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熾燈的發光原理
1
白熾燈的由來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在1879年發明了白熾燈泡,被稱之為光明之父。他發明出的第一個燈泡雖然不是曆史上的第一盞電燈,但愛迪生卻是第一個發明并使用燈泡的人。所以普遍地大家稱他是“電燈的發明者”。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白熾燈”這個名詞聽起來雖然很專業,但其實它就是現代人生活中使用最頻繁的電燈泡。
2
電燈泡的結構圖
一顆電燈泡的結構可以簡單地分為3部分:燈頭、燈芯,和玻璃泡殼。其中燈芯的構造是發光的重要條件。
燈芯由3根導線絲閉合組成,分别是A鎢絲、C導絲、G導絲。其中,A、G導絲皆為銅導絲且電阻比較小;而A鎢絲的電阻稍微大一點。
當電流從H錫焊點進入,依次通過A、C、G,當電流到達電阻較大的鎢絲處時開始發熱,到達一定溫度後,鎢絲就會産生熱輻射并發光。
3
白熾燈的演變
最早,愛迪生發明的是碳絲燈(A的原材料為碳絲),用碳絲産生熱輻射并發出光,而現代的白熾燈泡中使用的都是鎢絲。
同時為了保護鎢絲,還将玻璃泡殼内抽了真空并充入氮氣,這樣做可以使燈泡的壽命更長一點。
這就是白熾燈的基本構造以及它的發光原理。
4
電暖爐為何發光?
其實小夥伴們可以類比一下:在冬天大家都用過電暖爐,當電暖爐插上電之後,伴随着溫度的升高它會發熱發紅,這種現象就是由于溫度的升高而導緻發光。
當然,由于它的溫度還沒有達到幾千度,所以發出來的光是紅色的。
從物理能量學角度看,其實白熾燈的發光原理很簡單,總共分為2個過程:首先電能轉換成熱能(熱效應);接着熱能轉變成光能(熱能不會全部轉換為光能,會有一部分其它消耗)。
5
鎢絲輻射曲線圖
下面這張圖是鎢絲的輻射曲線圖,從圖中可知:鎢絲熱輻射的波長範圍很廣,但可見光部分占總輻射的比例卻很小。
由于可見區域在500納米左右,所以當鎢絲産生熱輻射時,我們看到的多數都是紅光(具體原由,小夥伴們可以參考“可見光的光譜”)。
随着燈泡工作溫度的增加,鎢絲的熱輻射增加,可見光部分随之也增加。所以,當電暖爐的溫度越來越高,我們人眼可見的紅光也就愈來愈強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