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月二十六了,在過去有“殺年豬、割年肉”的習俗,老傳統更有年味,您還知道幾個呢?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雖然這段時間湖北安徽等地暴雪不斷,但是也不影響工作在外的朋友回家過年。
新年一過就是“立春”節氣,農民又開始要準備春耕了,今年“立春”的交節時間是2月4日04點50分36秒,是在清晨了。在農村有“早立春,晚立春”的說法,如果按交節時間來看今年屬于“早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重要性就不用說了,古代農民在長期的勞作中總結了很多農諺來預測年景。今天分享幾個給大家,看看還有沒有道理了?
一、“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吃穿都不愁”我們先看一下前半句“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在古代是農耕社會,農業技術水平要比現在差得多,要靠天吃飯,旱澇都會導緻絕收。即使發生輕微的自然災害也會造成糧食減産,沒有多餘的糧食,農村就會挨餓,農民都挨餓,就别說叫花子了,就算跑斷腿也很難要到吃的。當然,這種說法是很誇張的,就是想表達,立春在五九頭就會造成糧食欠收。
我們再來看一下後半句“春打六九頭,吃喝都不愁”。這句話的的意思是“立春”如果在六九頭一天,那麼來年莊稼的收成就會非常好,老百姓糧食多,吃穿都不用擔心。所以,老輩人認為“春打六九頭”是好的兆頭。
二、“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這裡的春指的是立春節氣,老輩人是通過“立春”這天的天氣情況來預判後期的天氣情況。這句話的大意是說,如果,立春這天下雨,那麼後期的降水天氣就會比較多,有利于緩解春季的旱情,後期莊稼長勢就會比較好。
根據立春這天的天氣情況來預判年景的農諺還有很多,例如,“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和“立春落雨至清明”這兩句也是通過立春當天的天氣情況來預判年景的。
老輩人喜歡立春下雨但是卻不喜歡立春打雷,因為打雷是由于氣流急劇上升和雲層摩擦産生的。而這種情況一般會出現在炎熱的夏季,但是立春還屬于冬天,和大寒節氣的溫度差不多,這時候出現雷聲是比較反常的。所以,老話有“正月打雷骨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的說法。
三、“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這句話是把春節作為判斷要立春和晚立春的,把春節前“打春”稱為早立春,把春節後“打春”稱為晚立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早立春春雨就來得早,說明溫度回升的早,春雨來得也會早,有利于緩解春季旱情,莊稼長勢就會比較好。如果,是晚立春,冷空氣散去的晚,春雨也會來得晚,春季的旱情也會相對嚴重,對莊稼生長會帶來影響。所以,在古代農民是希望早立春的,您認為有道理嗎?
四、“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這句農諺是通過正月初一、初二的天氣情況來判斷後期的天氣情況的。這句話是有地域性,北方正月裡基本上很難出現下雨的情況,相比南方較容易會出現。這句話大概的意思是說,如果初一、初二都下雨了,那麼從初三開始雨天會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說明後期的雨水較多。
五、“打春下大雪,百日還大雨”這就話的你是是說,如果立春這天下大雪那麼三個月後還會有大雨的天氣。
六、“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現倒春寒;春脖長,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這就話比較容易理解,不用太多去解讀,咱們一看就能明白。簡單的說就是,“立春”後天氣回暖快,春季容易發生倒春寒的情況。反之,不容易出現。
農諺作為古代農民留下來的經驗總結,雖然有的已經不合時宜了,但是,有一些還是值得去借鑒的,我們隻要去其糟泊,取其精華,作為參考,還是能夠受益的。各位網友,以上這些立春農諺,您聽過幾句呢?您還知道哪些呢?歡迎補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