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離成功隻差一步生涯規劃

離成功隻差一步生涯規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4:39:10

離成功隻差一步生涯規劃(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1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豐西西 柳卓楠

今年夏天,第一批“00後”将從大學畢業。和往年相比,今年高校畢業生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我國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為1076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曆史新高。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今年就業形勢嚴峻複雜,身處其中的年輕人感受深刻。在“内卷”和“躺平”都被頻繁使用後,“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成為了一句新的流行語,由此衍生的“45°人生”一詞,逐漸進入人們視野,引發不少人共鳴。

這個新詞的背後,反映出怎樣的态度?在“卷”和“躺”之間,這一屆年輕人将作出怎樣的選擇?記者采訪了不同年齡、不同領域的幾位年輕人,聽聽他們怎麼說。

高校畢業生:

讓自己變得更強,趁年輕“卷”起來

“‘卷’不是貶義詞,而是努力的代名詞。”廣東技術師範大學2022屆畢業生粥粥說。經過多次求職場上的“厮殺”後,粥粥成功拿到了心儀的Offer。找到工作的她也沒有閑着,而是和室友們在廣州團市委青創中心牽頭的“有料同學”平台上,做起了在線“創業雲集市”。

對于“45°人生”,粥粥并不認同。在她看來,“卷不動是因能力不夠,躺不平是因不甘心。應該讓自己變得更強,再‘卷’起來。”

“要變得優秀就得‘卷’起來。”來自廣東工業大學的大四畢業生小許認為,“躺平”意味着甘于平庸。畢業季求職,小許可謂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十天左右就找到工作了,”他說,“可我用了四年時間在準備簡曆。”大學期間,熱愛攝影的小許将大量課餘時間投入到攝影知識的學習和技巧的提高上。他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夢想——擁有一間獨立攝影工作室,并且一直為之努力。

“‘卷不動,躺不平’的心态,容易造成在該努力的時候沒有全身心投入,在該放松的時候卻無法真正放松,這種狀态我不認同。”小許堅定地說,趁年輕,好好“卷”起來。

入職三年白領:

“躺”非逃避困難,“卷”隻為目标與熱愛

“在企業工作第三年,我對‘内卷’已完全無感。”28歲的Emma獨自在一線城市打拼。她說,就算外界環境裹挾着“内卷”,也可以選擇不加入“群聊”。

“我願意‘躺平’,但這并不意味着逃避困難。”Emma說,對于自己熱愛的事情,她願意為之“卷”起來;如果發現自己“卷不動又躺不平”時,那就好好過好現在的生活。

同樣工作了三年的Echo,對未來有着清晰的規劃。在她看來,“卷”有兩個維度的内涵,“如果是内耗、互相攀比的‘卷’,是沒有意義的,容易讓人失去自我;積極意義的‘卷’是一種自我激勵,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拼搏。”Echo說,自己不會被别人“卷”起來,“我隻和自己‘卷’。比如在工作上,我這個月要比上個月進步,要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實現新目标。”

談到“45°人生”,Echo表示:“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并為之努力,就不存在‘卷不動’的問題;‘躺不平’是因為心有不甘,努力還不夠。所以,認清自己,努力奮鬥,人生不要太糾結。”

入職13年“85後”:

“時躺時卷”,找到适合自己的狀态

35歲的小魚是廣州本地人,本科畢業後進入一家國企工作,至今13年。已婚已育的她,稱自己目前處于“時躺時卷”的狀态。

“作為‘85後’職場人,還是更願意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生活和工作,某些方面想‘卷’就‘卷’,例如提升工作硬實力、提升身體素質等;某些方面想‘躺’就‘躺’,例如邀功、搞小團體之類,肯定不會加入。”小魚說,在學習和工作上投入更多努力,獲得自己想要的回報無可厚非,比起“卷”,她更排斥功利主義和惡性競争。面對所謂的“35歲危機”,她會靜下心來想清楚适合自己的方向,更好地利用時間,不會随波逐流。

小魚認為,思想上想努力“卷”,行動又跟不上隻能被動“躺”,是焦慮的來源;應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狀态,把該做的事做好。

專家視角

全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90後”創業者王銳旭:

社會應搭建更多平台 引導年輕人努力奮鬥

作為一名“90後”青年創業者,王銳旭說:“我的工作,就是幫人找工作。”由他創立的九尾科技旗下的兼職貓,是國内最大的兼職類平台,服務覆蓋逾280個地區,日均提供崗位約45萬個,為超過147萬家企業和4400萬用戶提供就業服務。

對于“内卷”,王銳旭坦言很常見:“同一個賽道裡,人多了,競争自然就大了。”他指出,當代年輕人身上有許多閃光點,“他們想法多、視野廣,有很強的創新能力”,不過,他們面對的競争環境更加激烈,當奮鬥方向不明确時,可能會陷入迷惘;當競争門檻提高時,付出和回報也不一定成正比。在這樣的背景下,部分年輕人容易陷入“卷”的焦慮中。

在他看來,年輕人應當樹立遠大目标,讓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相統一。王銳旭說:“要在激烈的競争中脫穎而出,必須練就強大的核心競争力,隻要有實力,即使‘卷’起來,也更有力量。”

他認為,如果自身核心競争力不足,就容易有“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的狀态。他表示,年輕人應不斷努力提升自我,社會也應當搭建更多平台,為年輕人提供更多機會,引導他們樹立明确的奮鬥目标,讓他們在奮鬥中獲得成就感。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教授、博導,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與社會治理專委會委員徐岩:

在“卷”和“躺”中找平衡 關鍵要有理想目标

徐岩指出,“内卷化”原本是一個非常學術化的用語,指的是一個社會系統在外部擴張條件受限定的既定條件下,内部不斷精細化和複雜化的過程。近年來,“内卷”一詞“破壁”流行,成為了不少年輕人的常用語。徐岩認為,“内卷”實際上包含着多方面的涵義。一方面,它是群體内競争過程的體現,包含自我和他人的競争過程、不斷努力實現自我突破的過程;另一方面,它也是群體态度和價值觀念的折射,表現了不放棄與不妥協的态度。

徐岩表示,聚焦青年群體,大多數的“内卷”擁有積極内涵。比如,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多高校學生從大一開始就明确了要繼續升學深造的目标或是做好了職業規劃,并為之努力;職場中,不少青年同樣在努力提升自身職業競争力,實現自我增值。不過,“内卷”也會帶來負面情緒。當競争進入“白熱化”時,壓力可能會導緻人們陷入心理上的焦慮狀态。适當的焦慮能夠産生動力,可如果焦慮無限蔓延,或帶來成長中的“劇痛”。

“躺平”也是年輕人的常用語。徐岩表示,“躺平”從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消極行為,展現了退縮、逃避或放棄的心态。“躺平”在一定意義上也屬于正常的心理防禦機制,有時候作為年輕人吐槽、自嘲的一種調侃,可以緩解競争壓力下的彌漫性焦慮。但是,我們需要區分“躺平”的屬性或者類别。暫時的“躺平”或許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競争的焦慮,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自暴自棄式的“躺平”,則會帶來更大的焦慮和不斷的自我否定。

對于“卷不動又躺不平”,徐岩表示,這是“内卷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狀态,是青年人在尋求一種競争與壓力存在下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種探索狀态。青年人應當在“卷”和“躺”中找到平衡狀态,關鍵是要有理想、有目标。越擁有堅定的理想和明确的奮鬥目标,越能催生出内在的心理驅動力,具有對抗困難的堅強意志和奮鬥激情。“有着明确奮鬥目标的人,才有強大的内在驅動力去應對競争,在朝着目标邁進的過程中有所收獲,獲得滿足,才會享受競争帶來的快樂。”徐岩說。

編輯:邬嘉宏

來源:金羊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