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冷水魚年産量

冷水魚年産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4:46:28

當前生産形勢

冷水魚年産量(冷水魚産業發展形勢及前景)1

1.1 養殖區域及養殖模式

1.1.1 冷水魚養殖區域 冷水魚主産區在河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燕山山區。

1.1.2 現有養殖模式 主要有淡水工廠化和淡水池塘。

1.2 養殖規模及變動情況

河北省冷水魚養殖起步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目前總産量近萬噸。

冷水魚年産量(冷水魚産業發展形勢及前景)2

2015年河北省冷水魚養殖面積約80萬m2,總産量7 559t;2016年“7.19”特大洪災冷水魚養殖受災嚴重,産量下降;2017年冷水魚養殖面積約80.146 5萬m2,總産量達9 977t(見表1),完成災後生産恢複。

1.3 銷售渠道及市場形勢

河北冷水魚養殖産品主要以鮮活魚形式直接上市,銷售渠道主要是批發市場、休閑漁業和零售。2018年市場需求保持平穩,但由于國家對養殖尾水排放的管控加強,北京、山西等周邊地區一些冷水魚企業位于禁養或限養區,冷水魚養殖量下降明顯,緻使河北冷水魚市場價格走高。河北冷水魚商标有“滿鑫”、“龍門泉”,是河北省名牌産品。

1.4 第一産業發展情況

如表2所示,河北現有大規模冷水魚養殖企業8家,占養殖總産量的12%。

冷水魚年産量(冷水魚産業發展形勢及前景)3

表2 河北省冷水魚大規模養殖企業

保定市涞源縣昌源魚場是河北省虹鳟魚省級良種場,近年來在河北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淡水養殖創新團隊幫助下,對冷水魚親本進行了更新,苗種繁育技術全面提升,目前年産鲑鳟魚發眼卵近千萬粒,苗種200萬尾,特别是細鱗鲑、哲羅鲑苗種的規模化繁育技術取得突破,已成為河北省鲑鳟魚繁育基地。

涿州市高英宇隆水産養殖有限公司是河北唯一的鲟魚繁育和養殖企業,現有親魚及後備親魚2 000尾,鲟魚年産量300t左右,經營狀況良好,養殖尾水循環利用率為70%~90%,正不斷擴大鲟魚苗種繁育規模,努力早日建成河北省鲟魚繁育基地。

1.5 二、三産業發展情況

以加工為主的第二産業發展滞後,河北省現階段還沒有冷水魚水産品加工企業,需盡快研發冷水魚水産品加工工藝,創立河北省冷水魚加工企業。

以休閑漁業為主的第三産業起步較晚,河北目前有6家較大的冷水魚休閑漁業企業:承德市塞上泉冷水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邯鄲市鲟鲵科技有限公司、張家口涿鹿縣豐達水産養殖有限公司、河北邢台格桑山農業開發公司月亮灣漁場、邢台沙河市澤豐生态園、承德平泉市柳溪鎮冷水魚養殖場。這些企業多以養殖為基礎,但休閑漁業發展很快,經營狀況良好。其中承德市塞上泉冷水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餐飲企業,他們采取企業 農戶的形式來保證冷水魚供貨來源。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河北的冷水魚休閑漁業正進一步擴大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快速發展。

近年來養殖病害情況

2.1 調查内容

針對全省冷水魚主要養殖品種(虹鳟魚、鲟魚)病害進行調查監測。調查内容有病害種類、發病原因、發病率、死亡率、經濟損失及防控情況等。

2.2 調查方法

調查方法采用定點監測和現場調查兩種。定點監測主要依托河北省水産養殖病害監測系統,涵蓋11個市52個縣區,覆蓋冷水魚主要養殖品種(鳟、鲟)與模式(工廠化養殖、池塘養殖模式),由各市縣場病害測報員根據養殖動物行為、養殖環境和臨床症狀進行定點監測。現場調查是在以上範圍内,兼顧不同養殖種類和養殖模式,進行場采樣、座談調查,現場調查主要發病品種進行抽測。

專項調查隻有農業部虹鳟魚造血性器官壞死病IHN調查,在每年的3月份(水溫3~10℃)檢測40個虹鳟魚樣品。

2.3 調查結果

2.3.1 虹鳟魚IHN 專項監測結果 如表3所示,2016年IHN陽性率最高,達到12.2

2.3.2 虹鳟魚、鲟魚病害監測結果 如表4、表5所示。

監測結果顯示,虹鳟魚病害經濟損失遠遠大于鲟魚。近年來,鲟魚鍊球菌病逐漸增多。

表4 河北省曆年虹鳟魚病害測報情況表

冷水魚年産量(冷水魚産業發展形勢及前景)4

表5 河北省曆年鲟魚病害測報情況表

冷水魚年産量(冷水魚産業發展形勢及前景)5

注:1、發病率:發病面積比例;

2、死亡率:發病面積内的死亡率;

3、經濟損失:測報區的經濟損失;

4、加權損失:根據測報區的經濟損失及測報區占該品種全省養殖面積的比例,加權後估算出全省該品種的經濟損失;

5、未在測報區内有鲟魚海豚鍊球菌病1例(保定唐縣西大洋)。

2.4 病害預警預報

主要依托河北省水産養殖病害防治監測總站開展冷水魚病害調查和預警預報工作,同時依托省市縣各級水産技術推廣站及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淡水養殖創新團隊開展冷水魚病害防治工作。

新品種引進、重點技術研發、養殖模式推廣

3.1 良種引進

先後引進了硬頭鳟、三倍體硬頭鳟、黑龍江所選育虹鳟、日本金鳟、美國金鳟等冷水魚養殖良種,并開展了養殖對比試驗。試驗結果顯示,三倍體硬頭鳟生長最快,然後是黑龍江所選育虹鳟、硬頭鳟、美國金鳟、普通虹鳟,日本金鳟最慢。試驗證明,三倍體硬頭鳟、硬頭鳟、黑龍江所選育虹鳟有一定抗病能力。通過虹鳟多品種養殖試驗示範,達到了虹鳟良種推廣的目的。

3.2 研發的重點技術

3.2.1 冷水魚名優品種産業開發 開展冷水魚名優品種(細鱗鲑、哲羅鲑、青海湖裸鯉等)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研發,擴大冷水魚良種生産規模。其中細鱗鲑生殖生長調控及産業化開發技術進一步完善,掌握了親魚培育、人工催産、人工孵化、苗種培育、病害防治等技術,年生産細鱗鲑、哲羅鲑、青海湖裸鯉等冷水魚名優品種3~5cm 苗種50萬尾以上,實現了苗種規模化生産。同時擴大養殖規模,在保定、張家口、石家莊、邯鄲、承德進行了推廣養殖,面積達到1萬m2,産量可達50t。細鱗鲑商品魚實現可追溯上市。

3.2.2 開展虹鳟抗病品種選育 開展虹鳟抗病品種雜交選育,先後開展了虹鳟(♀)與七彩鲑(♂)、虹鳟(♀)與哲羅鲑(♂)、虹鳟(♀)與細鱗鲑(♂)的雜交選育,獲得虹鳟(♀)與七彩鲑(♂)雜交抗病品種發眼卵150萬粒,2~3cm苗種55萬尾,并在石家莊、邯鄲及保定進行了養殖試驗示範,試驗結果顯示雜交虹鳟較普通虹鳟生長快5.6%,抗病力強,尤其是具抗IHN優勢。

3.3 推廣鲟魚節水高效養殖模式

推廣鲟魚日光棚、微流水、底增氧高效養殖模式。鲟魚日光棚養殖通過采取底部納米管增氧、中上部水車增氧機增氧、瞬間大水流排污等措施,在養殖用水日交換量15%以下時,保證溶氧不低于6.5mg/L,鲟魚攝食旺盛,鲟魚飼料系數控制在1.25以下,水溫提高2~3℃,養殖期每年延長1~2個月。

産業瓶頸及對策

冷水魚養殖是淨水魚養殖,目前制約河北省冷水魚産業發展的兩大關鍵問題,一是環境問題,二是效益問題。

4.1 環境問題及對策

河北的冷水魚養殖多采用集約化、開放式流水設施養殖模式,水資源量耗費較大。同時,飼料的使用勢必造成養殖水體富營養化,未經處理的養殖尾水會破壞周邊水生态環境。2016年國家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修正本)》,國家對水環境治理上升到法律層面。近幾年北京對冷水魚養殖采取了嚴格的管控措施,2018年更是要求養殖尾水必須達到《GB 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标準》二、三類水質标準。京津冀一體化正在推進當中,河北是京津的水源地及備用水源地,河北的冷水魚養殖如果不采取達标排放及水資源循環利用措施,産業将無法生存。

冷水魚養殖污染主要是糞便、殘餌及尾水中的氮磷。河北現行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為:沉澱→生物消減→排放(或循環利用)。其缺點為:沉澱後不進行固液分離;生物消減隻是利用栽種的水生植物吸收一部分氮、磷,氮、磷消減效果差強人意;生物消減後在溫度可控範圍内直接用于循環水養殖,沒有水質改善環節,使養殖的冷水魚抗逆性差。

目前河北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淡水養殖創新團隊正在開展“冷水魚養殖尾水達标排放和循環利用實用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的示範及推廣,協助冷水魚養殖重點企業制定方案、落實措施,到2020年完成技術的示範及推廣,使河北的冷水魚産業盡快由資源耗費型向綠色生态養殖轉變。

4.2 效益問題及對策

近年來冷水魚養殖主要品種(鲟魚、虹鳟魚)經濟效益低(利潤在5元/kg左右)、病害頻發,養殖風險較高。目前,河北的細鱗鲑、哲羅鲑、青海湖裸鯉等冷水魚名優品種苗種繁育技術日趨成熟,苗種規模化生産已經成為河北冷水魚産業發展優勢。冷水魚名優品種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是養殖和增殖放流的重要對象。開展冷水魚名優品種規模化繁育、養殖及産業化開發,逐漸實現冷水魚名優品種全産業鍊開發,是調整河北省冷水魚養殖品種結構,提高冷水魚良種覆蓋率和養殖效益的有效手段。

産業發展前景

河北省西北部山區是冷水魚主産區,也是生态環境較敏感地區。目前,國家正積極推進漁業減量提質增效,特别是全面開展水産養殖污染治理,推進漁業綠色發展,不僅要保護水環境,還要加快漁業轉型升級步伐。

5.1 冷水魚産業發展方向:綠色發展

從資源粗放利用型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從單純數量增長到數量、質量并重發展,從單一養殖到養殖、增殖、休閑、觀光,實現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重點構建與水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生産布局。以綠色生态為導向,以不破壞自然環境為前提優化空間布局,提高發展質量。在生産布局上,對飲用水水源地、自然保護區等重要生态保護或公共安全“紅線”“黃線”區域,要禁止或限制養殖;對山區水庫等公共自然水域,下大力氣清理取締非法養殖,抓好冷水魚網箱網圍治理,确保漁業規範發展;對可以做到達标排放的大養殖企業進行重點扶持。綠色興漁,就是促進生産方式轉型升級,予養殖以綠色,還自然以生态,全面提高綠色優質水産品供給能力,與休閑漁業結合,實現提質增效。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居民收入持續逐步增長及全域旅遊等經濟發展基礎為休閑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增量市場,為豐富百姓生活内容提升生活品質創造了條件;農業部相關的政策為休閑漁業的發展正在創造更大的空間;多業态融合與創新發展的趨勢為休閑漁業 旅遊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發展休閑漁業,不僅可以解決漁業産業結構性調整、産業轉型等問題,而且還能成為有些地區的經濟增長亮點,成為區域經濟新的産業體系,成為解決漁民轉産轉業的抓手,成為富裕漁民的新途徑新辦法。

5.2 冷水魚産業發展趨勢:循環水生态養殖

中國現代漁業已經進入轉型升級階段,2016年農業部出台《關于加快推進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指導意見》,推進生态、健康、可持續養殖理念。

循環水生态養殖模式:是指複合人工濕地 循環水養殖的生态環保養殖技術模式。重點任務是綠色健康冷水魚養殖模式的構建。目前冷水魚養殖總體上仍處于粗放狀态,養殖生産的可控性差,生産效率低、設施基礎落後、缺少針對性的先進模式的引進,需要對應綠色化發展的要求,圍繞現代漁業“減量增收、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轉變需求,實現“以模式構建為核心,集成相關技術,構建良種、良法、良餌、良機為核心的模式化生産系統”的重點任務。

因此,開展“冷水魚養殖尾水達标排放及循環利用技術”的推廣關系到河北省冷水魚産業的存亡,是産業由資源耗費型向綠色生态養殖轉變的唯一途徑,實施後将使冷水魚養殖尾水達到達标排放及循環利用。同時,“冷水魚名優品種全産業鍊開發技術”的推廣不僅對河北省冷水魚資源保護、增殖放流意義重大,而且将突破目前冷水魚養殖效益低的瓶頸,還能充分發揮河北冷水魚名優品種規模化繁育技術優勢,确立本省在全國冷水魚養殖方面的産業特色,實現河北省冷水魚産業可持續發展。作者:陳力,李全振,蔡靈,王旭旭,耿俊林,闫保國,張耀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