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常州日報-常州網】
10月12日下午,常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奮進新常州 建功新時代”人民生活專場新聞發布會,解讀十年來常州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不斷增強民生福祉領域取得的顯著成效。
市民政局和市人社局介紹了常州十年來民政事業發展和就業保障主要成果。市文明辦、市公安局和市場監管局就常州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守護百姓平安、食品安全監管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寫好“民生答卷”,擦亮幸福底色
十年來,常州全面建立了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社會救助體系,确保困難群衆應保盡保、應救盡救。目前,全市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8131戶11115人,最低生活保障标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較2012年增長141.78%;特困供養、孤兒養育等困難群體保障标準居全省前列。
常州積極推進社會救助制度與扶貧政策的有效銜接,全市3.41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中,有1.62萬通過低保、特困供養等社會救助保障實現兜底脫貧。集中認定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2093戶4486人,十年來實施臨時救助6.55萬人次;建成26個兒童“關愛之家”,實施貧困家庭殘疾兒童“養護康”一體化服務。
常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系統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常有頤養”服務體系。目前,全市共建成養老機構120家,養老機構床位2.5萬餘張,機構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達到68%;建有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956個,居家援助服務惠及15.8萬老年人;建成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13個,為8300餘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穩就業保民生,增進民生福祉
就業和社會保障,是群衆心頭的兩件大事。十年來,市人社局積極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市就業形勢穩中有進;織密織牢社保網絡,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健全,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十年來,常州城鎮新增就業累計完成134.77萬人,平均每年新增12萬人以上;高校畢業生年末總體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比重提高到81.26%,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低位運行。
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技能勞動者、高技能人才規模不斷擴大。十年來,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26萬人。
就業質量持續提升。實施全民創業工程,廣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培訓。十年來,建設市級以上創業基地62家,落實各項創業扶持資金超1.4億元,支持成功自主創業17.72萬人,創業帶動就業71.99萬人。
社保制度持續完善。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參保範圍持續擴大。到今年8月底,全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在職參保人數達179.5萬人,較2012年底(109.33萬人)增長64.18%;失業保險在職參保人數達 150.23 萬人,較2012年底(99.62萬人)增長50.8 %。工傷保險在職參保人數達202.06萬人,較2012年底(100.91萬人)實現翻番。
争創“文明典範”,共享文明之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國文明典範城市争創工作,多年來,常州在全國、全省的曆次測評中,排名始終保持前列。
堅持德法相濟,社會治理“軟倡導”和“硬規矩”相得益彰。常州連續13年深化道德講堂建設,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走向自覺、走在實處、走出新路。
廣泛選樹道德典型,8人獲評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33人獲評省級道德模範及提名獎,中國好人107人,全國“最美人物”8人。
推進志願服務工作,全市建有5782支志願隊伍,共計122萬餘名志願者,服務總時長2075萬小時,6年來獲17項全國“四個100”優秀志願服務獎項,數量居全國地級市第一。
近年來,常州建成4個全國文明鎮、18個全國文明村和14個美麗鄉村示範點,創成4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5個省特色田園鄉村。
築牢安全防線,守護百姓平安
近年來,常州公安全面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心全意做好保民安、護民利、惠民生、聚民力等各項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市違法犯罪總警情數和刑事案件發案數持續下降,公衆安全感、滿意度保持全省前列。常州連續四屆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榮獲“平安中國建設示範市”稱号,是全省唯一連續三次捧得“長安杯”的城市。
2022年,市公安局把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确立為“一号工程”,着力打造有韌性的智能防控“生命體”,形成疏密結合、智能與傳統互補的立體化感知天網,防範化解城市運行、公共安全、社會治安風險的“堤壩”得以進一步築牢。
常州公安聚焦“快偵多破、高質打處”目标,堅持專業打職業、團隊打團夥、創新赢主動,全面打造高效融合的專業打擊體系。升級“智慧反詐平台”,預警勸阻71.6萬人次,同比上升115.5%,全市電詐警情數、損失數同比分别下降11.5%、10.7%。
守護“舌尖安全”,呵護百姓健康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加強風險防控,強化監管執法,不斷優化食品安全環境。
按照統一準入制度、統一快檢室建設和統一經營信息公示“三統一”要求,常州建成“安心菜場”109家。
探索餐飲質量安全管理“陽光餐飲”常州模式。常州全面推行“互聯網 明廚亮竈”,公開後廚加工過程,“陽光餐飲”單位穩定在2萬家左右,約占餐飲單位總量的50%,絕對數量和占比均居全省首位。
強化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常州成立全省首個“外賣送餐行業黨委”,網絡餐飲單位實施“陽光餐飲”4300餘家;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100%建成“陽光食堂”“陽光餐飲”,優秀等級比例90%以上。(呂洪濤)
本文來自【常州日報-常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