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培育壯大新動能激發創新驅動力

培育壯大新動能激發創新驅動力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6 04:50:16

培育壯大新動能激發創新驅動力?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湧現 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23位,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培育壯大新動能激發創新驅動力?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培育壯大新動能激發創新驅動力(第一動力持續發力)1

培育壯大新動能激發創新驅動力

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湧現 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23位

第一動力持續發力 創新引擎動能強勁

“悟空号”“墨子号”“奮鬥者号”等先進科學裝置上天入海、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等一批“國之重器”建成投用……十年間,一項項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湧現,振奮人心。

2012年至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平均增速為15.9%;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産業規模居世界第一……前沿技術應用催生衆多新産業,創新發展新動能,增強發展信心。

根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布的最新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成為全球創新版圖中日益重要的一極。

……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赢得未來。

十年來,創新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展望未來,創新驅動發展的大潮将更加激蕩,為未來積蓄更加強勁而持久的動能。

非凡十年科技創新碩果累累

萬裡晴空碧如洗,一飛沖天上九霄。2022年7月24日,搭載中國空間站首個科學實驗艙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号B遙三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

“問天”飛天、“嫦娥”攬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探索浩瀚宇宙,中國航天高度不斷刷新。

刷新的還不止于此。10909米!這是2020年11月10日我國第一艘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鬥者”号在馬裡亞納海溝創下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

從“蛟龍”号、“深海勇士”号到“奮鬥者”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先後突破多項核心技術,在探索海洋的道路上越潛越深、越行越遠。

——“上天”和“入海”,正是近十年我國高技術領域加快創新步伐的标志性成果。

從1.03萬億元到2.79萬億元,這是十年間全社會研發經費的變化。我國科技投入大幅提高,2021年基礎研究經費是十年前的3.4倍。

從3.2件到19.1件,這是從2012年到2021年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的變化。中國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從2012年的1.9萬件增至2021年的6.95萬件,連續三年位居世界首位。

從第34位到第11位,這是2012年到2022年間我國在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變化。

——一組組數據,見證了我國科技事業曆史性、整體性、格局性的重大變化。

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性推進,這是當下我國科技進步的真實寫照。

“中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既是國際前沿創新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貢獻者。”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建設科技強國”發布會上說。

科技賦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

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居于首位。從黨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再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我國始終把創新作為時代主題。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持“四個面向”,我國形成了全方位支撐發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創新整體布局。

——以技術突破賦能實業,助推傳統産業升級。

“5天實現一件西裝的高級定制”!在雅戈爾投資1.6億元的智能工廠内,一件西服從輔料運送、剪裁、縫制、再到熨燙和裝箱,隻需要5天時間,這得益于5G與工業互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在中國聯通支持下的5G全連接工廠内,雅戈爾的成品反應速度從原來的15天縮減到5至7天,批量訂單生産周期縮短了35%,單工位生産效率提高25%。

——以新興前沿技術應用培育新産業新業态,帶動新的産業生根、發芽、壯大。

全自動快速鋪磚的地磚機器人,高效運轉的測量機器人,高懸半空的外牆噴塗機器人……在2022年8月18日至21日舉行的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展出的8款自主研發的建築機器人“各顯神通”。據博智林副總裁劉震介紹,測量機器人的測量精度在1毫米内,工效為人工的2.5倍以上。

《中國機器人産業發展報告(2022年)》預計,202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将達到174億美元。

——助力我國企業競争力全面提升。

數據顯示,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十多年前的4.9萬家,增加到2021年的33萬家,研發投入占全國企業投入的70%,上交稅額由2012年的0.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3萬億元。在上海證交所科創闆、北京證交所上市的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過90%。

“高質量發展的特征之一是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要發揮科技的滲透性、擴散性、颠覆性作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源頭供給、科技支撐和新的成長空間。”王志剛說。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創新是一國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首要戰略,也是培育國家競争新優勢的關鍵路徑。

雙輪驅動體制機制改革走深走實

2014年3月,《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财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幹意見》發布,加快建立适應科技創新規律、公開透明、監管有力的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機制。

2015年8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将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等盡可能賦予科技創新的主體和人員。

2022年1月1日,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正式施行,用良法滿足新時代科技治理新需要。

……

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全面發力,政策密度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央深改委共審議20多個科技領域的重大改革方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中部署的143項改革任務已經全面完成,支撐全面創新的制度性、基礎性框架基本建立。

在朱克力看來,“科技創新”是發展生産力,“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是變革生産關系,二者猶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彼此之間相輔相成、相互助推。“在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方面,重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厚植全球高度活躍的創新創業沃土。”

在重慶,位于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态圈的迅檢科技,利用學校關于“微孢子蟲”的研究成果,開發出“水産養殖即時監測預警”技術:隻用一個小小的試劑盒,就能檢測出魚蝦蟹等水産品是否染病。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生物單元博士陳潔說,迅檢科技搭建起生物醫藥領域成果轉化的交流平台,把研發端的實驗室和制造端的企業整合起來,讓一批生物材料、納米藥物、實驗室試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得以快速轉化。

創新成果不僅要在實驗室“做出來”,更要在市場上“用出來”——這正是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着力點。

随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修訂,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平台漸成體系。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7294億元,是2012年的5.8倍,占GDP比重達到3.26%。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激勵企業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也不斷強化,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2012年的50%、2018年的75%,提升到目前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制造業企業的100%;設立科創闆、創業闆、北交所,科技融資工具更加豐富……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對企業創新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展望未來,創新驅動發展的壯舉将在中國大地上持續上演。(記者 張莫 鐘源)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