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雪花秘扇》海報
大家有看過李冰冰與全智賢主演的電影《雪花秘扇》嗎?電影講述了兩段“凄美”女性間的友情故事,故事發生地就是我的家鄉——“女書”發源地“江永”。
中國演員李冰冰飾演的百合
18世紀初,幼時的百合(李冰冰 飾)出身貧寒,雪花(全智賢 飾)出身富貴,兩人因八字相合被結為“老同”,兩小無猜,感情深厚,靠“女書”交流心事。長大後,百合因裹了“三寸金蓮”而有幸嫁了家境殷實的夫家,雪花因家道中落而嫁于鄉間屠夫,從此開始了各自的苦難人生。
韓國演員全智賢飾演的雪花
21世紀初,尼娜(李冰冰 飾)即将因公赴美,卻在臨行前夕得知好友索菲娅(全智賢 飾)車禍住院的消息。小時候,她們是按照古老的習俗結為“老同”。這場車禍,讓久久失去聯系的兩人重新聚首……
神秘的女性文字:江永女書
電影中神秘的文字“女書”是整部影片的線索,它成了兩段故事女主間溝通的橋梁,也為整部影片添加了許多的神秘色彩。
《雪花秘扇》曾被觀衆誤解為女同題材電影
其實,《雪花秘扇》這部影片是一部十分尴尬的影片,許多觀衆由于不了解江永“女書文化”,不理解在古時江永“老同”間相互扶持、相互依賴的這種樸實深厚的女子間的情感,甚至認為這是一部挂羊頭賣狗肉的女"閨蜜"題材的影片。
座落于江永縣上江墟鎮的中國女書博物館
作為來自女書發源地的我,今天,我就為大家講講江永“女書文化”,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雪花秘扇》這部電影。
女書起源于何時何地,是專家們長期以來關注的話題。有說比黃帝的史官倉颉造字還要早;有說源于制陶刻劃時代;有說與百越鳥耕文化有關;有說秦始皇統一文字時遺漏了的;有說與一枚太平天國的雕母錢有關……總之,女書充滿了神秘性。
江永女書
關于女書的來源,民間有許多個版本,流傳廣泛的版本是:
相傳,女書是瑤姬借用天書改編過來的。瑤姬是天庭娘娘的幺女,長得花容月貌,而且聰明伶俐。一天,瑤姬為解悶下凡到一個地廣人稀的都龐嶺山腳下的普美村,那裡風光迤麗,民風淳樸,她與當地人相處甚好,不願離開。
江永女書發源地:普美村
當地的姑娘心靈手巧,個個擅長紡織、刺繡,令瑤姬十分佩服,于是拜她們為師。後來,瑤姬發現村裡的男子可以讀書識字,而姑娘們卻隻能待在深閨,愛了、恨了,也無法表達,甚是苦惱。
瑤姬為幫助姑娘們提高言情記事的能力,将從天庭偷偷帶出來的天書教她們。可是天書太繁雜,姐妹們根本學不會,瑤姬将深奧的天書一一簡化,再教給姐妹們識讀,姑娘們果然很快就能識别它們。
女書織在衣服上
後來,姑娘們把這些字織在衣服、鞋襪上,刻在竹扇上,用當地的土語吟唱。這些文字隻在女子中間偷偷傳遞,不讓男人靠近,或表達心事或互訴衷腸。瑤姬走後,為紀念瑤姬,姑娘們約定:女書隻傳女不傳男, 人死書焚。
女書婚俗:坐歌堂
後來,當地的一名叫“九斤”的姑娘因拒絕了惡少的求婚遭報複,被軟禁的“九斤”姑娘正絕望時,突然有一隻黃狗闖進了她的房間,九姑娘一看,非常驚喜,這是她養的那隻狗。原來,是九姑娘的家人把狗放出來尋找她。為了不被人發現,九姑娘想到在手帕上用“女書”繡出她要表達的意思,并将“女書”讓狗帶回了家。
如今的“女書文化”手帕
手帕被狗帶回家後,九姑娘的父親和哥哥弟弟們都不知道手帕上的圖案是什麼意思,隻有九姑娘的妹妹用土話讀懂了姐姐的意思。于是,在全村人的幫助下,九姑娘得救了。或許,這就是女書的來曆。
《永明縣志》(江永舊稱永明縣)中關于江永女書的記載非常少
“女書”文字呈長菱形,如同女性的身材,纖細柔美,早年《江永縣文物志》将其記錄為“蠅形字”。古時,這些文字隻在女性中流傳;如今,學術界便将其稱為"女書"。女書因“隻傳女不傳男,人死書焚。”的約定,能留下來的女書文獻史料非常少,女書亦愈發神秘。
宮哲兵教授采訪了被稱為“瑤鄉活博物館”的我的父親田萬載
1983年7月,中南民族學院宮哲兵教授到江永對女書進行田野調研,宮哲兵教授去采訪了被稱為“瑤鄉活博物館”的我的父親田萬載,并在我家小住了一段時間。
同年,由中南民族學院副院長嚴學窘與宮哲兵合撰《湖南江永平地瑤文字辨析》論文一經發表,引起國際學術界轟動,稱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從此,江永女書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走向世界。
如今,經學術界證實,女書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它在江永縣上江圩鎮一帶的女性中傳承。“江永女書”先後被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吉尼斯世界紀錄和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電影《雪花秘扇》劇照
我們了解了“江永女書”的文化背景,再回過頭來看電影《雪花秘扇》,你是否與之前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中國民俗文化傳承了五千年,僅靠《雪花秘扇》一部影片的時長自然無法窮盡“女書文化”,“結老同、焚女書”僅是“江永女書”習俗中的一小部分表現形式,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是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發揚與傳承、癡迷與執着,這是一個民族的精神。
所以,請不要再誤解《雪花秘扇》,它不是女“閨蜜”類型電影,它是反映女書文化的電影。
我的家鄉江永
我就生活在女書的發源地江永,這裡九曲彎道,山窪木屋,袅袅炊煙,枯藤老樹,小橋流水......在甯靜的夜晚,我常在思考,在古代,是誰浪迹了瑤鄉女性的心弦?而如今,又是誰放逐着瑤鄉女性潛藏的夢想?
“江永女書”文化代表中國走向世界,亮相聯合國。
如今,在幽深的山巒深處,隐約飄出女書傳承人憂傷獨特的旋律,《坐歌堂》、《三朝書》(女書傳統歌謠).....她們似乎在尋找那些已随雲煙走失的零星火光,嘗試走進先祖女性凄美而柔軟的内心世界。
女書傳承人展示女書書法
“江永女書”,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也必将是世界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将為助力鄉村振興、樹立民族文化自信,促進世界文化交流,做出它應有的貢獻。
江永女書,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