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遊廬山時的五首詩

蘇轼遊廬山時的五首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30 17:24:47

江西廬山是一個著名的風景區,從古至今,一直受到騷人雅客們的偏愛。唐朝李白、白居易和宋朝的蘇轼,都曾登廬山,親近自然,并受到廬山風景的啟發,寫下了各自的詩歌名篇。

三位詩人在三個不同的時間節點來到廬山,結合各自不同的遭遇與心情,寫下了三首詩。李白運用誇張的想象力,從外部看廬山,着重描寫了山間的瀑布。

蘇轼遊廬山時的五首詩(遊覽廬山美景後)1

白居易深入廬山之腹,用自然的筆法,描寫大林寺桃花。蘇轼“跳出廬山之外”,用哲學的思維,寫出了廬山給他帶來的啟迪。

那麼,這三首詩中誰的意境更高呢?要了解這一點,我們就必須先分析這三首詩裡面,分别包含了哪些意象,以及他們各自的“意境”構成。

一、“意象”、“意境”到底是什麼

經常在網上見人讨論兩首詩歌,誰的“意境”更高。但是,“意境”是什麼呢?從來都沒有人說得清楚,也不知在讨論些什麼。

因此,要讨論這三首詩意境的高低,我們必須先搞懂什麼叫“意境”,否則一切都是白瞎。

然而,這個“意境”,卻是中國文學概念裡面一個最抽象,最說不清楚的東西。迄今為止,都沒有一句非常明确,非常通俗的話來告訴大家什麼叫“意境”。

蘇轼遊廬山時的五首詩(遊覽廬山美景後)2

“意境”,是由“意象”組合而成的一種精神美感。而“意象”這個概念,最早是《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提出來的,但是劉勰對于“意象”講得十分籠統。

劉勰在神思篇中告訴大家,意象“蓋文章之首術,謀篇之大端”,是全篇中最重要的東西。因此從唐宋時期開始,中國人評價詩詞,就把“意象”擺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意象”雖然是劉勰提出來的,但是它的思想其實是源于《周易》中“立象以盡意”的概念。意思就是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有一些東西,光憑文字和語言,是沒有辦法傳達的。隻有訴諸形象,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讓讀者去看到,去感受到。

那麼,是不是隻要運用比興的手法,就有意象了呢?并不是這樣的。運用“意象”要傳達的東西,必須是有一定深度的。它和文字本來的含義不一樣,能夠激發出了讀者更深的思考。

但是,這個觀點并不是一開始就形成的。在六朝時代,“意象”還是重視比喻的,隻要你把某件東西比喻成另外一件東西,比喻得很棒,就算寫出了“意象”。

蘇轼遊廬山時的五首詩(遊覽廬山美景後)3

但是,從唐朝開始,“意象就更加追求,意在象外”了。中唐劉禹錫說:“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說,你本來寫了一個東西,但是你這個東西,還要能暗示出另外一個虛幻的影像

所以,人們更重視的是暗示,詩歌通過這種暗示達到“令人馳騁遐想,回味無窮”的目的。

比如古人在詩中寫荷花,有時候就不單純是為了寫這朵花。而是在寫一個像荷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的人。

再比如,古人寫“楊柳”也不單是在寫植物,而是在寫一種離别之情。而寫“明月”,則有可能是在暗示思念故鄉等等。

就像艾青所說的那樣:詩應當不僅使人從那裡感觸到它所包含的東西,同時還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遠的東西。

所以,中國的詩歌注重“暗示”和啟發,傳達言外之意。詩歌真正表達的内涵,必須超越它的文字。一定要有所暗示,才能稱之為有“意象”。

蘇轼遊廬山時的五首詩(遊覽廬山美景後)4

一個又一個的意象相結合,就構成了一種“意境”。有了“意境”,就啟發了人們的想象,讓他們感受到了詩歌字面之外的東西。如果一首詩沒有言外之意,那麼它就不存在意境了。

除此之外,“意象”還要求“情景交融”。宋代的《對床夜語》中說: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因此,“情因景生,景以情合,情景交融。意象自成”。

那麼,綜合起來就是說,“意境”即由詩歌中一系列帶有“暗示”的詞彙,以“情景交融”的方式營造出來的,帶有思想内涵的精神美感。

按這個标準,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李白、白居易、蘇轼的詩,到底是怎麼回事。

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有一天,李白去遊覽了他心愛的廬山。看了廬山瀑布,迫不及待地就寫下了這首詩。

蘇轼遊廬山時的五首詩(遊覽廬山美景後)5

這首詩善用比喻和誇張,把廬山瀑布寫得,非常唯美又夢幻。論想象力是第一流的,但是如果我說它不存在“意象”,大家會怎麼看呢?

假如按照“六朝時代的标準”,那麼這首詩成功地刻畫了廬山瀑布的外在形象,所以也算是有了“意象”。

然而,按照中唐以後形成的“意象”标準,它的确不存在任何“意象”。因為李白并沒有暗示瀑布外的任何東西,也談不上有什麼精神方面的内涵。

“日照香爐生紫煙”,隻是把香爐峰,比喻成了一個大香爐。而這個大香爐對人世間有什麼有意義的精神啟發嗎?我想是沒有的。

陽光照在香爐上,折射出了紫色的光線,這大概是在暗示,在廬山可以修仙,然而也沒有什麼深刻的思想内涵。

“飛流直下三千尺”,極度地誇張變形,因為廬山瀑布并沒有那麼高。按照《人間詞話》作者王國維的标準:“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蘇轼遊廬山時的五首詩(遊覽廬山美景後)6

既然“意象”已然不存在了,同時描寫也是失真的。那麼,李白這首詩的“境界”就略等于張打油寫“白狗身上腫”,因失真就根本談不上“意境”了。

三、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居易的這首詩寫于他任江州司馬的時候,他當時已經46歲了,在那之前,他曾經遭受過一個打擊。

最終,他不但被貶官,同時人品也遭到了懷疑。這個打擊,導緻他後來的人生态度和詩歌風格的大變。

這首詩寫的是人間四月的天氣變化,導緻地面上的百花都凋謝了。而高海拔的廬山中,因為氣溫不一樣,大林寺的桃花還在盛開着。

這裡的桃花盛開,象征着品性高潔的人士在人間呆不下去了,隻有逃避到了山寺裡才能存活下去

因此,桃花盛開于山寺,“一語雙關”地寄托了白居易的思想情懷。所以,他這一首詩明顯是有意境的。

“長恨春歸無覓處”中的“春歸”,也是在暗示他少年時那一腔報國的情懷。那種中國文人“内聖外王”,成就人生的理想,現在已經找不到地方實現了。

蘇轼遊廬山時的五首詩(遊覽廬山美景後)7

因為當時唐朝的朝廷内部政治黑暗,他遭到了排擠與打壓。他就像四月間的桃花一樣,面臨着凋落的危險。

那要怎麼辦呢?終于,出現了一個能讓他寄托理想的地方,那就是山寺。後來,白居易果然開始鑽研禅學,明哲保身,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芳菲盡”、“桃花盛開”和“春歸”等“意象”,共同構成了這首詩的“意境”。

雖然白居易沒直接寫出來他在想什麼,但是我們能通過對他生平的了解,閱讀理解全詩,感受到了詩的背後那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思想,它涉及人生哲學中的一個大命題。

四、蘇轼的《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北宋·蘇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蘇轼的這一首詩,是著名的哲理詩。所以,這首詩所包含的思想是不言而喻的。

它表面上是在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廬山,并記錄下得到的影像。但是事實上就是在寫當一個人面對人生中的各種難題時,應當采用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蘇轼遊廬山時的五首詩(遊覽廬山美景後)8

關于在人生前進的道路上,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破除心中的魔障?這個話題不是蘇轼第一個提出來的。

在他之前,還有王安石的《登飛來峰》。王安石說,我們要想要破除眼前的魔障,我們就要站到最高的地方,不要讓浮雲遮蔽了我們的眼睛。

但是蘇轼認為,這個顯然還不夠。我們隻是站在最高的地方就可以了嗎?我們要看一個問題,從它的前、後、左、右、上、下,六個方位去看。每個角度看過去,它都是不一樣的

那麼,要怎麼樣才能得知他的全貌呢?最好的方法,不是站在山中看山,而是跳出山外去看山。因此,蘇轼在哲學思想上,又在王安石的基礎上更進了一大步。

《題西林壁》這首詩裡面的山峰,就是一個整體“意象”,表面上是寫山,事實上是寫一個人要怎麼樣去認識世界,以及當中的事物。

結語

如此看來,三個人的詩當中,唯獨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談不上“意境”。

蘇轼的詩過于理性,幾乎看不到“情”,但是我們也不能說他真的就無情,因此勉強算有“意境”;白居易的詩,的确是有“意境”。誰的“意境”更高,也就不用我再多說了。

蘇轼遊廬山時的五首詩(遊覽廬山美景後)9

白居易寫《大林寺桃花》這首詩,是因情動念,再托物言志。而蘇轼寫《題西林壁》是先有了一個哲學理念,再借廬山風景來作說明。

當然,蘇轼詩裡面體現出來的哲學思想是可貴的,盡管在文學審美上他輸了一籌。

李白的詩雖然不符合後世“意境”的标準,但是它依然能夠給人以淺表上的美感享受,所以我們如今依然認為它是一首好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