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杭州某三甲醫院内分泌科
主任醫師應慧敏的診室,
出現了很多年輕人的身影,
他們有的跛腳推門而入,
有的一跳一跳沖到桌子前撐住,
也有的坐着輪椅被人推進來,
表情幾乎一樣的痛苦,
原來他們都患了同一種病……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扛着不治
男子患上多種疾病還癱瘓了
應慧敏醫生初次見到李先生(化名)是在4年前的骨科病房,當時才30來歲的他還能走路。因為痛風反複發作,李先生的多處關節出現痛風石。
有時痛風石實在沒地方長了就會破出皮膚,像是白白的豆腐渣。痛風石還會往關節深處長,阻擾肌腱和韌帶的正常功能。因此,李先生不得不通過手術挖掉一些痛風石。
據李先生自己描述,平時他常常招呼朋友喝酒聚餐,特别喜歡酒精上頭的爽快感,直到痛風發作,才嘗到了苦頭。有段時間,甚至到了隻要一喝酒痛風就會發作的程度。
朋友給他推薦了一種止痛藥,吃完止痛效果明顯。于是,李先生便陷入了酗酒與痛風的惡性循環。可沒多久,止痛藥不管用了,李先生隻能到急診止痛,醫生無奈隻好使用激素,直到他的四肢關節長滿了痛風石。
當時,應醫生就告誡李先生,一定要戒酒、降尿酸。如果再不改變生活方式,會導緻糖尿病、骨質疏松、胃潰瘍等多種疾病,長期高尿酸還會導緻痛風性腎病,最後隻能靠透析維持生命。并且,她還叮囑李先生有時間來找她制訂後續的診療方案。
但李先生沒有再找應醫生看過。直到2年前,李先生又在上述骨科挖痛風石,應醫生才再次見到了他。
此時的李先生已經激素依賴得了糖尿病,一張滿月臉,四肢瘦弱。因為痛風石長得太瘋狂,他已經幾乎不能走路了,隻是扶着欄杆跳幾下。醫生給他開了些降糖藥,再次勸他一定要戒酒,積極接受治療。
李先生信誓旦旦地說要配合治療,可依舊沒了下文。
由于長期使用激素,李先生除了糖尿病還得了骨質疏松。前幾天,他因自發性腰椎骨折動不了被送來醫院,住院期間發現有黑便和嚴重的貧血。
因為要起來上廁所,母親把他抱住,沒想到最糟糕的情況出現了,咔嚓一聲,胸椎骨折,截癱。應醫生惋惜道:“可惜了,還這麼年輕,要是早點接受治療,怎麼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此前,蘇州也有一類似病例
↓↓
男子哀求醫生把自己手剁掉,原因竟是……
“醫生,求求您了,幫我把手剁掉吧。”
這到底啥情況?
原來……
2019年9月,蘇州一名男子全身關節都出現了劇痛,關節破潰的地方還有白色石灰渣一樣的東西。由于病痛難以忍受,他來到蘇州一家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
風濕免疫科醫生檢查後發現,他全身關節幾乎都長滿了“石頭”,而這些結晶正是痛風石。
圖源: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這名男子身體裡的痛風石已經侵入全身各個關節,腳趾、膝關節、手關節等都長滿了,雙腳關節腫大到無法穿鞋,手指關節嚴重變形,甚至都無法握筷子。
醫生考慮他的病症是痛風性關節炎,伴有多發痛風石的形成,屬于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
據悉,這名男子平時生活中偏愛吃海鮮、吃肉,愛喝啤酒,10多年前右腳的大拇指出現了疼痛,當時并沒有重視,以為吃點止疼藥,就好了。
病痛反反複複發作,他也隻是到小診所買點所謂的“消炎藥”,來緩解疼痛。
後來,他的腳上就出現了“石頭”樣的顆粒,摸一摸,硬硬的。但是他依然我行我素,依舊每天喝點啤酒吃點海鮮。漸漸地,“石頭”布滿了膝蓋以及手上的關節。
病發2周前,因為夜裡受了涼,出現了關節的劇痛,身體部分地方還出現破潰,他這才意識到病情的嚴重。
接診的衛榮醫生解釋,痛風石是由單鈉尿酸鹽沉積所緻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當人體内血尿酸過度升高,血液裡溶解不了,就會在關節及皮膚軟組織中析出尿酸鹽結晶,而尿酸鹽結晶通過在關節處常年累月的沉積,就形成了痛風石。
這些習慣容易緻痛風!六類人要特别小心
“痛風痛風,痛到發瘋!”
據《2017年中國痛風現狀報告白皮書》中顯示,我國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數已達1.7億,其中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長率迅速增加。
為什麼現在痛風多了?
除了遺傳因素外,
與生活因素也分不開,
其中一半都與吃有關。
因此,
有這6個習慣的人要特别小心!
1、肉類吃太多的人
大量肉類食物中的嘌呤,就會轉化為尿酸,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謝和排洩能力,導緻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風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2、甜飲料喝太多的人
大部分甜飲料中都含有“果葡糖漿”,而痛風發作和果葡糖漿的攝入量,存在正比關系。
每周喝5-6 次含有果葡糖漿飲料的人,患痛風幾率比正常人高出29%,而每天喝2次以上含有果葡糖漿飲料的人,痛風幾率竟高達85%!
3、喜歡吸煙和喝酒的人
喜歡吸煙和喝酒,會增加痛風的發病風險。酒中并不含嘌呤,也不産生尿酸,其代謝産物是乳酸。但恰恰是這個乳酸,會和尿酸在腎髒競争性抑制其排出。
所有的酒類都會誘發痛風,啤酒最快,啤酒中含二氧化碳,吸收迅速,且二氧化碳會轉化成碳酸,降低pH值,引起尿酸排出受阻。
4、肥胖的人
肥胖人群更容易高尿酸,畢竟大部分都是吃的太好,大魚大肉、甜飲料,但運動不足。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風濕免疫科餘金泉表示,超重或肥胖是引發痛風的因素之一,減重可以幫助降低痛風發作的風險。
5、運動太少的人
适量的運動可以加速新陳代謝,有利于身體廢物的排洩,其中就包括尿酸。大魚大肉吃的多,不僅會帶來肥胖問題,也會影響代謝。
6、熬夜太多,壓力太大的人
近年來的分析發現,壓力過大成為誘發年輕人痛風的主要因素之一。專業人士表示,現在加班熬夜對于許多年輕人來說不可避免,過度勞累可使人體自主神經調節紊亂,易緻體表及内髒血管收縮,包括腎血管的收縮,從而引起尿酸排洩減少。如果長時間緊張工作,過度疲勞,就有可能誘發痛風。
想要遠離痛風,
這幾點需注意!
1.痛風患者如果體重比較大,則需要減肥,但是減肥不宜過快。
2.痛風患者需要戒酒,飲酒不僅會增加尿酸産生還會降低尿酸排出。
3.痛風患者需限制高嘌呤動物來源,高嘌呤植物來源無需過分限制。
4.痛風患者需要限制果糖攝入。
5.控制高血壓,保護腎功能,控制高血脂。
6.單純高尿酸血症(未發生痛風)目前不推薦服藥作為預防手段。痛風發作以後,痛風易感人群建議遵醫囑服用降尿酸藥物。
7.可以補充維生素C,乳制品等,幫助降低尿酸。
總而言之,
痛風患者在避免
高嘌呤含量食物、酒類和甜飲料的同時,
還得合理營養和減肥降脂來
改善整體代謝功能,
才能真正把身體調整好!
來源:廣州日報綜合健康杭州、廣州日報往期、廣州衛健委、廣東廣播電視台-最緊要健康GRT
原标題:《吓人!小夥手腳密密麻麻長滿“石頭”,不幸截癱!醫生歎息:這習慣很多人都有》
編輯:劉夢鴿 吉倩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