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學無憂。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十章,意思是,抛棄所謂的“聖賢仁義智慧”之學,就沒有憂患了。
曾仕強先生解讀絕學無憂。世俗的人都認為,一個人有才能,有知識,就可以無憂無慮。可是我們看到很多很有才智的人,比沒有才智的人還痛苦,因此老子要我們超越這些世俗的學問,才能做到真正的無憂。
所謂絕學,并不是老子拒絕學習,不看重學問,不希望我們學東西。他的意思是,我們學了以後,既不要認為自己是飽學之士,更不可以高人一等。“絕學無憂”,其實是一個可以與無為而治互相交換的用詞而已。
聖凡同。第二十章,老子用很清楚的現象,告訴我們聖跟凡是怎樣表現的。聖凡之分,在于行道的功夫。其實在老子的心目當中,聖凡是一同的,叫做聖凡同。
聖凡怎麼會同呢?其實很簡單,當你見山是山的時候,你不知道是聖還是凡,可是當你見山不是山之後,又能夠回複當初的見山是山,你就是聖了。所以同樣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就看你有沒有經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那種曆程。就算經曆了,如果不能返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那你就是假的聖人,不是真的聖人,差别就在這麼一小段變化而已。
傅佩榮先生解讀
“絕學無憂”,不要追求太多的知識,這樣就會減少煩惱。
人的很多煩惱和憂慮都是從識字開始的。從一開始識字,就會做區分,區分之後,各種偏差的欲望就會湧現,接着就是煩惱和憂愁。所以說絕學無憂,如果不用深入地探讨,反而過得比較輕松自在。
學習知識要會掌握要點。絕學無憂,“學”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活之道,讓你懂得怎麼處事,怎麼自處,這是沒有問題的;二是學習各種知識,通常是我們在學校學的大部分的知識。我在耶魯從大學讀書時,耶魯的圖書館藏書700多萬冊,每次經過的時候我都會覺得:“絕學無憂”還是有道理的。
老子說,如果想把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減少外界的幹擾,減少不必要的知識。因為問題不在于你沒有知識,而是擔心知識太多,泛濫無所歸,學到最後吸收了很多信息,但無從判斷真僞,反而造成生活上很多困擾。
學習如何掌握要點。英國詩人艾略特的詩《岩石》中有一句話:“我們在信息裡面失落的知識到哪裡去了?我們在知識裡面失落的智慧到哪裡去了?”這兩句話把信息、知識、智慧三個詞用上了。
在價值觀方面,有時候各種觀念是相對的。某個時代的社會的價值觀,不見得适合每一個人。所以在十九章裡,人們以為有利的東西,老子反而持保留的态度并加以批評。如果像老子一樣能夠絕棄,可能更容易進入一種自由自在的心态。
學習老子《道德經》要有辯證的觀點,即任何說話都有正面反面,我們了解之後,揚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往上提升,綜合正反雙方,到合的程度。到了合的程度,就可以從雙方的優點做一些選擇。老子正反合的辯證法是由比較長遠的時間、長久的角度來判斷的。有些有利的東西最後可能造成負面的效果,老子在“知”方面的三個層次(區分、避難、啟明)能夠說明這點。
南懷瑾先生解讀
“絕學無憂”做起來很難。絕學就是不要一切學問,什麼知識都不執著,人生隻憑自然。
漢朝以後,佛學從印度傳入中國,佛學稱成了道的大阿羅漢,為“無學位”的聖人,意思是已經到了家,不需再有所學了。其實,嚴格而言,不管是四果羅漢,或者菩薩,都還在有學有修的階段,真正“無學”,那已經是至高無上的境界了。
古人有言:“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就是說真理隻有一個,東西方表達的方式不同。佛學未進入中國,“無學”的觀念尚未在中國宏揚,老子就有“絕學”這個觀念了。後來佛家的“無學”,來诠釋老子的“絕學”,頗有相得益彰之效。
修道成功,到達最高境界,任何名相、任何疑難都解決了、看透了,“絕學無憂”,無憂無慮,沒有什麼牽挂。這種心情,一般人很難感覺得到。
老子要我們“絕學”,丢開書本,不要鑽牛角尖。“絕學無憂”真做到了,反能以一種清明客觀的态度,深刻獨到的見解,服務社會,利益社會。
《道德經》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沌沌兮,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飄兮若無止。衆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