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雅馬哈企業管理模式

雅馬哈企業管理模式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3 10:25:00

雅馬哈企業管理模式?日本企業界人士認為,員工培訓是開發人的潛能,是企業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當企業的生産穩定、管理成熟以後, 在人力、資金和能源等各項因素中,隻有人的潛能是最有開發價值的所以,他們非常重視員工的學習培訓工作,員工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高,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雅馬哈企業管理模式?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雅馬哈企業管理模式(我們應向雅馬哈學習如何開展培訓工作)1

雅馬哈企業管理模式

日本企業界人士認為,員工培訓是開發人的潛能,是企業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當企業的生産穩定、管理成熟以後, 在人力、資金和能源等各項因素中,隻有人的潛能是最有開發價值的。所以,他們非常重視員工的學習培訓工作,員工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高。

我們應向雅馬哈學習如何開展培訓工作

在日本的各個地方,“研修”出現的頻率是較多的。研修是日語的漢字詞彙,是進修、培訓的意思。在日本的市區、街道和企業各個層面,都有研修會館、研修廳、研修道場的字樣。

最初到雅馬哈發動機(株)會社,我們的臨時信所是雅馬哈研修會館,這裡如同我們國内的職工培訓中心,是企業内部培訓員工的場所。會館内高有會議室、學習室、寝室和食堂,每天都有本會社和關聯會社的員工在這裡集中參加各類研修。

當初,在雅馬哈公司,有許多員工都在學習漢語,希望我在研修期間每周能為他們講課,并說明講課是“無料”(免費)的,但我很高興地答應了,因為這是提高自己日語能力、能夠廣泛接觸日本企業的有利渠道。

在終身雇傭制的日本企業,提高員工素質就是提供了勞動生産率不斷提高的基礎。這一年在與學生們的接觸中,我也了解到每個人的學習動機和個人的想法。原來,在雅馬哈公司的人事管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目标管理方法,即根據每個人一定期限内的目标達成情況,視目标與個人能力而做人事變動。

九十年代以來,随着雅馬哈産品在中國市場的擴大,中日之間的經濟技術合作日益增加,學習對他們來講是提高素質創造發展條件,是為将來打基礎的一個機會。

企業對員工的培養既要有完整的制度,也需要環境的激發。在雅馬哈第一工廠學習時,我看到工區長研修計劃書,就向他了解雅馬哈公司的内部研修情況。加藤告訴我,日本企業對員工研修都是非常重視的雅馬哈公司的作業人員、職長、工區長等各類管理人員,每年都要參加企業内外的研修。作為工區長的加藤要參加每年度的社内研修,每周兩次,都是工餘時間學習。我看到加藤的計劃書上,有工作制度、人事制度、成本控制和質量管理等許多内容,有的課程還是大學教授講的。我問他,怎麼工區長還要學習人事管理制度呢?

加藤說,企業制度是每個人每年都要學習的。他研修的是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這是現場第一線管理者必須的基礎教育,是每個企業都有的管理者必修課。

培養一流員工,需要完善科學的制度,對制度的實施和運用要靠第一線的基層的帶兵人,對員工的培養确實是企業的長遠大計。

現場管理者的職責關系重大,隻有不斷地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不斷改進管理方法、增強工作凝聚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TWI的目的是使學習者掌握正确、迅速、安全地指導工作的技巧,人事實務培訓是為了更好地處理工作現場的人際關系,所有研修的内容都是有針對性的,是實用的。

國内許多企業也有員工培訓的工作,談起員工教育誰都可以講出許多大道理,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的教材沒有系統性和針對性,缺乏實用有效的培訓機制,員工培訓講大政方針太多,走形式的學習太多,對企業基礎管理知識和實務運用講得太步。學與用脫節,所以企業不願派人學,培訓單位沒有積極性,學員也沒有學習熱情。

研究日本企業的人們,在研究其産品質量和高效的工作時,不能不對員工素質予以關注。成功的企業總是通過産品的生産和經營活動過程培養員工,為提高員工素質而不懈努力。

研修-提高-企業目标的完成,這是一個互相促進的過程,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企業管理中的具體體現,是開發人力資源提高人的潛能的最好途徑。

雅馬哈本社有一幢研修樓,不同于在研修會館的研修,這是配有各類設備培訓員工技能的場所,主要是對員工進行實際技能訓練。日本企業研修分全脫産(OFFJT)和非脫産(OJT)兩類。兩類各有所長,視研修内容和員工的培訓目标而有所區别。

一年裡,我不僅在雅馬哈發動機公司,而且在著名的NHK彈簧公司和日産汽車公司,包括一些中小企業,都看到過研修場館和員工的研修計劃。如何把一個從沒有邁進過企業大門、對企業要求一無所知的人培養成為優秀的職業人呢?雅馬哈公司認為對員工的初期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日本的财年度是每年4月份,也是大學生的畢業時間。但很多企業1到3月份就開始到大學對應屆畢業生進行隐蔽的觀察、了解和談話了。其目的是為了選擇适合本企業需要的優秀人才。根據企業和學生的意願,企業提前在學校挑選合适要求的畢業生,這被人們稱之為“割表苗”。

新人進入雅馬哈公司後,首先要集中培訓,學習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參觀企業的展覽館,了解企業的曆史,還要到各工廠參觀,了解現場的生産情況;請有關部門的人員介紹企業的現狀和發展前景等等。這些,都是為了讓新入社員對企業有個大緻的了解,對企業的未來充滿信心。當然這都是與國内企業大同小異的常規教育。

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雅馬哈公司對新人全面完整的跟蹤教育。雅馬哈公司為每個新入社員發一本《新人筆記》,淡黃色的封面上除了自己的姓名和工作職場外,還有直屬上司、所屬長欄目。有意思的是,在《新人筆記》封二欄裡,要求每個人貼上一枚自己滿意的相片,且要在相處下面注明何時、在怎樣情況下拍的。除了個人基本情況外,還要填寫入社第一天的感受,寫出自己對雅馬哈發動機公司的印象和一年後的目标。整個手冊所有的欄目十分詳盡。

《新人筆記》要求每個新入社員真實記錄入社來第一天的感受,包括對企業的意見、研修和工作的情況及不明白的問題,上司對新入社員每天的筆記都要填寫評語,一年後要交給勞動人事部。《新人筆記》完整地記錄着每個新員工在企業的成長過程。在一位工區長那裡,我随手看了幾本新入社員的筆記。這些年輕人都是真實地記錄了他們入社以來每一天的感受,包括“今天很累”、“我沒想到公司有這麼多要求和規定”等内容都有記錄。上司對他們筆記的評語也很認真,大都是對新人的工作指導和鼓勵,對提出的疑問也有及時答複。

《新人筆記》如同一本年曆,到每個季節交替日期都有“要注意換衣服”、“不要感冒”、“最近讀過什麼樣的書”這樣關心和溫馨的話,就連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整齊着裝,保持清潔,怎樣與同事互相問候等最基本的生活常識都有叮囑,使人們感到企業如同家裡一樣充滿着親情。《新人筆記》是一本充滿人性化的、能夠真實反映新人一年成長曆程的記錄,它遠比我們對員工培訓那種開會教育、領導講話、背寫規章制度的教育方式實用得多。

我們的許多企業,對新人一年的實習期大多是安排跟班作業、實習期滿個人總結那種簡單的學習過程。至于學習時期你有什麼問題、師傅如何關心指導你,那全憑師傅的水平和熱情了,新員工能遇到什麼樣的師傅也是個人的運氣。

雅馬哈公司的新入社員在入社第一年都在生産線上作業,一年後根據企業實際,視個人情況,是适合搞技術還是适合從事管理工作,進行再次分配,但大多數都是先從市場營銷工作開始。經過一段時間市場的鍛煉後才能到技術或管理崗位工作。

《新人筆記》既是對新人的全面教育,也是對新人一年工作情況的了解掌握,為使每個人适得其所有個基礎的了解。入社教育對每個新人都會産生深遠的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