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大學語文的概念

大學語文的概念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54:27

大學語文的概念?《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節目的走紅,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為什麼這些節目大受歡迎,而大學語文課卻備受冷落?,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大學語文的概念?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大學語文的概念(大學語文受冷落不是)1

大學語文的概念

《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節目的走紅,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為什麼這些節目大受歡迎,而大學語文課卻備受冷落?

針對國内高校大學語文課越來越邊緣化的情況,教育部多次重申要重視大學語文課。許多高校紛紛行動,但無論是将其設立為本科生的必修課,還是一些大學老師将其作為教育科研的大課題,不可否認,在如今的大學課堂裡,大學語文課依然處于邊緣地帶。

其實,大學語文的受冷落,可能還得追溯到大學之前的中學語文時代。僵化的教學方法、一元化的答案标準,讓作文和閱讀理解都成了現代版的“八股文”。2016年,廈門一份初三語文試卷引用90後作家王璐琪的作品《那時候有多美》。考試結束後,大批學生湧向王璐琪的微博“求正解”。“麥草的清香到底有哪兩層含義?”“你寫文章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學生輪番追問,“逼”得王璐琪大呼:“不知道,求放過。”

原作者無法解釋作品“中心思想”的尴尬局面屢屢發生,提醒我們反思:中學語文到底在教學生什麼?唯一正确的“标準答案”是否能讓年輕人感受到中文的美好?長期以來刻闆的中學語文教育,就像一個拙劣的大廚把一份好食材做得難以下咽,但學生們卻又不得不硬吞下去。經過數年的訓練,學生們難免會形成思維定式:語文課不好玩、沒意思。

如果僅僅是不感興趣,大學語文還不至于淪落到備受冷落的境地。長期以來,語文還頂着“沒用”的鍋。中文誰不會啊?一出生就開始學了啊,我現在說得可溜了,還需要再學大學語文?與此相似,中文系的學生也一直被好奇:你們都學些什麼啊?

其實,語文大體上分語言和文學兩個方向,分别代表了語文的人文屬性和應用屬性。從人文屬性來說,語文首先應該幫助學生感受到母語的美好和精妙。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藝術想象能力和思維表達能力;更進一步地,通過文學表達出的思想、觀念和情感,進入民族的靈魂深處,感受本民族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特質。

從應用屬性來說,語文當然應該教會學生說話和寫字(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不要以為因為漢語是母語、所以語文表達就不是問題了。事實上,近年來很多公司都抱怨:招到一個能流暢、準确表達的大學生實在太難了——說話和寫作遠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喬姆斯基說:“語言的能力是人的思維的基本能力。”通過語文學習,可以理清邏輯,學會公共說理的基本素養。這些,都是一個現代人非常重要的能力。

但是,當學生身處巨大的階梯教室,老師連後排學生的臉都看不清時,語文還怎麼傳情達意?當一學期的大學語文課匆匆而過,老師用跟中學類似的方式一張考卷定分數,語文又怎樣能充分展現自己的魅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與之相對的是大學裡的英文教育,課時遠遠多于大學語文,而且大多是小班教學,學生的學習熱情就大得多。

所以,大學語文課不受歡迎,不要把鍋甩到“語文”身上去,實在是我們沒有好好地對待這門課啊。《中國詩詞大會》等語言文化類節目的意外走紅,也再次提醒:我們對于母語的愛,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熱烈很多。隻要改變機械化的教育方法,真正重視起這門課來,大學語文完全可以魅力四射,并且發揮更大的作用。(作者土土絨,系媒體評論員)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24日第2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