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0 22:54:54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1

蘇洵、蘇轼、蘇轍“三蘇”之名不但響徹宋朝文壇,而且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這幾乎是衆所周知的。

然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蘇洵的妻子程氏,也是一位小有名氣的詞人。

由此可想而知,蘇家的文化氛圍是如何的濃郁而深厚。

在這樣的環境中,蘇轼、蘇轍二兄弟快樂地成長起來。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2

同樣的,蘇家還有一個蘇小妹,天資聰穎、博學多智,有才女之稱,其言其行後世多有記載。

據說有一次,她碰到蘇轼的友人佛印和尚,就想出言刁難一下他。

于是,蘇小妹出了個上聯“面對面吃面”,未曾想這個和尚确有真才實學,很快就對出下聯,并且其内容還讓蘇小妹羞澀不已。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3

才女與和尚的聯句大PK

大才子蘇轼是一個喜歡遊山玩水的“玩主”,因而一有時間就會登山訪友。

當時有一個特别有名的和尚名叫佛印,從小就是神童,不但詩詞歌賦無所不精,而且根本不戒酒肉,幾乎是荦腥不忌,說他是一個酒肉和尚也毫不為過。

但是因為他佛法精深,因而在宋朝佛學界也是一個扛把子的人物。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4

兩人都是聞名已久,後來碰到一起後,就經常詩歌唱返,打打啞謎,對對對聯,玩得不亦樂乎。

蘇轼的妹妹蘇小妹,從小博學多才,更是聯詞作對的好手。

并且蘇家家學淵源,對于所謂的男女之防不甚理會,因而蘇小妹能夠時常與蘇轼和佛印他們在一起愉快地“玩耍”。

當然多數時候,他們是詩詞唱和,而聯詞對句更是他們互相争鋒的樂事。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5

有一天,蘇轼、佛印又出去遊玩,蘇小妹在家裡待得無聊,于是就跟着出來玩。

他們一直玩得非常盡興,但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不久,大家就都感覺腹中饑餓,于是就找地吃飯。

這時候,衆人發現了一家小面館,于是就決定進去吃一碗面。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6

等到夥計将面端上來時,蘇小妹看到蘇轼和佛印相對坐在桌前,每人面前擺着一碗油汪汪的面條。

她忽然靈機一動,就笑吟吟地對佛印說,我現在有一個上聯“面對面吃面”,請大師指教。

佛印已經是餓得饑腸辘辘,就差前心貼後心了,這時候就想趕緊填飽肚子。

可是小才女出了上聯,他也不能丢了出家人的臉面。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7

而且這個上聯雖然通俗易懂,卻因為三個“面”字意思不同,增添了對聯的難度。

饑餓難奈的佛印幹咽了一口口水,摸了摸自己的心口,又瞄了一眼蘇小妹那出衆的身材,随後給出了下聯:“心連心貼心”。

蘇小妹細一思索,不禁紅暈上臉。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8

她狠狠瞪了一眼佛印尚豎在胸前揖手的手掌,拿起筷子就吃了起來。

看到蘇小妹吃了個悶虧,蘇轼在旁邊不禁偷偷一笑。

吃完飯後,蘇轼等人遊興不減,繼續遊玩。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9

當他們經過一片枝繁葉茂的竹林時,佛印發現有幾株鮮豔的芍藥在翠葉間隐現,于是他笑呵呵地說道:碧紗帳内坐佳人,煙籠芍藥。

蘇轼等人一直是沿着江邊遊玩,因為天氣炎熱,跟随佛印的小和尚正好蹲在江邊,用手掬水洗臉解熱。

那個圓溜溜地小光頭,在江水映襯下煞是好看。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10

看到此處,蘇小妹不禁笑了出來,随後跟上一句: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滾葫蘆。

這一次,兩人又拼了一個勢均力敵,似乎蘇小妹還更勝一籌,大家不禁相視一笑。

看到佛印還敢繼續與自己“作對”,從不服輸的蘇小妹決定主動出擊。

于是她眼珠一轉,繼續圍繞和尚的光頭作文章。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11

就見她謾聲吟出一聯:“僧眠錦被,萬花叢中一葫蘆。”

這個聯很有意思,既可以理解為諷刺和尚居然蓋着繡滿鮮花的錦被,一點出家人的樸素底蘊都沒有。

也可以說成是在遍地的鮮花中,居然有一個葫蘆,讓人感覺非常不和諧。

然而佛印絕不是弱者,就見他稍一思忖,就對出了下聯:“女對青銅,半畝塘中兩菡萏。”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12

好在這個下聯意義非常正面,描寫女子對着青銅鏡梳妝時,鏡中映出的美人和現實中的美人仿佛兩朵菡萏一樣嬌豔欲滴。

蘇小妹聽到這裡,也不由得心情好了一些。

然而,她還不想就此放過佛印,于是就想着都說佛印佛法精湛,就以佛為題來嘲諷佛印。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13

于是她說出一個拆字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可惜這次也沒能難倒佛印,就見他摸了摸根本沒有胡茬的下巴,随口說道: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這一下又把蘇小妹氣得夠嗆,于是她隻能是憤憤地說了一句:“栖息禾下鳥飛去,馬到蘆邊草不生。”

這下子直接罵佛印是“秃驢”了,登時讓蘇轼大笑不止。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14

後來有一天,蘇轼和佛印又出去遊玩,這次卻沒有帶上蘇小妹。

兩人說說笑笑就走到了一處河邊,蘇轼看見河裡水有兩塊木頭飄飄搖搖,他就笑嘻嘻地對佛印說道:“我有一上聯就在這河水之上。”

佛印看了看水中的兩塊木頭,又看了一眼蘇轼的笑臉,一下子明白了什麼意思。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15

隻見佛印和尚轉臉四顧一周,随後就也笑呵呵地指着身邊一片被雨水半浸的谷地說道,“我有一下聯,卻在這水裡。”

二人就這樣心照不宣地笑笑,都沒有再說什麼。

兩人遊玩回來,正好蘇小妹從後院過來。

與他們閑聊時,兩人就把經過說給蘇小妹聽,并且讓她猜兩人的對聯是什麼。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16

蘇小妹看了看佛印,發現他眼睛有些紅腫。

又看了看蘇轼,隻見他濃密的胡須都快把臉遮住了,再聯想到二人述說的經過,不由嫣然一笑。

她輕移蓮步走到桌前,揮筆寫出一個對聯:河上雙木無珠,粟濕隻頭沒臉。

蘇東坡和佛印看罷,不禁都伸出大拇指表示佩服。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17

佛印不由得慨歎道:“小妹真乃女中之魁,學問不在你我之下。”

原來,這副對聯用的是諧音對仗法。

“河上”與“和尚”同音,“兩塊木頭”可以說是“雙木”,再加上佛印眼睛紅腫幾乎看不清眼珠,這就是上聯的意思。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18

而半邊植株浸在水裡的谷地,可以說成是“粟濕”,與蘇轼同音。

并且蘇轼的形象過于粗犷,一把大胡子幾乎包住了整個臉,所以說隻看見頭看不到臉了。

蘇小妹能夠僅憑猜測就寫出了對聯,可見确實不愧才女之稱。

而她能夠在與大名鼎鼎的佛印的輪番較量之中不落下風,可謂是巾帼不讓須眉。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19

四處“開戰”的小才女

蘇小妹之所以能夠和佛印不斷地聯句較量,是因為她在家裡,和自己的父親、兄弟經常性地切磋技藝,可以說絲毫不弱于父兄。

如果不是因為在宋朝或者說是在封建社會裡,女性地位極為低下,她要是生為男兒身,世上恐怕會有“四蘇”的存在。

蘇家由于一家人都是學識淵博之人,于是家庭氛圍極為溫馨,根本沒有古時那些極為古闆别扭的臭規矩。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20

而生在這樣的家庭裡,蘇小妹能夠與蘇轼、蘇轍等兄弟有時間就屬詩作對,甚至是毫不顧忌地開玩笑。

據說蘇轼是個長臉,而蘇小妹的額頭有些寬,兄妹二人就互相捉弄起來。

這時候就顯示出蘇轼的不“厚道”來,他居然嘲諷小妹: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已到畫堂前。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21

當然,蘇小妹是絕對不甘示弱的,她随即反諷:去年一點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二人不禁相視一笑,親情更加濃郁。

有一次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飯,蘇小妹看到切開的鹹蛋,不禁靈機一動,靈感激發地說了一個上聯:鹹蛋剖開舟兩葉,内載黃金白玉。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22

然後她就開開心心地對向蘇轼“挑戰”:請對下聯。

這可難住了大才子蘇轼,他幾乎是茶飯不思,卻依然沒有思路。

不得已,他就站上來四處觀看,尋找靈感。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23

這時有仆人送上來一盤石榴,當破開的石榴籽露出來時,他不禁思路大開,立即有了下聯,那就是:石榴打破壇一個,中藏珍珠瑪瑙。

長在這樣家庭的蘇小妹眼光奇高,一般男子入不了她的法眼。

她還和父親商定,要自己憑才學擇婿。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24

那些達官貴人子弟,自認為學識不凡的,有很多都送來自己的詩文,看看能否得到蘇小妹的青睐。

結果有一次,蘇小妹看到一個朝官公子的文章,實在是有些“内傷”,就提筆寫了一句:筆底才華少,腹中韬略無。

當蘇轼看到過,認為評語過于尖刻,而且容易樹敵,就在後面加了兩個字,結果就變成了“筆底才華少有,腹中韬略無窮。”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25

意思完全反轉過來,也避過了一次可能無意結下的仇怨。

後來看到秦觀的詩文後,蘇小妹對他極為欣賞,兩人最終結為了夫妻。

然後就有了蘇小妹三難新郎,前兩關秦觀都輕松度過。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26

然而在最後一關,蘇小妹出得上聯:閉門推出窗前月,卻讓秦觀抓破了腦袋,也沒能想到合适的下聯。

好在他有一個才華出衆的大舅哥,蘇轼早就料到小妹會“為難”秦觀。

過來一看,果然見到秦觀站在庭院中,嘴裡像着魔一樣地反複念着“閉門推出窗前月”。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27

蘇轼也替秦觀着急,當他看到院内的魚池時,忽然靈機一動,撿起一塊石頭扔了過去。

當秦觀被“咚”的一聲驚醒過來,轉頭看到水破上一波波的漣漪和破碎的月亮倒影,立時有了下聯:投石沖破水底天。

借大舅哥之助,秦觀終于踏入了新房。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28

千年“網紅”現真身

作為一個“聰慧過人,博學強記,尤工為文”的才貌雙全的女孩,蘇小妹怎能不讓人喜歡。

于是從南宋時起,圍繞着蘇小妹的才華,以及與秦觀的愛情婚姻,江湖上不斷地流傳出不同的傳說。

最早記述蘇小妹故事的是《東坡問答錄》,書中收錄了“以世法遊戲佛法”的蘇東坡與“以佛法遊戲世法”的佛印之間,诙諧滑稽的禅機對答。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29

一直到清代為止,以蘇小妹為主角或論及蘇小妹故事的作品有數十部,涵蓋了雜劇、類書、筆記、京劇、小說等衆多的文學樣式。

特别是馮夢龍編撰的《蘇小妹三難新郎》,成為一篇流傳百世的短篇白話小說。

于是,蘇小妹的故事越發神奇與諧趣,婦孺皆知。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30

後人更将這些故事搬上戲曲舞台,做成影視節目,一幕喜劇,足以令人笑破肚皮,從而津津樂道。

随着蘇小妹的影響越來越大,卻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史上并無蘇小妹其人。

于是一批學者開始翻起了各類史冊,進行了一番考證。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31

結果就是蘇轼、蘇轍根本就沒有妹妹,然而他們卻有姐姐,而且在蘇轼之上,共有三個姐姐一個哥哥。

可惜的是,其中的大姐、二姐和大哥都屬早夭,隻有比蘇轼大1歲的三姐蘇八娘長大成人。

八娘是按同族同輩女性的大排行來确定的,如果從上面有七個女孩算起,稱她為“蘇小妹”也無不可。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32

蘇洵在《自尤詩叙》中對自己的這個女兒進行了追述,他稱八娘:“幼而好學,慷慨有過人之節,為文亦往往可喜”,這就與蘇小妹博學多才對上了。

然而,這個蘇八娘卻沒有能夠像傳說和小說裡記叙的那樣,和秦觀幸福地成為“比翼鳥”和“連理枝”。

蘇洵的《自尤》詩主要就是記叙自己這個女兒的遭遇,蘇洵自認為女兒“俨然正直好禮讓,才敏明辨超無倫。”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33

可以說,蘇洵夫婦将她視為掌上明珠,美玉無瑕,才德兼備,而且一直在家裡生活得極為歡樂幸福。

然而女大當嫁,蘇八娘十七歲時,“汝母之兄汝伯舅,求以厥子來結姻”,她的舅舅夔州路轉運使程濬給兒子程之才向蘇八娘求婚。

那時候有一個習俗,“鄉人婚嫁重母族”,于是蘇洵夫婦隻能答應這門婚事。

就這樣,蘇八娘嫁給了表哥程之才。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34

當才華橫溢、知書達禮的蘇八娘進了程家門,才發現其舅程濬徒具儒者官宦的軀殼,而“内行有所不謹,而其妻、子尤好為無法”。

程氏一家人喜好浮華攪擾,經常無理取鬧,苛責蘇八娘。

性格和教養的沖突,文化背景的差異,讓八娘對程家的言談行事看不下去,幾乎無法容身。

本來以為隻要生下孩子情況就會有所好轉,不料想在一年後,蘇八娘産下一子後卻染上一場大病。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35

程家人不但不給積極醫治,相反的還将“未能語”的孩子抱離了她的身旁。

最後,蘇八娘被程家活活虐待緻死,死時年僅十八歲,花季才女就此凋謝。

由此可知,世上本無蘇小妹,隻有早夭蘇八娘。

而後世蘇小妹傳說越來越多,越來越神,究其根本原因,是人們心目中對一切美好的追求,對一切才華的尊敬,對一切幸福的渴望。

文/藍風燭塵

蘇東坡的秃驢對聯(故事蘇小妹出上聯)36

參考文獻:

[1]郭文卿,蘇小妹其人,中國物資再生,1995(06);

[2]劉尚榮,蘇小妹之謎,第23屆中國蘇轼研讨會論文集,2019(0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