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沒必要!
這個問題實際上主要是問:“是否需要熱車到正常怠速運轉以後再開”!
廠家和“老司機”完全是兩個态度!很多老司機認為,汽車一定要“熱透”,否則會産生積碳,産生碳污染,實際上對于老式化油器發動機來說,的确需要熱透以後再走,否則發動機會熄火。

但是對于現代的發動機來說,沒必要、也不應該長時間怠速熱車的。在很多汽車的用戶手冊裡面,廠家都明确的标注:汽車發動機啟動以後 應該立即就走,不能長時間怠速,如下圖,不止一個廠家明确要求立即就走,不要原地怠速,到底是為什麼?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電噴發動機低溫熱車程序
對于現代的電噴發動機來說,無論是德系,日系還是美系,都設計有低溫熱車程序,實驗證明:發動機長時間在低溫下運轉其磨損是工作溫度的5倍左右。因此在發動機的水溫低于53℃時,發動機都需要加濃噴射,使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增加,發動機維持在較高的轉速,其目的就是為了時發動機迅速升溫,降低冷車運轉的磨損。此外,發動機低溫熱車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促使氧傳感器和三元催化器迅速升溫,達到工作溫度否則發動機無法進行閉環控制,油耗也會相對較高,積碳也會增加。

汽車開始行駛時,自動熱車程序終止
實際上即使發動機的熱車程序沒有結束,當我們挂入D檔以後,發動機的熱車程序也會終止,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因為在低速行駛時,由于發動機屬于帶負載運轉,其輸出功率相對較高,熱傳遞效率也更高一些,此時發動機沒有必要再設定自動熱車程序。

怠速熱車時間太長:
很多人認為那麼我在原地長時間怠速熱車不可以嗎?這當然是可以的,汽車的熱車程序,實際上并不僅僅是對發動機進行預熱,還要對變速箱進行預熱,在怠速運轉時,變速箱沒有負載,基本上達不到熱車的效果,最關鍵的是發動機在怠速運轉下時間都比較長,特别是在北方冬季,零下幾十度熱車時,往往需要熱車五六分鐘才能達到工作溫度,實際上,這對于減少發動機磨損來說是不利的。而相對來說,如果采用低速行駛來熱車,可以大大的縮短發動機,達到工作溫度的時間,理論上來說,可以降低積碳,減少低溫磨損。


正确的熱車方式:
發動機啟動後,怠速運轉30秒,冬季可以延長到一分鐘
低速行駛,發動機轉速不要超過2000轉,車速一般不要超過40公裡/小時,注意不要大腳油門急加速。
等待發動機水溫燈熄滅以後就可以正常行駛了。
你怎麼看?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