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50次無償獻血的90後

50次無償獻血的90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23:18:00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賀立樊

公交車司機劉筱傑,在大橋外沿緊緊抱住輕生者,用力喊着:“活下去,活下去!”

向見義勇為者緻敬的群衆不知道的是,劉筱傑這個名字曾經多次被相關部門表彰:連續25年來,他堅持無償獻血,獻血次數和總量排海南全省第一。他已經連續好幾年春節不喝酒、不吃油膩食物,就為了能夠在獻血量較少的節假日裡,讓溫暖的鮮血為生命接力。

50次無償獻血的90後(救下一個個輕生者)1

公交司機劉筱傑。賀立樊/攝

他和輕生者聊家常 “如果隻看到苦,人生就隻有苦”

線路全長2.6公裡的世紀大橋,是海口的标志性建築,也是劉筱傑每晚駕駛公交車的必經之路。大橋宏偉壯闊,與之相比,橋面外沿那位情緒崩潰的輕生者顯得那麼渺小。

那是2022年7月19日淩晨3點,一名男子站在世紀大橋的外沿,毫無保護的狹窄平台上,男子迎着大風喝酒,已經醉得搖搖晃晃,随時有可能從橋上摔落。

“幾十米高的大橋,摔下去就完了。”劉筱傑趕緊把車停好,來到橋面外沿,打算把男子拉回來。可是男子轉頭大吼:“喝完這些酒,我就跳下去!”

眼看不能硬來,隔着護欄,劉筱傑讓男子給他拿瓶酒,“我也睡不着,大家一起喝點。”男子有些意外,劉筱傑趁機和他聊起家常。

生活失望,工作失意,男子抱怨人生是一團糟。他在家裡已經喝了5瓶酒,在橋上喝了3瓶,不停地嚎叫:如果一切沒有什麼變化,或許就是這輩子最後的幾瓶酒了。

聽完,劉筱傑笑了笑,安慰他,人生從來不是一帆風順,誰的人生沒有煩惱?

2008年,随着單位改制,劉筱傑第一次失業。換了幾份工作,失業幾次,2017年,47歲的劉筱傑成為一名公交司機,跑白天線路。可是一個多月之後,劉筱傑幹不下去了。

早年離異的劉筱傑,是一位單親爸爸,孩子今年13歲。洗衣做飯,照顧孩子,還得掙錢養家,白天的時間太緊湊。思來想去,劉筱傑申請轉去剛開通的夜3路公交車,每晚工作到次日淩晨4點,稍微睡一會兒,還得起床給孩子做早餐,送孩子上學。

50次無償獻血的90後(救下一個個輕生者)2

公交司機劉筱傑。賀立樊/攝

“累是累了點,可是能夠照顧孩子,這就值了。”生活不是比較,劉筱傑和這位男子,各有各的苦樂,“可是如果隻看到苦,人生就隻有苦。”

男子沒有說話,拿着酒瓶的手卻輕輕垂了下去。不知是喝醉,還是在思考,男子漸漸冷靜,劉筱傑把他勸回橋面,扶上車子。坐穩的那一刻,男子的身體一下子松垮下來,再也不看橋面外沿。

這是劉筱傑在世紀大橋救下的第5位輕生者。感情受挫的中年女子、不服家長管教的花季少女,以及生活迷茫的外賣小哥,都曾坐在大橋外沿,一念之間,可能選擇跳下或上橋。

上下之間,就是生死之間。他們情緒崩潰,言行過激,在很多人眼中,他們決心一死,可是在劉筱傑看來,他們的一念之間,是一次等待,等待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劉筱傑所做的,是讓他們等到那份溫暖,或許這份溫暖,足以支撐他們走好漫漫的人生旅途。

50次無償獻血的90後(救下一個個輕生者)3

公交司機劉筱傑。賀立樊/攝

為生命接力,他春節不喝酒、不吃油膩食物

血小闆是一種奇妙的細胞,它們在血液中為數不多,體積渺小,卻擔負着止血和凝血的功能。一旦人體發生大出血,生死存亡之際,血小闆的功能将是生命的保障,即使再渺小,它也有自己的價值。

最初隻是為了相應媒體号召:“無償獻血,挽救生命。”1997年5月,劉筱傑決定獻血。當時的海口,流動獻血車提供着絕大多數的獻血機會,劉筱傑找到一台獻血車,剛要挽起袖子,卻得知需要提供個人證件進行登記。

劉筱傑沒帶證件,隻好下次再來。可是第二天,劉筱傑沒看到流動獻血車,朋友提醒,獻血車不定點,你得去找找。一連找了6趟,劉筱傑終于在那年的6月12日,在海口東湖找到了這輛獻血車。

護士謝桂蘭幫他完成了200毫升的采血,拔出針頭時,謝桂蘭說:“謝謝你,感謝你為病人盡一份力。”劉筱傑一下子呆住了,他隻是暫時少了200毫升的血,可是某個病人卻能夠多一分生的希望,“我隻是一個普通人,也能做這麼了不起的事。”

從那時起,獻血成了劉筱傑的習慣,他換了許多份工作,卻總是不忘定期挽起袖子,看着血液輸入血袋,送出一份生命的希望。

2019年大年初一的深夜,劉筱傑接到海南省血液中心機采科的電話,詢問能不能趕去捐獻血小闆。劉筱傑馬上答應,他已經連續好幾年春節不喝酒、不吃油膩食物,就為了能夠在獻血量較少的節假日裡,依然可以獻血。

騎着電動自行車,劉筱傑腦子裡有兩個聲音:“快點快點!生命不能等。”“慢點慢點,安全第一!”

來到海南省血液中心,劉筱傑捐獻了兩個單位的血小闆,回家的路上,他的腦子裡安靜了,隻有一種驕傲的感覺。他不知道誰用了他的血,可能是車禍傷者,或者是手術大出血的病人,他不願去猜測,深夜急需的血小闆,已經證明某個人的生命處在生死關頭。

獻血25年,劉筱傑從不知道他的血用在誰的身上。

他隻希望他的熱血能夠為某個病人注入一份力量,在與死神的對決中不落下風,“能夠活下去,其他的不重要了。”

25年來,劉筱傑的獻血次數和總量排名海南全省第一。25年裡,謝桂蘭早已退休,采血的醫護人員換了一批又一批,獻血者還在,人數越來越多。

2021年,海南全省無償獻血12.8萬餘人次,獻血總量42.48噸,采供血數量連續6年增長。劉筱傑和每一位獻血者,就像一個個血小闆,再渺小,也有自己的價值。

開車和救人,都是他願意做的

每晚10點半,海口公交集團夜3路公交車準時從白沙門場站出發,穿過世紀大橋,沿着龍昆南路駛向前方。

深夜坐公交車的人很少。同事們統計過,每輛夜3路每月大約有50位乘客,平均下來,每天至少有一位乘客。事實上,很多個夜裡,劉筱傑獨自駕駛的夜3路,車廂空蕩蕩。但或者會在下一個站台遇到着急回家的人。夜深人靜的城市裡,這輛夜3路,是他們翹首以待的車。

拉上等待乘車的旅客,勸回失落崩潰的輕生者,以及把熱血捐獻給他人,在劉筱傑的理解中,沒有什麼不同。開車是職責,救人是義務,職責和義務,都是他願意去做的。

2018年1月2日淩晨2點,劉筱傑第一次在世紀大橋救下輕生者。他翻過護欄,在大橋外沿緊緊抱住一位中年女子,幾乎體力透支。

感情受挫,父親住院,人到中年,瑣事接踵而至。女子選擇放棄,劉筱傑不願放棄,他伸腳死命抵住大橋邊緣,緊緊抱住女子,一個勁喊着:“活下去,活下去!”

事後,相關部門表彰劉筱傑的見義勇為之舉。幾天之後,看了新聞的二姐打來電話,聲音很尖銳,又有一絲顫抖:“你隻是公交司機,别逞能!萬一出事了,孩子怎麼辦?”

二姐說,看了新聞,吓了一跳,心髒都難受。她批評了十多分鐘,劉筱傑無言以對,卻越聽越委屈,幹脆挂了電話,躲進龍陽路的一家小籠包飯店,忍不住大哭起來。

店門外挂着一塊區政府設立的宣傳欄,張貼着見義勇為者的先進事迹。來往的行人不停張望,看看坐在店裡大哭的劉筱傑,又看看店外的宣傳欄——劉筱傑的照片就在上面。

有朋友開他玩笑,總是做職責之外的事,“你把職責與義務搞混了。”劉筱傑卻笑着說:“你把職責與義務分得太清了。”

來源: 南國都市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