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晏雯
通訊員 杜巍巍
12月7日極目新聞發布的《貨車爸爸帶兒子跨省一年半求醫,12歲“袖珍男孩”換腎獲新生 》一文,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文中結尾提到“袖珍男孩”聰聰(化名)的磁共振檢查提示移植腎動脈狹窄,為這對父子未來又埋下了不确定的隐患。12月9日上午,“袖珍男孩”移植腎的後續介入治療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放射介入科胡紅耀主任帶領下的醫護技術團隊和移植科周江橋主任團隊以及麻醉科李維教授團隊的通力合作下,在介入手術室順利完成,目前聰聰恢複順利。
12月9日上午,聰聰在爸爸陪伴下來到介入手術室,術前準備時,饒珉護士長和顔悅色通過講故事、聊天等形式解除他的焦慮和緊張情緒。聰聰也比較活潑開朗,一時間介入室氣氛顯得分外的輕松,可能是由于經常要接受各種的檢查和治療,面對自己病情的聰聰表現得比較坦然和樂觀。随着李維教授團隊周斌醫生逐步麻醉誘導,介入手術便緊鑼密鼓地進行着。
術中造影進一步證實了聰聰的移植腎動脈迂曲呈現倒V字形,并且遠端伴有重度狹窄,如果不盡早幹預,這顆來之不易的腎髒就會喪失功能,這對本已艱難的父子将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由于術前胡紅耀主任對該手術的難點已經有了充分地讨論和評估,介入手術過程中球擴-支架-後擴都按照既定的計劃在逐步進行,術後造影顯示移植腎動脈管腔恢複正常,血流通暢;腎髒輪廓也顯示出飽滿和光整,預示着它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術後聰聰也很快從麻醉中清醒過來,随即順利返回移植科病房。極目新聞記者與聰聰爸爸聯系得知,目前聰聰恢複順利,已能下床活動。
據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放射介入科主任胡紅耀介紹,移植腎動脈狹窄是腎移植術後常見的并發症,其臨床表現有難治性高血壓、血清肌酐值升高及尿量明顯減少等症狀,如果不及時幹預會導緻移植腎失功甚至生命危險。血管造影作為診斷移植腎動脈狹窄的金标準,而且在陽性發現後能積極地運用介入治療方式打通狹窄的血管,恢複移植腎的血供。具有創傷小、恢複快,療效好等優點,是目前移植腎動脈狹窄首選的治療方法。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