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從法律的意義上來講,我是高金國,高金國就是我。
可一搜就知道,全國叫“高金國”的有七八百。“高金國”就是我嗎?顯然不是,它隻是一個代号,如果小時候取名“高銀國”“高銅國”,也得認啊。
我家小狗,名叫“石榴”。和多數寵物一樣,一開始——即便它到了能聽懂人話的程度,它也不知道自己就是“石榴”。隻有一遍一遍地訓練,一遍一遍地叫,它形成條件反射,把自己和“石榴”這個代号結合起來,逐漸認同自己就是“石榴”,“取名”才算成功。
取名成功之後,你就進入了“物我同一”的境界,比如我認為高金國就是我,别人一叫,絲毫不用思考,就做出反應。
這個過程,叫做“自我認同”。
産生自我認同的,顯然不僅僅是名字,幾乎所有你刻在心底的代号,都會讓你産生自我認同。
最典型的,比如差生、優等生,聰明孩子、笨孩子,爛人、天才,等等。
你每天在孩子面前喊這些代号,事實上就是在讓孩子接受對這一代号的自我認同。
你天天說孩子笨,天長日久,孩子會認定自己就是一個笨人,不可能産生任何聰明的想法。
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最喜歡摻和,看你洗碗,他也想幫你;看你拖地,他也去拿拖把。為什麼上了小學、初中,孩子們就再也不幹了呢?
因為兩三歲、三四歲的時候,你一直在說:
“你别動,會把碗摔碎!”
“你别拖,隻會越拖越髒!”
在這種事情上形成自我認同,比名字更簡單,因為父母說的是實情,他确實很容易摔碎碗,有時候拖地越拖越髒。
用不了幾次,他便會認同這一點:我真的幹不了家務。
等他的身高、力量足以支撐他幹這些家務的時候,他已經形成了“習得性無助”。
大象小的時候,被栓在木樁上,無法掙脫,嘗試幾次之後,它就不再掙脫了。等它長大,力氣已經可以輕松掙脫木樁,它也不再嘗試了。
這就叫“習得性無助”。
孩子最容易介入家務的年齡段,就是兩三歲的時候。别怕他摔幾個盤子,那都是人生必須經曆的事情。你禁止他摔盤子,他就會永遠避免摔盤子——不是通過提升能力避免,而是通過不做家務來避免。
習得性無助,加上對幹不了家務的自我認同,會形成強大的心理慣性。忽然有一天,你讓他幹家務、學家務,他能不抵觸嗎?
與之相反,正面的自我認同,則會對孩子的成長産生強大的助推力。
國外有一所學校,某天忽然來了一批所謂的“著名教育專家”。這批專家給一個班的學生“相了相面”,拿過成績單,簡單地看了看,然後在花名冊上開始打勾。
專家告訴老師,凡是他們勾出來的學生,都是聰明、有潛力,而且在數學等學科方面可以獲得成功的孩子。
然後,專家們拍拍屁股走了。
幾年之後,這個班的老師驚訝地發現——專家“相面”還真的挺準,他們勾出來的學生,成績确實要比其他孩子高一大截!
而事實是,這隻是一次實驗,專家對學生根本不了解,純屬亂勾亂畫。
為什麼他們的成績反倒較好呢?原因就是“自我認同”。
得到專家的肯定,孩子們内心有了自信——或者一開始,他們自己也是持懷疑态度的,但這種認可讓他們對“我不行”的執念産生了質疑,開始懷疑“我是不是也可以行”,進而在學習态度上有了改變。
無論先天素質如何,一個孩子,隻要在态度上有了轉變,他的表現乃至成績,都很容易提升。
即便是最微小的提升,也會強化他的自我認同——看來專家說的是對的,至少我是有潛力的。
這種自我認同的強化,會形成新的助推力,讓他進一步端正态度、更加努力。
專家的魔法,就是啟動了一個良性循環的機關,讓一切開始向着好的方向發展,即便前途艱難。
而很多家長做的,是啟動了惡性循環的機關,從否定孩子開啟第一步,逐步強化孩子對負面标簽的自我認同,自我認同導緻其能力下降、信心不足,成績更差、能力更弱——而這,又反過來驗證了家長的話,“媽媽說的沒錯,我果然很笨!再努力也不可能及格!”
問題在哪裡呢?第一步就走錯了,然後,步步錯。
今天是母親節。母親是家庭的核心。一個男人走得再遠、地方再繁華,也會把有母親、有妻子的地方當成家。
女性,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家庭教育千難萬難,記住一點就不難:讓孩子形成良性的自我認同。
告訴他:你是個勇敢的孩子。将來會有很多人靠你吃飯的。隻要用心,再難的題都不在話下。
最好,你能像當年寫那篇題為《我的父親/母親》的作文一樣,寫一篇《我的好女兒/兒子》,把孩子的優點、優勢、潛力一一寫下來,每天對着孩子絮叨。
即便你不會表揚,整天說孩子聰明、是天才,在經曆了自我懷疑、自我否定之後,在某些恰當的時機,孩子也會産生自我認同:
老媽總是肉麻地吹捧我是數學天才,我還不信,不過,既然這麼難的題我都能解開,看來老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高金國,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曆史(12冊)》《少年讀史記故事(3冊)》《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6冊。
壹點号高了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