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能使鬼推磨,偷天換日也未嘗不可
最近熱播的唐風劇《風起洛陽》,引起不少熱議。
有人說場景漂亮,有人說COPY日式建築;
有人說演員不拉垮,有人說換别人更好;
有人說劇情在線,有人說不如馬伯庸其它作品……
總體來說就是看的人多,衆說紛纭。
熱切讨論之後,大多觀點沒了下文,畢竟每個人對美醜都有定論,現有演員無論合不合适都創造出這樣一部高熱度作品。
連說copy日式建築的B站up主,也不太能站得住腳。
因為日本的古建築都是仿唐代風格建造的,當時日本是唐朝附屬國,參觀完直接就回去建了。
但劇中确實有一處劇情錯誤,令人十分費解。
在第14集中,柳七娘離家出走,百裡弘毅發現梳妝桌上有個空盒子,便問丫鬟雲芝這盒裡原來裝的是什麼?
雲芝說:這盒子裡原本是兩片魚膠,七娘每日都要用魚膠貼面靥。
随後雲芝去看另外一個盒子,發現放在另一處的兩張面靥紙也不見了。
百裡弘毅問:她每日都會敷嗎?
雲芝說:尋常面靥紙七娘瞧不上,那兩張是宮裡畫師畫的,很是難得。
這段對話有一些不太對勁。
唐代的面靥,是指唐代女子畫在酒窩處的妝。
可以用筆直接畫,也可以用金箔等材料制成花樣,再用魚膠貼在臉上。
魚膠是用魚泡制作的膠,貼東西很牢固,用熱水就可以溶解,所以唐代女子用魚膠貼面靥,也很容易卸妝。
所以雲芝在發現魚膠不見了,馬上就去查看放面靥紙的盒子,因為她知道這兩樣是配套用的。
根據雲芝的台詞,她是知道面靥是什麼東西的。但飾演百裡弘毅的王一博和飾演柳然的宋轶卻不知道。
宋轶在後采中說‘柳然離家出走還帶了面膜’。
在另一段王一博和導演走戲的花絮裡,王一博對導演說:他看到面膜沒了,稍稍放一點心,應該是離家出走不是被綁走了。情緒這樣變化行不行?
顯然王一博和宋轶都認為面靥就是面膜,而導演聽完王一博的話以後,點點頭認同了他,并沒有指出他的認知錯誤。
難怪王一博的台詞是:她每日都要敷嗎?
别人說面靥是貼,百裡弘毅的台詞卻是敷……
王一博和宋轶應該是都被劇組告知面靥就是面膜,台詞也被改過。
相比之下丫鬟雲芝的台詞才是原版,也暴露出他倆的劇本不對。
有些看過預告的觀衆,也先入為主以為柳然帶走的是面膜。
劇組之所以這樣,大概是因為某泥面膜是該劇的廣告商。
在前幾集中,就有郡主等人去胭脂鋪買某泥的畫面,可能柳然離家出走也是一處安排。
就是有點過于生硬了些,主演台詞不改,隻偷換了概念。
這集播出以後,有不少古風愛好者和博主對面靥提出了科普。希望更多的人不要誤解。
不過《風起洛陽》的總體制作還是不錯的,超40000平實景搭建,各5000餘套飾品和服飾。
聯坊的一個水晶佛頭就用了2400根鋼絲建造,曆時三個月,錯一根都不成佛。
精美的場景讓拍攝更自由,劇中多角度運鏡無一處不美。
但也不乏火眼金睛的觀衆一邊看劇一邊找穿幫鏡頭。
比如在第一集的20:19分,一個大遠景鏡頭裡,不知誰府上的大柳樹下停了一輛五菱宏光。
在同一段戲裡,宋茜的簪子一會兒向左别,一會兒向右别。
在王一博一個背影鏡頭裡,從後面都能看出來他笑場了。
這個臉真是太有膘兒了。
不得不說大家的眼神真是太好了,但總體來說《風起洛陽》的制作還是可見用心的。
唯獨面靥這事兒植入得有點因小失大。
宋轶殺青這麼久還以為面靥就是面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