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顔淵第九章

論語顔淵第九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0 00:14:04

論語顔淵第九章(論語顔淵篇十一)1

【原文】

12.11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得而食諸?”

【翻譯】

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政治。孔子回答說:'伍君要像國君,臣子要像臣子,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景公說:“好哇!如果真的國君不像國君,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即使有糧食,我能夠吃得着嗎?”

【解讀】

此章說明了孔子理想中的社會禮法制度。擺正人與人之間名分關系,這對維護社會秩序來說是很重要的。春秋時期,社會結構發生變動,西周時君臣父子的等級名分已經遭到了破壞,多有“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之事發生。齊景公作為一國之君對此感受亦深,所以他十分贊賞孔子的“正名”主張,但他終究沒有任用孔子,不立太子,導緻繼嗣不定,引發了陳氏弑君之禍。

【名家品論語

孔子講的人格标準,凡是人都要遵守的,并不因地位的高下生出義務的輕重來。常人開口便說:“孔子之教是三綱五倫。”這話很要仔細考究。五倫說是孔子所有,三綱說是孔子所無。諸君不信,試将孔子自著的書和七十子後學者記孔子的話一字不漏地翻讀一遍,看是否有“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種片面的倫理學說。我們隻聽見孔子說:“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易經·家人卦》)我們隻聽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還聽見董仲舒解這兩句話,說道:“父不父則子不子,君不君則臣不臣耳。”(《春秋繁露·玉杯》篇)倒像責備臣子反較寬,責備君父反較嚴了。孔子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從“仁者人也”演繹出來。既做人便要盡人道,在人裡頭做了君,便要盡君道,做了臣便要盡臣道。“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全然是相互的關系,如此才是“相人偶”。所以孔子所說,是平等的人格主義。

——梁啟超《“仁”與“君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