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水泥制作假山石技巧

水泥制作假山石技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2:27:25

水泥制作假山石技巧?材料:鋼材(包括型材、線材)、槽鋼、角鋼、螺紋鋼、6.5#線材、鐵絲網、鐵絲、水泥、黃沙、纖維絲、塗料或丙烯顔料,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水泥制作假山石技巧?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水泥制作假山石技巧(水泥制作假山石方法)1

水泥制作假山石技巧

材料:鋼材(包括型材、線材)、槽鋼、角鋼、螺紋鋼、6.5#線材、鐵絲網、鐵絲、水泥、黃沙、纖維絲、塗料或丙烯顔料。

工具:假山制作工具:電焊機、切割機、氣泵、電鑽、電錘、鐵鍬、大力鉗、老虎鉗、電箱、電筆、腳手架、扳手、錘子、大小鐵闆(泥水工工具)、刷子、滾筒、噴槍、皮桶等。

定位放樣:根據圖紙、模型及現場情況進行定位放樣。

預埋件埋置: 現澆闆塊采用70×100×6的預埋件,間距1.5-2.5m埋置;框架柱身采用70×100×6的預埋件,間距2m埋置。 在埋設前均應将其與混凝土接觸的表面上的鏽、油漬、油漆清除幹淨,埋件在覆蓋前均應加固牢靠,并搭接到混凝土鋼筋上,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及埋入深度均應符合設計圖的要求。

骨架制作: 主材料為50×50×5角鋼,次要處用30×30×3角鋼,塗刷鏽漆進行防鏽處理。先進行塑石方形骨架制作,骨架角鋼的間距尺寸一般控制在:橫向間距1.3m,豎向間距1.3m,連接采用焊接方式;然後根據模型進行左右斜拉,做出假山的大緻形狀。

鋼絲網片: 水泥假山制作采用的鋼絲網一般為:6mm的網孔、絲徑在0.3-0.5mm之間最為合适。在骨架制作完成後,用Φ6圓鋼進行鋼絲網制作,鋼絲網方格控制在18×18-25×625px2左右,根據模型塑造初凸凹起伏的自然外形。

鐵絲綁紮:在鋼絲網覆蓋假山後,将規格為3×1/4(4目)的鐵絲,将鋼絲網牢牢綁紮在假山骨架上。

抹灰: 挂水泥沙漿以成石脈與皺紋,水泥沙漿中可以加纖維性附加了以增加了表面抗拉的力量,減少裂縫。鐵絲綁紮完成,用混凝土砂漿進行基層抹灰,厚度1-37.5px左右;一次完成後,進行二次抹灰,厚度為37.5px左右。在假山外露部分的兩層抹灰完成後,及時進行假山内部砂漿的抹制,厚度為25px左右。1:1.5複合水泥砂漿刮滿所用鋼絲網,厚度約1CM,塑滿後需保養2天。 1:2普通水泥砂漿補縫。 1:1.5普通水泥砂漿塑假山紋理,美工采用刮、剔等多種工藝手法制作假山紋理,厚度約為2CM。完工後保養3天。1:3普通水泥砂漿修補紋理及裂紋。

造型: 根據模型及所造山石的材質,對塑石假山進行造型,塑出石脈和條紋。在塑石表面細緻地刻劃石的質感、色澤、紋理和表層特征。質感和色澤根據設計要求,用石粉、色粉按适當比例配白水泥或普通水粉調成砂漿,按粗糙、平滑、拉毛等塑面手法處理。 紋理的塑造,一般來說,直紋為主、橫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峻峭、挺拔的姿勢;橫紋為主、直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潇灑、豪放的意象;綜合紋樣的山石則較能表現深厚、壯麗的風貌。為了增強山石景的自然真實感,除了紋理的刻劃外,還要作好山石的自然特征,如縫、孔、洞、爛、裂、斷層、位移等的細部處理。一般來說,紋理刻劃宜用“意筆”手法,概括簡煉;自然特征的處理宜用“工筆”手法,精雕細琢。

上色: 根據所塑山石的位置極其作用,選擇合适的氧化鐵顔料進行調制、上色。在塑石水分未幹透時進行,基本色調用顔料粉和水泥加水拌勻,逐層灑染。噴封閉底色;着一次色(3層);二次補色(陰暗色);噴面油封色。 在石縫孔洞或陰角部位略灑稍深的色調,待塑石九成幹時,在凹陷處灑上少許綠、黑或白色等大小、疏密不同的斑點,以增強立體感和自然感。

面油:面油可以保持石之光澤,避免石膚氧化、風化。常見的使用保養油有凡士林、油蠟、上光蠟等,用紗布蘸蠟、油輕抹輕拭。

假山養護:在水泥初凝後開始養護,要用麻袋片、草簾等材料覆蓋,避免陽光直射,并每隔2-3小時灑水一次。灑水時要注意輕淋,不能沖射。養護期不少于半個月,在氣溫低于5℃時應停止灑水養護,采取防凍措施、如遮蓋稻草、草簾、草包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