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
算得上是當今一種“時髦”病
由于其迅速升高的發病率
且不同年齡、性别、種族均可以發病
脂肪肝已經超過病毒性肝炎
成為我國第一大肝髒疾病
愛吃肉、常喝酒、葛優癱.....
這些看似放松的生活方式,
實際上已經暗暗地把你推向“脂肪肝”。
什麼是脂肪肝
首先要知道,肝髒是脂肪合成、利用和運輸脂肪的主要場所。因此,當肝髒内脂肪轉運失去平衡,就會在肝髒内積聚,形成脂肪肝。正常人肝髒内都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膽固醇等。當脂肪含量超過10%,即為輕度脂肪肝;10%-25%為中度脂肪肝;25%-50%為重度脂肪肝。近年來,我國脂肪肝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并且呈現低齡化趨勢。目前,我國脂肪肝發病率高達25%-35%,全國約有3.5億至5億人患有脂肪肝。
脂肪肝喜歡哪些人
01
肥胖/超重的人
當脂肪過多時,肝髒載脂蛋白不能結合全部的脂質,剩餘脂質沉積在肝細胞内形成脂肪肝。
02
飲食不合理的人
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高熱量,常吃零食、甜食、夜宵等飲食習慣,為脂肪肝的發病提供了條件。
03
多坐少動的人
人體需要通過體力活動消耗多餘熱量,沒有被消耗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儲存。當脂肪沉積于皮下時,表現為肥胖;當脂肪堆積在肝髒時,便形成脂肪肝。
04
愛喝酒的人
90%的酒精在肝髒代謝,長期飲酒、過量飲酒可直接引發酒精性脂肪肝,進而可發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05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體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利用,在肝髒内轉變成脂肪,因而,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患病率高達46%。
光吃素就不會患脂肪肝嗎
其實,不是隻有吃肉多才會導緻脂肪肝,即使光吃素也可能會導緻脂肪肝。與營養過剩類型的脂肪肝恰恰相反,長期營養不良、缺少蛋白質攝入可以導緻營養缺乏型脂肪肝。長期素食者,很可能由于營養不均衡,導緻體内蛋白質缺乏,而肝髒将脂肪運輸走是需要蛋白質幫助的,因此就會造成轉運脂肪發生障礙,使脂肪在肝内堆積。相較于那些每餐大魚大肉的人,素食者往往更容易感到饑餓,人體的消化系統就會刺激機體吃更多的白米飯、面包、餅幹等碳水化合物來增加飽腹感。它們雖不是肉類,但熱量可不少,而且碳水化合物是可以轉變為脂肪儲存在肝髒内的,所以說并不是吃脂肪才會導緻脂肪肝。
做好這4點 遠離脂肪肝
01
在家吃飯:
堅持“素比葷多”
堅持“素比葷多”(但并不是完全不吃肉哦),可以保證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蛋白質的攝入,同時降低脂肪和碳水的攝入。
02
在外吃飯:
少煎炸多炖煮
沒空下廚,或不得已需要吃外賣的時候。盡量少吃煎炸、幹鍋類食物,盡可能去選擇炖煮、清蒸、涼拌的菜肴。除此之外,在外飯局,不要有“一定吃回本”的想法,因為餐館的用油用鹽量會增大,所以在外飯局一般吃5分飽就好,後續餓了可以回家加餐。
03
戒酒,少熬夜
就算是非酒精性的脂肪肝,都建議戒酒!戒酒!戒酒!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下降,酒精會加重肝的代謝負擔,對病情有害無益。堅持每天在23:00前入睡,熬夜同樣會加重肝的負擔,耽誤病情好轉。
04
每天動一動,
堅持半小時
大部分的脂肪肝患者,都有一個特征,那就是:腹式肥胖。就算整體看着不胖,也會有小肚腩、大肚腩。因此,一定要重視運動,不用特意去健身房,就算每天繞着小區快走半小時,也會有一定的效果,步數可以控制在8000-10000步。
來源: 吉林1232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