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生産管理需要控制哪些指标

生産管理需要控制哪些指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20:56:35

本文是關于企業卓越運營管理各模塊管理方法中關于生産管理的第七篇推文,共計3555字,需要用時大約1.5分鐘,希望你能喜歡!


1. 生産性定義

生産性一次常見于日本企業。在我國國家标準中,僅有國家軍用标準中進行了定義,航空工業總公司1998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軍用标準《生産性分析》GJB 3363-1998中對生産性分析的定義是:在滿足性能和生産率要求的前提下,對備選的設計、材料、工藝和制造技術方案進行比較,以确定最經濟地生産該産品用的制造工藝和材料。對于其它企業方面的管理标準中尚未有嚴格的定義。

從國家軍用标準的定義就可以看出,生産性分析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選擇經濟高效的生産工藝和材料。因此,很多企業将生産性分析引入到了生産企業管理分析當中,稱為“企業經營的生産性分析”,由于生産要素通常包括勞動力、勞動手段、勞動對象和資金等方面,故認為生産性分析是對企業勞動生産率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是企業經營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生産方針分析、生産現狀分析、生産計劃和工序管理分析,以及産品開發分析等内容[1]。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定義:

生産性:為了完成一定的産品而投入的經營資源的多少。有時也稱之為生産力。

生産性改善:就是通過通過整體的生産性向上活動推進,達到充分利用有限的經營資源,總原價低減的活動。

2. 生産性計算公式

從生産性定義就可以看出,生産性就是産出除以投入的資源,用公式表示就是:

生産性=産出/投入

講到投入,那麼企業在生産過程中投入的内容比較多,最主要的可以分為我們常說的人員、設備、材料、資金、能源等等,所以生産性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其各自的計算公式分别如下:

人員勞動生産性=産出/人員勞動投入量

設 備 生 産 性=産出/設備生産投入量

材 料 生 産 性=産出/材料投入量

資 金 生 産 性=産出/資金投入量

能 源 生 産 性=産出/能源消耗量

企業在管理中可以根據需要研究内容不同,選擇不同的生産性計算公式。

在計算人員勞動生産性時,由于産出及投入量太過籠統,所以人們又引入了一個生産能率的概念,用來衡量人員勞動生産性。

生産能率——即現場稼動情況(可動率、不良率)及改善成果以[工數]進行把握,以基準時間為基礎來評價生産性的狀況。

所以勞動生産性=産出/人員勞動投入量

≈生産能率

=純作業時間/總作業時間

=(基準時間×合格數)/總作業時間

3. 生産性分析及改善的意義及必要性

大家都知道,企業存在最大的目的就是要獲取最大的利潤。然而利潤等于售價減去成本,可售價是由市場決定的,并不是企業想要賣多少就能賣多少,因此,要想獲得更多的利潤,就必須要将成本做到最低。這點大家都有共識,無用贅述。

前文講述了生産效率管理及生産效率改善,這也是成本遞減活動。那麼有了生産效率改善為什麼還要進行生産性分析及改善?一方面,生産效率分析及改善僅為生産性分析中的一種,也就是勞動生産性分析和改善。另一方面, 生産效率分析改善是從結果入手進行分析和改善,而生産性分析和改善可以直接從資源投入方面入手進行控制,屬于過程分析和控制措施。大家都知道,有好的結果未必有好的過程,但有好的過程,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因此生産性分析和改善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再者,多一些分析方法,各企業的選擇性會更多,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改善,問題發現和改善就會更徹底。

4.生産性管控措施

前文講過,有好的結果未必有好的過程,但有好的過程,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因此,要想管理好生産性,那麼我們仍然要從過程管控進行着手。

在生産性管控時,可以建立如圖5-24所示的生産性作業标準書,每日根據标準書進行各崗位管控,定期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再制定相應的改善措施進行改善。

生産管理需要控制哪些指标(生産性提升方法及内容)1

這種方法從工序作業人員、設備作業時間、人員作業時間、切替換型時間、在制品數量等各個方面制定了相應的标準,讓員工及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有據可依,有标準可管控,讓問題容易暴露、一目了然的就可以知道那些地方存在問題,讓管理變得簡單、明了,真正做到了問題可視化。

5. 生産性改善方法

(1) 生産性改善活動着眼點:

從前文所述生産性的定義及内容可以看出,生産性的提升是一個綜合的管理問題,需要企業生産管理各個方面進行相應的改善,其具體涉及方面及改善内容如圖5-24所示。

生産管理需要控制哪些指标(生産性提升方法及内容)2

(2) 生産性改善推進要點:

a) 作業标準化:以作業标準書為基礎,任何人,任何時候都按照同一方法進行作業,減少生産過程中的波動,安定化生産。

标準作業是生産效率、成本、品質及安全的保證。隻有嚴格按照作業标準進行作業,所有工作結果才是可控的。所以作業标準化的目的就是通過标準作業的貫徹與改訂達到生産效率化、省人化,同時也是品質、安全地提高與保證。

作業标準化的方法,如圖5-25所示,需要先制定出作業标準書,并給員工進行培訓,使員工完全理解并掌握作業标準書的内容,然後讓員工在作業過程中按照作業标準進行作業。每天作業完成後對作業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再對現場作業進行觀察,找出問題點後對标準書進行修訂,然後再投入使用。在這過程中,管理人員還需要不斷地對标準書的遵守程度進行确認、評價,以确保作業标準書能夠完全貫徹。

生産管理需要控制哪些指标(生産性提升方法及内容)3

在這一過程中,各級人員的職責及要求分别如下:

工作内容

頻率

作業人員

按照作業标準進行作業,并進行數據統計

每日/每項作業

主管

作業觀察,确保作業人員能夠完全按照作業标準進行作業;通過作業觀察,修訂并優化作業标準書

每日

部門長

定期檢驗現場作業标準書的執行狀況,确保作業标準體系運行正常(作業人員按作業标準作業,主管監督檢查确認)

每月

a) 産品加工點管理:通過各加工點及關鍵質量要求點的管理,提升産品一次性合格率,減少産品不良損失。産品加工點的管理要結合标準作業進行。在制定作業指導書時,要對各加工點及質量管控點進行嚴格要求;作業人員在作業時,要按照作業标準書中的内容進行嚴格執行。

如圖5-26所示,某公司在某産品的加工作業标準書中,不僅詳細規定了各加工點的質量要求、檢查所使用的量具、檢查方法,還詳細規定了檢查頻率、記錄頻率等。有了這樣的标準,作業人員才能夠在作業過程中,根據這些要求,選擇合适的加工工藝進行加工,加工完成後,再根據标準書中的規定,對其進行測量和記錄。隻要能嚴格按照這樣的作業方式進行作業,産品的質量才能夠得到保證,這樣的加工點管理就比較完整。

a) TPM活動開展:積極開展TPM活動,提升設備穩定性。

TPM是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縮寫,是全員生産性保全管理活動的縮寫。

企業生産過程簡單點來說,就是通過設備将資源轉換成客戶想要的産品。設備管理不好,則生産效率、生産成本、産品質量、安全等都将得不到控制。并且随着社會的發展,設備自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對設備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所以,設備在整個生産過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因此,管理上,我們必須加強對設備管理的重視。

TPM活動簡單點來說就是要通過不同層級人員,對設備進行不同的側重點管理,最後形成一套防止設備發生故障的方法。具體内容将在設備管理篇中詳細說明,這裡就不再贅述。

b) 人才教育培訓開展:不斷對人員進行教育培訓,提升人員作業技能、管理技能,提升人員的安定化。通過技能提升,提升生産過程穩定性,同時,通過持續不斷的教育培訓,形成企業文化,使員工有歸屬感,減少因人員流失造成的損失。

6. 生産性評價

有管理沒評價,管理的效果就難以體現。同理,既然要對生産性進行管理,就需要對生産性進行評價。

生産性評價時,需要工作人員每日進行生産性數據統計,然後根據統計結果進行評價。

生産性數據統計時,可以建立如圖5-27所示生産日報,在生産日報中将生産能率數據統計、計算加入進去,也可在公司現有生産日報上加入生産能率數據統計。

生産管理需要控制哪些指标(生産性提升方法及内容)4

生産性評價公式如下:

生産性評價=(實際生産能率/基準生産能率-1)×100%

生産性評價結果可根據公司管理狀況,設置相應的獎懲機制,以督促各級管理人員更好地對生産性進行管理和改善。


[1] 企業經營的生産性分析(上) .知網空間


未完,待續……

持續為大家講解更多制造業管理相關内容……

歡迎點贊、評論、分享!

如果你想長期觀看,動動手指,點擊 關注,後續不迷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