版。重量方面,1180克對一個24升山系背包來說,當然不過份,卻也不是特别出衆,但考慮到它主要采用600D聚酯布,耐磨能力高,如果行程要走較原始或難度較高的路段,就不能隻考慮減輕重量,能夠對抗石塊和植物的反複磨擦,十分重要。
亦因此,雖然背包的正面方設有彈性網狀口袋,有額外置物空間,但收得較緊,盡量避免勾到外物;表層小部件細節也不多,保證扣上胸帶和腰帶後,戶外愛好者移動時可保持四平八穩。背包底部藏有防雨罩,必要時可額外加強防水性能。
正面物料主要由耐磨的600D聚酯布制作。
彈性繩帶的額外置物細節。
有需要可進一步收緊背包。
同樣設有緊急求救指引牌。
内層的小物收網袋。
腰側兩塊系緊身體的部件闊度不太足夠,或會影響穩定。
肩帶采用立體支撐的設計,中間偷空,增強透氣。
背墊有網隔開背部,空氣更加流通。
Millet(覓樂)EXP 35
山系裝備未必隻有實用和應急等用途,登山作為普通的常見娛樂活動,放置玩樂裝備亦很重要,例如航拍機、野餐食物和用具等,20升上下的背包容量未必足夠。
跟上述背包比較,Millet EXP 35明顯大得多,但我就是看中它的都市機能設置,3個主要内格和外層設口袋,足夠分開擺放Day Trip中各類裝備,卻又有筆記本電腦的間格剪裁。肩帶設足夠放置手機的小物空間,兼顧日常工作通勤使用和山野機動性能通用的要求,哪怕是貴一點,使用率高亦令它變得物有所值。
另一點我喜歡的設計是,主層結構可大範圍拉開的拉鍊,采用貼近背部的設計,既可方便存放與搜裝備,亦能增加背包的安全性能,減少在都市間被順手牽羊的機會,即使是出國旅行到訪治安較差的地方,某程度上也可保安全,真正山上山下、戶外旅行都适用。
底部可放出額外置物空間。
面外層設口袋,方便提存常用小物。
兩側的置物空間亦很闊,方便存放大量常用裝備。
主層拉鍊貼近背部,保安性能大增。
設筆記本電腦的間格,都市機能與山野通用。
兩側亦有放入涼鞋的伸縮型側網袋。
肩帶設足夠放置智能手機的小物空間,不用的話可拆除。
背墊有一定程度的透氣性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