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魯賓遜漂流記中的真實故事

魯賓遜漂流記中的真實故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8:04:14

魯賓遜漂流記中的真實故事? 有誰能想到,我們熟悉的《魯賓遜漂流記》的作者笛福竟然是英國間諜頭子,他為了搜集情報走遍英國,每到一地就會更換身份和名字,在蘇格蘭刺探情報,差點被激進分子用石頭砸死……,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魯賓遜漂流記中的真實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魯賓遜漂流記中的真實故事(魯賓遜漂流記作者竟是間諜頭子)1

魯賓遜漂流記中的真實故事

有誰能想到,我們熟悉的《魯賓遜漂流記》的作者笛福竟然是英國間諜頭子,他為了搜集情報走遍英國,每到一地就會更換身份和名字,在蘇格蘭刺探情報,差點被激進分子用石頭砸死……

在獄中受三次枷刑

1704年,英國下議院議長羅伯特·哈爾裡收到一封神秘的信件,這封信長達23頁,寫信人竟然是剛從監獄中釋放出來不久的諷刺作家丹尼爾·笛福,這讓哈爾斯感到非常意外。

丹尼爾·笛福是當時的“網紅”,他因為賣弄小聰明,寫了一本書名叫《懲治脫離國教者的簡明方法》的小冊子,名義上是支持國王推行的新教,實際上是用諷刺的手法嘲諷國王對天主教等異教的殘酷鎮壓。由于他成功地戲弄了支持國王新教的輝格黨,成為推崇天主教托利黨分子的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笛福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因為小冊子煽動社會混亂的罪名,被送進了倫敦的紐吉特監獄,女王判處他無期徒刑。在獄中為了逼迫他繳納了大量的罰款,被三次處以殘酷的枷刑,受盡折磨,但笛福還樂觀地寫下了《枷刑頌》,捍衛思想和出版自由。

加厚閱讀:枷刑,是歐洲中世紀最常用的一種刑法,像中國古代的長枷,在兩塊木闆挖出三個洞,束縛犯人的腦袋和雙手。然後讓犯人立在繁華的鬧市,宣布犯人惡行後,公衆可以随着的向犯人身上扔臭雞蛋、爛菜、石塊等,甚至潑糞,犯人雖然不緻命,但受盡精神折磨,目的是逼迫犯人妥協。

當所有人認為笛福會與國王對抗到底時,笛福突然來了一個180°大回轉,變成親皇派,和政府講和了,被釋放出獄。

毛遂自薦組織間諜網

更讓哈爾裡意外的是,笛福竟然想為他工作,而且是秘密工作,就是間諜。笛福在這封長信中,居然編織了一張英國國内外間諜網,最打動哈爾裡的一句話是:“如果我是大臣,那我将盡一切可能知道别人是怎樣談論我的。”這正是哈爾裡想要的,當時兩黨鬥争進入白熾化,老百姓更支持哪個黨派,哪一個黨派最終勝出,是每一個政客想知道的事。

個天才間諜

哈爾裡接受了笛福的計劃,并任命他為英國秘密工作的組織者,以英國東南部為起點,設立間諜網絡。

笛福工作非常努力,當時交通非常不方便,但笛福仍然定期派秘密間諜到每一個地區察訪,間諜必須報告各網點反政府情緒的最細小的動态,然後寫成報告,通過秘密渠道傳遞給哈爾裡。

在英國東部的鄉下酒館,一個名叫亞曆山大的過路人認真的傾聽男人談論政事;在西部的交易市場,一個叫史密特的商人和大家議論議院選舉;在北部的旅途的馬車上,一個叫威爾遜的人和旅行者暢談兩黨之争……這些和老百姓暢談政治的人,就是笛福,為了搞到更有價值的第一手情報,笛福申請到一次周遊英國旅行,他幾乎走遍了大小城鎮,寫信給哈爾裡:“我堅信,這次旅行将奠定英國前所未有的諜報工作工基礎。”

加厚閱讀:笛福在從事間諜工作期間,幾乎每到一個城市,就要更換名字和身份,先後用過100多個名字,有時連自己都搞不清。

笛福有天生的間諜才能,他與漁夫談話時,會大談漁場生意;遇到商人時,馬上會聊起辦玻璃廠、亞麻廠的前景;與牧師是交流時,他會提出《聖經》中贊美詩的翻譯問題;有一次遇到了英國的知名學者,笛福搖身一變,成為研究英格蘭和蘇格蘭關系的曆史學家……他得意地向老闆炫耀:“由我發報酬的人(間諜)遍及全國各地,老實說,世界上最簡單的事,莫過于雇一個出賣自己的朋友的人。”

為英國聯合提供大量情報

笛福為哈爾裡準确傳遞政府需要的各種報告,議院選舉期間,他刺探全國各地對各黨派的支持情況 ,彙集成冊,準确的預測了支持率。

在英格蘭準備合并蘇格蘭時,他被委以重任,到蘇格蘭探聽民衆對合并的态度。笛福不但摸清了民衆的情緒,而且将反聯合秘密組織的數量、首腦、擁護者都打聽的一清二楚,成功地幫助政府清除了阻礙,完成了國家聯合大業。

差點被砸死

他的工作也出現過纰漏,有一次哈爾裡向哈裡船長(笛福的化名)寄送一份重要的工作指示,沒想到當地真的有一位哈裡船長,這位船長收到莫名其妙的信後,找遍了全城所有有文化的人,也沒有搞清楚信中的暗語到底在說什麼。

在蘇格蘭偵察反聯合組織時,笛福暴露了身份,晚上聯合組織的激進成員突然包圍笛福租住的樓房,向房 投擲大量的石塊,玻璃、家具被砸得稀爛,裡面的人被砸得半死。但是笛福卻隐藏在自己的房間暗處差點笑掉大牙,原來襲擊者太笨了,搞錯了笛福住的樓層,屋裡的人呼救,才發現砸錯了房間,襲擊都被警察捉進監獄。

由于執政黨更疊,哈爾裡離職,笛福組建間諜網的工作被終止,笛福被強迫退休。但他的間諜生涯并沒有因此終止。英國秘密工作機構經常要支付給一名叫克羅德·基諾的人大筆錢,這個記者不是别人,正是笛福,他利用記者身份仍然從事間諜工作,賣給政府撈取錢财。

笛福讓魯濱遜從北京出發

1719年,笛福在59歲時,重拾舊業,創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功地塑造了一個理想化的資産者的形象,一炮走紅。《魯濱遜漂流記》的暢銷讓笛福收獲了豐厚的版稅,激起笛福創作欲望,他再接再厲,寫了《魯濱遜漂流記續集》,他讓魯濱遜從北京出發,橫穿西伯利亞到俄羅斯阿爾罕格爾斯克,做了一次環球旅行。他沒來過中國,但在他的英雄的大半行程卻在中國境内,憑借自己對東方的想像,大談當時歐洲人還不大知曉的黑龍江,吸引了大批讀者。1720年又寫了《魯濱遜的沉思集》,但沒有火起來。

加厚閱讀:笛福為何當間諜?

笛福在做間諜前是個酒商,1684年,笛福與一個酒商的女兒結了婚,得到了女方家價值3700英鎊的嫁妝。他做起了小百貨買賣和酒貿易。不過,他在“喝醉人”的生意中遵循的是清教徒原則,反對買賣當時簡直要淹沒倫敦的杜松子酒和一般的烈性飲料,結果很少有人光顧。

1692年,笛福投資失敗破産,負債達17000鎊,這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為了躲避債主,笛福才寫信給哈爾裡,充當政府的秘密情報員。

他的間諜生涯,也是躲債過程,經過十幾年的在英國各地的奔波,很多債權人有的已經故去,他用這幾年獲得的收入還了活着的主的錢,用剩下的錢在距倫敦不遠處購置了一套房。

被兒子坑慘

退出間諜圈的老笛福寫了幾本書,賺到不少版稅,晚年本應該過得滋潤,但一位債權人遺孀找到了他,讓他償還一大筆欠款及利息,并提起了訴訟,司法機器再次啟動。

笛福為避免财産被沒收,把住房和财産過戶到了大兒子名下。萬萬沒想到他的是,這個兒子是條惡棍。笛福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我把自己置于他(兒子)的從屬地位,信賴他,把我尚無生活保障的其他孩子托付給他,而他卻連一點同情心都沒有,折磨那些孩子,折磨自己行将就木的不幸的母親,他本人過着極度富足的上層生活”。不久,步入古稀之年的笛福人間蒸發。

1731年4月24日,《倫敦信使報》刊登出一條消息:“著名作家丹尼爾·笛福在臨卡納特林蔭道寓所逝世。”

笛福臨死前說,他一輩子用了100多個名字,他希望在他的墓碑上隻刻寫真名:“丹尼爾·笛福”,讓人記住他。但他的後人卻在他的墓碑上多加了一行字:“丹尼爾·笛福,《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