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數碼圈博主

數碼圈博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5 10:04:35

Room Tour、Desk Tour(房間分享、桌面分享)都是視頻分享時代非常熱門的話題,仔細想想,除了睡覺的床,每天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應該就是辦公桌了。作為學習、工作的核心場景,即使隻有1㎡的桌面,我們也每天在上面做着許許多多的事。

桌面空間既承載了許多的日常事務,也是每個人對待工作、學習的不同方式和态度表達。小空間大學問,當然值得分享了,也是大家都喜歡看這類内容的原因了。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機智貓”,看看總是在創造各種優質内容的數碼編輯們,桌面上都有哪些東東,或許也能給大家布置自己的桌面有所參考,Go!Go!Go!

斷舍離的陳小豆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1

近一段時間我都在瘋狂扔東西、送東西,碰到這種情況,要麼是中了,要麼就是迷上了斷舍離,而我顯然是後者。

所謂斷舍離,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過時的東西統統斷絕、舍棄,斷舍離之後才能過簡單清爽的生活,這也與我喜歡的極簡相契合。而打造一個極簡主義的桌面可能更考品味。

iMac(M1)

參考價:9999元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2

要做到桌面極簡的第一步當然就是盡可能無線化了,為了減少線纜牽絆,又能保持高效的工作,我選擇了最新的M1芯片版iMac。一體化超輕薄設計成就了它可攜帶性最強的桌面電腦,一根線纜解決所有問題。

M1芯片和大屏幕兼具也讓它可以同時運行多個APP,比如一邊處理工作文檔,一邊視頻會議;或者一邊刷視頻,一邊點外賣,效率加倍。

多彩的機身讓人看了第一眼就很喜歡,畢竟桌面簡潔不等于單調,彩色恰好可以增加活潑俏皮的感覺,堪稱最佳桌面裝飾。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3

更讓我滿意的是,新一代iMac提供同色系的妙控鼠标和妙控鍵盤,就連标配的電源線、數據線,甚至蘋果Logo貼紙,也都是與機身同色。從無線的穩定性來說,官方還是無敵,不用另外購置鍵鼠,也正好符合了我斷舍離的要求啦。

Twelve South Curve Riser支架

參考價:498元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4

雖然iMac底座可以調整傾斜度,但整體高度還是矮了點,一般為了更好的護頸效果,我都會再搭配一個底座。為了配上新iMac的顔值,我選擇了Twelve South的Cruve Riser全金屬支架,一體成型的弧線簡潔優雅,中間還有一個擱闆兼顧收納需要。推薦在第三方購買,比蘋果官網便宜點。

mophie三合一無線充電底座

參考價:998元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5

手機、手表、耳機……現在需要充電的設備太多,想要将桌面的無線極簡化做到極緻實在很困難,直到我看到mophie最新推出的三合一無線充電底座,雖然價格有點肉痛,但沖着無線這點還是讓我忍痛買下。

這款mophie三合一無線充電底座提供了iPhone、Apple Watch和AirPods多達三個的專用充電位設計,可以三設備放上去一起充,蘋果三件套用戶,值得一用。另外它還有一款适用MagSafe充電器的三合一底座,已有MagSafe充電器可以選擇那一刻。

快門不停的X老師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6

對于攝影師來說,創作力非常重要。創意是一切作品的源動力,越成熟的專業攝影師肯定是擁有着超越一般攝影師的想法,怎麼實現這些想法需要靠深厚的功底。

通常攝影師都是挑剔的,對專業性要求也更強,如果你正好對産品攝影行業有興趣,我的桌面設備應該很有參考價值哦。

Mac mini(M1)

參考價:5299元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7

除了攝影之外,我從小就很喜歡數碼産品,不論是出于對産品本身的喜愛,還是工作性質,一直都使用的是Mac。所以,在去年蘋果剛一推出搭載M1芯片的Mac mini時,我第一時間就入手了。

不得不說,M1性能确實強,應付圖片後期處理得心應手,再多圖層也不怕卡頓。而且相對以輕薄為主要設計方向的筆記本而言,Mac mini還有更好的散熱,更符合我這種長時間高負載使用需求。

明基PD2700U顯示器 米家屏幕挂燈

參考價:4199元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8

選擇Mac mini還在于可以更靈活的搭配顯示器和輸入設備,由于工作關系,對顯示器要求較高。明基PD2700U顯示器是我的首選,4K分辨率可以準确顯示圖片的各種細節,還有針對Mac電腦的專業色彩調教。

雖然這個顯示器自帶自動調光功能,但我還是為它額外配了一個米家屏幕挂燈,因為精修圖片的時候,經常要長期盯着屏幕調整細節,屏幕挂燈保護視力就很有必要了。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9

WACOM影拓Pro專業數位闆 微軟時尚設計師鍵盤

參考價:3000元

主力輸入設備是和大家都不同的WACOM影拓Pro專業數位闆,大量摳圖工作數位闆絕對比鼠标便捷多了,平時浏覽微博、網頁,觸控筆也足以替代鼠标。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10

鍵盤平時使用也不太多,不過我還是挑了一個顔值高的,也就是微軟的時尚設計師藍牙鍵盤,銀白簡潔風格和蘋果的妙控鍵盤相似,按鍵手感也差不多,重重按下也不會有太大聲音。但它勝在價格更低,并且具備多設備配對切換的功能,方便多設備人士使用。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11

HomePod mini×2

參考價:1498元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12

Mac mini畢竟定位迷你,機身隻比機頂盒大不了多少,所以就别指望它有什麼好的外放效果了,正好沒多久之後蘋果又出了HomePod mini,用來當作Mac mini的桌面音箱正好。兩個HomePod mini各自負責左右聲道的輸出,坐在中間“皇帝位”就能享受到空間感十足的立體聲,修圖的時候也能随時喊Siri放歌。

效率狂人孫文聰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13

我信奉的理念就是高效工作。摸魚、玩手機?絕不存在!工作就是要高效,為了保持專心工作,我還是頗費了些心思。

Redmibook Pro 14銳龍版

參考價:4499元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14

我的桌面其實很簡單,幾乎所有東西都是以這台Redmibook Pro 14銳龍版為中心展開的,作為生産力工具,它對我确實很重要。

年初這台電腦面市的時候,我就用它換掉了已服役6年的聯想小新,它還是我剛工作那會兒買的。之所以選擇這台Redmibook Pro 14銳龍版第一看重的當然是低價高配了,而且也很符合我的工作需要。

日常主要處理文檔類工作,7nm制程銳龍5000U系列處理器,完全滿足,偶爾玩玩遊戲也不在話下(下班時間)。還算輕薄的機身,16小時長續航外加 65W電源也便于出差時攜帶。相信它能和我并肩作戰好幾年了。

小米快速液晶顯示器 24.5英寸

參考價:1599元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15

像我這種用筆記本電腦長時間當作主力工作機的,還是外接一個顯示設備比較好。這台小米快速液晶顯示器是今年公司整體設備升級的時候更換的,24.5英寸放在工位上大小剛好。

ikbc經典系列W200 87無線鍵盤

參考價:348元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16

另外,為了方便碼字,我還搭配了ikbc經典系列W200 87無線鍵盤,它可能就是同事總能聽到我的鍵盤敲擊聲的原因吧。

對于和我一樣有大量碼字需求的人,我還是很推薦這款機械鍵盤的,價格适中,Cherry 軸體,大鍵為穩定的衛星軸,碼字手感穩定,不松垮。PBT 鍵帽,耐磨,不易打油。

羅技G304無線鼠标

參考價:169元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17

我對鼠标的要求就沒那麼高了,一款入門級的羅技G304無線鼠标足以,指向精準、續航出色,作為百元級鼠标的确是經典。

紅魔氘鋒120W三口氮化镓充電器

參考價:269元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18

電腦以外,我的桌面還有2個小物件個人覺得值得推薦,一個是紅魔氘鋒120W三口氮化镓充電器,平時評測設備多,這種多口充電器非常有用,2C1A三口輸出,兩個C口均可單獨輸出100W,A口輸出最大30W,出差也隻需要帶它一個就夠了。

計時器

參考價:50元

另一個是計時器,番茄工作法都聽過吧,幫助我在計時期内專注工作。其實想要實現高效率工作的方法沒别的,就是專注,通過這個計時器,可以強迫自己在計時周期内保持專注,效率自然提升,這個方法也很适合需要長時間專注學習的學生朋友哦。

數碼圈博主(數碼博主DeskTour生産力桌面大公開)19

其實每個人的桌面都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打造方式,他喜歡無線化,你也可以弄多分區,多種多樣的風格也會讓我們生活、工作豐富多彩,隔一段時間我也會把桌面換種風格重新布置,桌面也總是在随着我們的成長變化而變化。

好了,咱們這次的Desk Tour先到這兒了,如果你對其他編輯的桌面感興趣,或者想分享自己的桌面,歡迎評論告知我們哦,如果大家反響熱烈的話,我們可以考慮把Desk Tour做成定期的固定欄目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