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産品經理共情力的培養

産品經理共情力的培養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14 13:31:04

産品經理在公司内部協同的工作很多,但是過程中總會遇到拖延、撕逼、相互推诿的情況。面對這些矛盾和沖突,産品經理該怎麼做?

産品經理共情力的培養(多方協作矛盾多)1

作為産品經理,在公司内部和多部分協同的工作非常之多,你是否經常會遇到下面這些問題,卻依然束手無策?

  1. 開發一會說這個能實現,一會說這個不能實現,一會說你的需求設計有問題,一會說這麼短時間做不完?功能開發有漏洞又搪塞過去,說下個版本改掉,然後一拖就拖了幾個月。
  2. 不知道如何看待和項目經理之間的矛盾,比如隻基于項目考慮砍需求至影響體驗;或者把産品當文檔打印機,什麼大小文檔都讓産品寫;或者類似的項目做了不少,客戶讓演示系統項目經理居然都不知道怎麼操作;找不到測試資源又來讓産品測試。
  3. 你是否面臨過和UI撕逼哪個設計方案更好,有些你覺得很醜的方案UI卻強行堅持他的想法,拒不妥協?最後上線後被客戶罵産品經理是SX,做出來這麼難看的東西。

所以為什麼産品經理經常背鍋,經常裡外不是人,非常難做人,因為他和每一方的利益都存在一定的沖突,同時他又必須為最後的産品表現、甚至是市場表現而買單。在這個過程中,無法權衡和處理多方利益的能力,就會導緻要麼得罪一批人,要麼被客戶罵産品爛。

我們要想根本性解決這些困擾,必須先要了解這些協作背後的本質原因。

一、為什麼會出現沖突?

企業在招聘每個崗位的時候都會明确崗位的工作職責,産品經理有産品經理的工作職責,項目經理有項目經理的工作職責,研發有研發的工作職責。

但是這些職責往往是抽象的、概括性的,沒有具體、細節的職責描述。

因此大部分協作實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崗位職責裡沒有寫清楚的,是需要随時靈機應變處理的。

這也就導緻在這些沒有詳細規則的“灰色”邊界上極容易産生沖突。

A認為應該這麼做,B認為應該那麼做,大家是否都以項目成功作為目标呢?是否都有考慮自身的個人利益呢?哪怕三觀都很正,大家的認知程度和能力不同,是否做的決定一定是最優解呢?

而這些因素會加劇沖突和矛盾的産生。

二、如何理解沖突?

假如你站在設計、研發、項目經理的角度看,這些問題合理嘛?

可能很合理,因為企業并沒有詳細定義一個項目經理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那些模糊的區域完全看項目經理自己的想法和意願,那麼這就帶有很強的個人主觀主義了,并不是一個達成共識的、約定好的原則。

所以換位思考,假如你是項目經理,帶有一些私心、糟糕的小毛病、差習慣,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他了?

此外,你還要反思下你自己,是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工作習慣、或者專業能力不夠強、或者沒有充分考慮其他人的感受而過于主觀?

不合理的工作習慣比如:

1)不做充分調研就開始寫需求;

2)需求文檔寫的過于簡單,導緻開發理解難度大;

3)評審的時候也是講的很籠統,問題都會隐藏在後續的開發工作中,在最後暴露出來;

4)因為前期需求考慮不詳細,在後續開發中不停的改需求等等。。

專業能力不夠強比如:

1)需求文檔邏輯性、全面性、顆粒度都存在各種問題;

2)無法精準的洞察客戶的各種使用場景和對應需求;

3)沒有能力分析和篩選最重要的目标需求;

4)表達能力不行,導緻需求評審、客戶演示都存在巨大的理解偏差等等。。

沒有充分考慮其他人的感受而過于主觀比如:

1)覺得自己的方案就是對的,開發、設計提的建議不行,他根本不懂;

2)任何協作方案都是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來推進;

3)沒有團隊協作意識,喜歡單打獨鬥,極強的個人主義;

4)沒有以業務目标、産品目标為核心,缺乏目标感。

很多時候,矛盾和沖突也是因為長期的信任缺失而慢慢導緻的。

三、關于制度的選擇

在一家公司内,你和交互、設計、研發、項目經理、測試的關系可能有兩種:

1. 民主關系

民主關系就是:很多存在矛盾和對立面的事情由大家投票确定。

比如你和UI、前端開發在讨論該如何進行前端Mock靜态頁面審核方式和流程的時候,三方參與者一起“投票”确定最終流程和方案,隻要UI和前端都認可方案A,那麼哪怕你堅持方案B,最終也按照方案A來執行。

這就是民主制的處理方式,每個領域都由各自的leader負責(開發問題研發負責人擔責,UI問題UI負責人擔責),相互協作部分由大家一起投票确定,達成共識。

2. 專政關系

專政關系就是:很多問題一人說了算。

比如公司認可産品經理的能力,讓産品經理整體負責産品的設計、研發、上線。那麼其中任何跨職能部門協作的部分,都可以由這個産品經理來拍闆,其他職能部門必須照此執行。或者這個角色是項目經理、或者技術負責人,總之,大家遵循的是決策人的決策。而不一定是對自己有利的決策。

這就是民主關系和專政關系的區别,不同公司可能是不同的關系,也可能是兩者同時存在。

那麼到底哪種好呢?

其實就像這個世界同時存在這兩種制度一樣,每種都有優勢和劣勢,我們沒法一言以蔽之哪個好哪個差。更多應該結合公司的組織架構和公司的發展階段進行選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最後,怎麼解決呢?

首先,确定你們公司采用是上述哪種制度,是否已經已經有約定俗成的制度,如果有,就按照約定的制度來實行。

當然很多事情并不需要制度來确定,制度是死的,人是活得,人之間的問題十有八九是溝通問題,他們中的大部分是可以通過溝通解決的。

其次才是流程和制度。

最後上層建築也就是道德約束,在企業内部類比企業文化、團隊目标等。

1. 首先,是溝通

假如你遇到了和其他職能部門或人員的協作問題,先找個時間面對面,1對1溝通,把你對這件事的困擾和訴求表達出來,同時了解他的背後想法和動機,尋求達成一緻的總體目标和共識。

假如他的背後動機都存在嚴重的三觀不正的問題,純粹是利己主義者,那麼達成共識其實基本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你一定要引入他的上級領導,有必要的時候你也要引入你的上級領導,加入到這次談話中。

作為上級領導,且面臨2V2的情況下,大家勢必要以公司的價值觀和業務目标作為讨論的基石,這個時候就容易達成共識。當然在這個過程少不了博弈。

2. 其次,就是确定協作的細節流程和制度

這些沒有明文規定的東西,需要根據實際的場景進行相應的設定。

被設定的流程和制度必須圍繞3個原則:

  1. 必須圍繞整個産品目标和業務目标;
  2. 必須能夠真正提高多邊效率;
  3. 必須考慮現實情況,比如資源限制、時間限制、技術難度等。

隻有圍繞這三個原則,才是合理的流程和制度,其他一些因素都可以簡單弱化。

3. 最後,是文化的影響

一家好公司一定擁有很正的價值觀和良好的企業文化。

比如線上bug絕不過夜、任何問題過來我都是最後一棒、客戶第一等等,這些都是一家公司在價值觀上的體現。

如果大家都能擁有正确的、和企業相匹配的價值觀,那麼很多問題其實就能更快地達成共識。因為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相似的。

#專欄作家#

司馬特小隊,公衆号:司馬特小分隊,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8年 互聯網資深産品經驗,多年B端産品管理經驗。具有多個從0到1的大型B端産品的孵化、重構、疊代經驗;主要教授産業互聯網産品相關的硬核知識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