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遇到一些小孩子在嬉鬧、玩耍的時候,老是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小時候在農村的事情。常常會拿他們和我們小時候做一些對比,老是覺得現在的小孩挺可憐的,雖然玩耍的設備遠遠多于我們那時候,但是我覺得遠沒有我們小時候在農村玩耍的那種樂趣。其中有這麼幾項玩耍的項目,應該每個農村出生的人,都有記憶,都做過這樣的行為。
這是小時候樂此不疲喜歡做的事。通常過程是這樣的:先準備一根長繩,盡量不要太粗;然後找一個器皿,比如篩子、盆子之類的,我們小時候常用篩子;再找一個小棍,把一頭切一個豁口,另一端盡量打磨平了;然後把繩子幫到棍子上;找一片空地,撒上糧食,我們一般都撒的谷子和黍子;接着把篩子用小棍支撐起來,如果篩子不夠重,就找塊磚壓上去;之後把繩子扯到一個隐蔽的地方。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小鳥上鈎。我們小時候一般捕的基本上全是麻雀,因為那時候村裡的麻雀很多容易上鈎,再加上麻雀很讨厭老是搶雞食,所以成為了首選目标。當你拉下繩子的一刹那,心中的期盼就像小鹿一樣快跳出來了,尤其當篩子下面捕捉的多的時候,很有成就感。我最多也就一次性捕過三隻,可是在從篩子裡往出掏的時候又跑了兩隻,那個自責呀!這個小技能是爺爺教給我的,當時學會以後,天天在院子裡擺起陣仗,大有要把麻雀全部消滅的姿态。這個玩法,村裡出生的娃,應該都玩過吧?
這裡說的抓蝙蝠,和真正意義上的抓蝙蝠有本質的不同,因為我們隻是享受抓蝙蝠的那種過程,其實一隻也抓不到。小時候,在村裡,一到了傍晚時分,天色昏暗的那個節點上,村裡的上空就會看到很多的蝙蝠出來覓食,那飛翔的姿态,那拉風的急轉彎,令我們小夥伴很是向往。但是我們慶祝的方法顆不一樣,隻見大夥不約而同的脫下了腳上的鞋,又整齊劃一的把鞋扔到空中。扔完這一隻,再扔下一隻,撿起來再繼續,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放了暑假了或者考了一百分了,能這麼豪爽的慶祝。其實,我們是在套蝙蝠。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的,說是把鞋子扔上去,蝙蝠會主動鑽到鞋子裡,因為蝙蝠喜歡鑽洞。遺憾的是,我們用這種方式從來也沒有捕到過蝙蝠。一開始還以為,自己是小孩子,可能鞋小,蝙蝠鑽不進去,專門把我爸的鞋子拿出來扔,最後也沒什麼結果。長大之後才明白,這根本就是一個美麗的謊言,蝙蝠是會因為超聲波的作用,一時飛向扔到天空上的鞋子,可是在它們發現那不是食物的時候,就會飛走,頂多也就是撞到鞋子,所以這就給了人們一個假象,以為蝙蝠這是要鑽洞了。總之,那時候我們是樂此不疲的快樂的扔着自己的鞋子,一般結束的動作是,把一個小夥伴扶上房頂,然後把一隻隻鞋扔下來,大家找到自己鞋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在農村,你們逮螞蚱是不是追着螞蚱一個勁的跑,然後出手把它拍下?其實這是多餘的,跑着多累啊?我們小時候不一樣,一旦看到,螞蚱飛起來了或者聽到螞蚱叫,你隻需做一個動作,螞蚱就會乖乖的來找你。你隻需站在原地,一下一下的拍着手掌,但是不是伸展手拍,手要稍微握起來,這樣發出的聲音才渾厚,才能傳的更遠。螞蚱聽到這樣的聲音就會慢慢的靠近你,直到跳到你的身邊,然後你一拍而下。至于,螞蚱為什麼會這樣,到現在也沒弄明白,那時候大人解釋說,螞蚱以為你給他鼓掌,特高興,就會來找你。似乎這個解釋像童話,隻能騙騙小孩。不管怎樣,反正小時候,在村裡隻要見到螞蚱,我們就會默默的鼓掌。
小時候,會這麼玩的,我們都很有成就感,感覺自己好像掌握了一項技能一樣,有時候還會向不懂的孩子來炫耀一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