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春江晚景蘇轼表達時令的意象

春江晚景蘇轼表達時令的意象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0 06:00:31

春江晚景蘇轼表達時令的意象(賞析葉夢得的江城子)1

江城子·大雪與客登極目亭

【宋代】葉夢得

翩跹飛舞半空來。曉風催,巧萦回。

野曠天遙,回望興悠哉。

欲問玉京知遠近,試攜手,上高台。

雲濤無際卷崔嵬。斂浮埃,照瓊瑰。

點綴林花,真個是多才。

說與化工留妙手,休盡放,一時開。

春江晚景蘇轼表達時令的意象(賞析葉夢得的江城子)2

譯文

紛紛揚揚的大雪翩翩起舞,從半空中飄落下來。佛曉的風,催着大雪,在天地間巧妙回旋。荒野空曠,天際遙遠,回望大雪,興緻悠然。想要問一問天都神仙,知不知道大雪從哪裡來?試着與客人攜手,一起登上高高的仙台。

雲濤翻滾,無際無涯,卷着大雪,氣勢非凡。大雪收斂浮塵,照見美玉。大雪點綴林間,如同梅花盛開,真是多才多藝啊。說給自然造物主留着點精妙手法,不要統統綻放,一時間開完。

注釋

1.翩跹:亦作“蹁跹”。形容輕快地跳舞。

2.曉風:清晨破曉時的清風。

3.萦回:回旋環繞。

4.野曠:荒野空闊。

5.玉京:道家稱天帝所居之處;泛指仙都;指帝都。

6.遠近:是指遠處和近處。

7.崔巍:氣勢非凡。

8.浮埃:附着在物體表面上的塵土。

9.瓊瑰:次于玉的美石。泛指珠玉。

10.點綴:意思是襯托,裝飾;應景兒,湊數兒。

11.造化:指自然的造化者。語本 漢賈誼 《鵩鳥賦》:“且夫天地為鑪兮,造化為工。”

12.妙手:指精妙的手藝,手法。

賞析

這是宋代豪放派詞人葉夢得的一首詠雪詩。

登高賦詩,曆來是文人的一個傳統。

“登高則可望遠,望遠而緻思深。”文士每有登臨,必有詩作。

這個傳統來源于孔子。孔子說:“君子登高,必賦。”

登高之後,人的眼界、心境皆開闊,頗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

詞人亦是如此,特意選了一個大雪天,登上高高的極目亭,縱目遠眺,一幅絕美的雪花圖就這樣呈現在詞人眼前。

大雪紛紛揚揚,回旋曼舞,喚醒了詞人的詩情,他壯懷激烈,欲上青天問玉京,這麼美麗的雪花到底是從哪裡飄來的?

上阕詞人着眼于從遠景來寫大雪,下阕則着眼于從近景來寫大雪。

上阕一二句,翩跹飛舞半空來。曉風催,巧萦回。是說,紛紛揚揚的大雪翩翩起舞,從半空中飄落下來。佛曉的風,催着大雪,在天地間巧妙回旋。

這是寫雪花飛揚的神姿,風兒做伴,回旋曼舞,美麗之極。

“舞”“來”“催”“回”,四個動詞将雪花下降的樣子刻畫得栩栩如生。

一個“巧”字,說明了雪花的調皮可愛之處。

三句,野曠天遙,回望興悠哉。是說,荒野空曠,天際遙遠,回望大雪,興緻悠然。

“興悠”二字,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

春江晚景蘇轼表達時令的意象(賞析葉夢得的江城子)3

四句,欲問玉京知遠近,試攜手,上高台。是說,想要問一問天都神仙,知不知道大雪從哪裡來?試着與客人攜手,一起登上高高的仙台。

這是由天上開始過度到人間的一句。

天上雪花飛舞,地上情意無價。

詞人攜着友人的手,一起登上高高的仙台,共同欣賞這眼前的雪景,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這不禁讓人想起李白杜甫“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友誼來。

詞人問天天不語,人間溫情喜相見。

下阕一二句,雲濤無際卷崔嵬。斂浮埃,照瓊瑰。是說,雲濤翻滾,無際無涯,卷着大雪,氣勢非凡。大雪收斂浮塵,照見美玉。

這句用《紅樓夢》裡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大雪遮蓋了肮髒的一切,還給世界一片潔白。許許多多的樹枝,都像一塊塊的美玉,讓人心生愛憐。

三句,點綴林花,真個是多才。這句幾乎接近于口語,是說雪花的美化功能,像個多才多藝的神仙,具備高超的法術。

末句,說與化工留妙手,休盡放,一時開。是說,說給大自然造物主聽,讓他留一着妙手,不要統統下完,隻在一時間盛開。

言下之意,是舍不得這潔白的雪,這麼快就過去。他還要和友人再看一看。這從側面描寫了詞人對雪花的喜愛。

整首詞,豪放逸興,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讓人更愛冬天的雪花,愛它的妖娆,愛它的潔白,愛它的點綴。世間,因為有了雪花,而更加富于詩意,更加浪漫了。

願大雪天,有一人陪你看雪,走過人生的浪漫時刻。

作者簡介:嚴勇,文學碩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學員。現任泰州晚報副刊編輯,《稻河》編輯。已出版散文集《讀書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話:運鹽河邊的城市》,随筆集《風韻泰州》。公開發表文章三百餘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